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莫道晚

莫道桑榆晚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10 19:39

莫道桑榆晚意思:意思是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

此詩句出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作《酬樂天詠老見示》原詩《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莫道桑榆晚”全詩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3 16:37
名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詠志見示》

酬樂天詠志見示

人誰不愿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評說
  劉禹錫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書、行動多有不便,從這點上說,他們是同病相憐了,面對這樣的晚景,白居易產(chǎn)生了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并且寫了《詠老贈夢得》一首給劉禹錫(字夢得):“與君俱老矣,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馀?!?br/>
  劉禹錫讀了白居易的,寫了《酬樂天詠老見示》回贈:“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br/>  第一部分分頭兩句:“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意思是說:人誰不顧慮,不怕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你呢?下四句:“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意思是說:身體消瘦衣帶常常緊縮,頭發(fā)稀疏帽子便自動偏斜,為了愛惜眼睛而廢棄書籍不讀了,經(jīng)常請醫(yī)生調(diào)理、治療,是為了延年益壽。這一部分是承接白居易原詩而來的,表示了對白居易的“詠老”思想情懷的回應,說明在對“老”的看法上頗有同感。讀來極為親切。
  后六句詩意思產(chǎn)生了巨大的轉折,詩情一振而起,“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鳖^兩句“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是說人老了經(jīng)歷的事多,理解也深刻透徹,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樣,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下兩句“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思考深刻,濃縮著人生的精華;認識全面,充滿著一種辯證思想;感情深摯,表達了詩人對老朋友的真情關愛和真誠勸勉。末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鄙S?,喻日暮。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簡析

  劉禹錫在這首答中,先敘述了老年的苦況:體瘦、發(fā)稀、眼昏、病多,以至衣帶漸寬,帽冠自偏,無法讀書,醫(yī)生常相伴。這當然令人不免自悲自憐。但詩人隨后筆鋒一轉,描述了老年人值得自豪自傲的長處:歷經(jīng)人世榮辱沉浮,對社會有了更深的了解;目睹眾生的愚賢善惡,對人生有了更清醒的體味。詩人認為,只要細細思量回顧人生,那么便可對一切都釋然了,這是人老之后的一種境界。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對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種瑰麗的期望,也體現(xiàn)了詩人氣勢豪壯、奮進不息的精神。
莫道桑榆晚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4-09 23:46

意思是: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

一、原文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二、譯文

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fā)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jīng)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經(jīng)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三、出處

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

擴展資料:

賞析

此詩闡明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人到老年雖然有人瘦、發(fā)稀、視力減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還有處事經(jīng)驗豐富、懂得珍惜時間、自奮自勵等有利的一面,對此如果細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就能從嗟老嘆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而有所作為。

全詩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說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唯物的態(tài)度積極對待人生。“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二句,深為人們贊賞,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莫道桑榆晚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05 02:18
莫道桑榆晚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不要說天色已晚(風景依然很美)。表達的情感:雖然已到晚年,依舊不悲觀,積極。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是什么意思
不要說桑榆開得晚,紅大皮塵人世更注重晚年的感情,晴通情,夕陽象征老人的晚激團年,也是無限美好的!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什么意思
酬樂天詠老見示

作者:劉禹錫 (唐代)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桑榆,喻日暮。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比喻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積極進取。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這兩個星星之間已近傍晚,太陽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這句詩出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

結合全詩,他想表達的意思: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兩句詩既是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對老朋友白居易的寬慰和鼓勵表達詩人面對衰老的態(tài)度是不消極,不悲觀的,要用有生之年繼續(xù)做出貢獻。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啥意思?
不要說桑榆開得晚,紅塵人世更注重晚年的感情,晴通情,夕陽象征老人的晚年,也是無限美好的!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是什么意思?
桑榆,古人認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后來借指太陽,引早為人的年齡,年紀.下句是"為霞尚滿天",意思是還有滿天晚霞,足可有一段時間的輝煌.整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覺得年紀大了,其實還有很多發(fā)揮自己余熱,大可作為的時光呢.

