詩詞《贈汪倫》古詩賞析

《贈汪倫》的賞析
1個回答2022-10-13 16:54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分析】
《贈汪倫》是一首著名的送別詩。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一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后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贈汪倫》賞析
1個回答2023-11-19 17:42
《贈汪倫》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陪孩子成長的關鍵詞。

回憶美好時光,感受友情的深度。

教孩子們?nèi)绾蚊鎸﹄x別。

關于舟和船的區(qū)別,了解船的發(fā)展史。

給孩子們的書香早餐

李白游涇縣(今安徽?。┨一ㄌ稌r,在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下這首《贈汪倫》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情厚誼。

“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要與好朋友汪倫分別,他乘著船要走。大家知道,舟和船有什么分別么?舟是古時水上交通的重要工具。聽婷婷姐姐講講從長的圓木、獨木舟,到木筏、帆船,再到快艇、輪船的發(fā)展歷史。

“忽聞岸上踏歌聲”,突然聽到岸上有人載歌載舞,遠遠一看,是汪倫來送他了?!疤じ琛笔翘瞥貏e流行的民間歌舞,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著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不是真的有千尺深,這是種夸張的修辭手法?!俺摺笔侵袊赜械挠嬃繂挝?。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常常用到夸張,比如說你走的像蝸牛一樣,并不是說你走的真的像蝸牛一樣慢,而是說你走的比較慢。

“不及汪倫送我情”,此時,李白在船上,汪倫在岸上,只能遠遠的看著對方。李白想起他們在一起的時光,一起去游玩桃花潭。感慨桃花潭縱然有千尺深,也不及汪倫送我的情意。于是有感而發(fā),寫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名句。

李白用桃花潭水的深,類比友情的深,這種修辭手法叫類比。友情的深是無形的、看不見的,用深千尺的潭水來表達,就變得有形、看得見了。就像小朋友會說“這個橘子酸得我牙都要掉了”,又或者“教室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這種酸和教室里的安靜,都是看不見,語言無法表達,通過用有形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個就是類比的方式。

以后,孩子要和別人分別,讓他們多想想在一起的美好時光,讓這些快樂存于心間。不管何時何地盡量讓自己快樂起來,像太陽一樣照耀周圍的人,大家就會非常喜歡和他們在一起。

和孩子們一起探索

1.如果孩子迷戀某個玩具,或者懷念某個寵物,某位朋友親人,陪他們一起學會告別,讓他們樂觀起來,看到積極美好的一面;

2. 可以啟發(fā)孩子畫幅與好朋友在一起的圖畫,或者學會拍合影,讓孩子體會友情的美好;
贈汪倫賞析
1個回答2022-09-22 18:46
這是李白于涇縣游歷桃花潭時寫給當?shù)睾糜淹魝惖囊皇琢魟e詩。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后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
《贈汪倫》的賞析
5個回答2022-09-25 20:20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誼。
贈汪倫汪倫是誰
1個回答2022-12-16 02:16
唐代李白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
贈汪倫的作品鑒賞
1個回答2022-09-23 13:18
李白《贈汪倫》的表現(xiàn)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贈汪倫》的意思?
4個回答2023-01-22 06:36
《贈汪倫》作于李白在安徽涇縣一帶的漫游途中。在涇縣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倫,他常常預備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離開桃花潭時寫下了這首贈別之作。前兩句敘事,詩人正要乘船出發(fā),忽然聽見岸上傳來歌唱聲,原來是老朋友汪倫特意趕來送他;后兩句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情意。
贈汪倫的意思
1個回答2023-01-22 06:45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仙”。他的詩想象奇特,感情飽滿,風格豪放飄逸,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
《贈汪倫》是一首著名的送別詩。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一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后兩句詩人信手窢互促就詎腳存協(xié)擔茅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贈汪倫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2-09-29 17:30
贈汪倫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翻譯]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啟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踏歌聲。桃花潭水縱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過汪倫送別我的一片真情。
《贈汪倫》的意思是什么?
2個回答2023-03-13 04:45
李白寫得一首詩。一個叫汪倫的人好好招待了李白,李白在他那玩了很多天。臨走時兩人依依不舍,李白隨即寫了這首詩送于汪倫。特別是最后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佳句!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