作品內(nèi)容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作品:酬樂天詠老見示

內(nèi)容:

人誰不愿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這是過了花甲之年的劉禹錫寫給詩文至明仿橘交白居易的一首答

詩。白居易在《詠老贈夢得》一詩中,表現(xiàn)出一種對衰老的消

極悲觀情緒。

劉禹錫在這首答詩中,先敘述了老年的苦況:體瘦、發(fā)稀、

眼昏、病多,以至衣帶漸寬,帽冠自偏,無法讀書,醫(yī)生常相

伴。這當然令人不免自悲自憐。但詩人隨后筆鋒一轉,描述了

老年人值得自豪自傲的長處:歷經(jīng)人世榮辱沉浮,對社會有了

更深的了解;目睹眾生的愚賢善惡,對人生有了更清醒的體味。

詩人認為,只要細細思量回顧人生,那么便可對一切都釋然了,

這是人老之后的一種境界。最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對老年人的

生活寄托了一種瑰麗的期望,也體現(xiàn)了詩人氣勢豪壯、奮進不

息的精神。
莫道桑榆晚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不要說天色已晚(風景依然很美)。表達的情感:雖然已到晚年,依舊不悲觀,積極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是什么意思?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在《酬樂天詠老見示 》中的結尾處有這么一句話: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膾炙人口,廣為流傳.整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覺得年紀大了,其實還有很多發(fā)揮自己余熱,大可作為的時光
莫道桑榆晚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5-29 05:00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意思是不要說日落之時天色已晚,滿天的紅霞依然很瑰麗。寫出了詩人對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種瑰麗的期望,也體現(xiàn)了詩人氣勢豪壯、奮進不息的精神。出自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詩。
年輕人為什么要寫莫道桑榆晚
1個回答2024-02-15 17:08

年輕人要寫莫道桑榆晚是因為這首詩代表著青年人應該珍惜時間和機會,努力成長,不要浪費青春。以下是詳細分析:

I.詩歌背景

《莫道桑榆晚》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詠志詩,詩中描繪了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然而作者并沒有對時局失望,反而激發(fā)出了自己積極向上的情緒。

II.蘊含意義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不要說太陽下山了,還是紅霞漫天)。詩中的“桑榆晚”象征著時光流逝,而紅霞則暗喻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即不因時光流逝而失去信念和目標,而是應該更加珍惜時間和機會,迎接新的挑戰(zhàn)。

III.呼喚青年努力成長

時代在變化,世界在進步,過去的優(yōu)勢已經(jīng)消失,未來就要靠我們?nèi)?chuàng)造。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杜甫所言,“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未老草青鳥先飛”。只有珍惜光陰,努力鍛煉自己,才能在競爭中擁有更多的機遇和優(yōu)勢。

IV.持之以恒,淡泊名利

用適度的成敗與不斷的追求搭起理想與現(xiàn)實的橋梁,這句話道出了詩歌的真諦。不管成敗得失,一個人始終要積極向上,擺脫浮躁、功利的心態(tài),保持淡泊名利的態(tài)度,追求更高境界的內(nèi)涵。

V.結語

無論我們身處何時何地,都應該從杜甫的詩歌中汲取奮斗的力量。珍惜時間,不負年華,不輕言放棄,不斷把握新的機會,不斷前進,才能為自己的人生鑄就美好的未來。

VI.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人生道路上,難免會有迷茫和挫折,但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盡可能地幫助我們走出困境。莫道桑榆晚詩歌通過現(xiàn)實的例子告訴我們,不要抱怨時局和命運,應該積極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zhàn),從容地處理好遇到的問題,保持信仰與堅守,持之以恒,不放棄,最終追求內(nèi)心真正想要的幸福。

VII.對弈時間的態(tài)度

時間是荏苒的,人生更是如局并此,所以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性并明確珍惜現(xiàn)在的重要性,不要輕易放過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工作學習上,務必高效率、優(yōu)化時間;在生活休閑上,也應該放松心情,享受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VIII.激發(fā)內(nèi)心的力量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四個字或許簡述著絕大多數(shù)人常做出折中方案時的心理狀態(tài)。但是,提起這首詩卻能使人不禁感嘆,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這首詩中,我們不難看出杜甫借著顯眼的紅文章,讓讀者們從更高的視野來看待生命與時光,激發(fā)內(nèi)心深跡猛處的力量,使人們能夠不因時光消逝而失去目標或是信仰。

IX.把握當下寫出未來

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豐富多彩。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應該更加珍惜此時此刻,不斷地學習、成長與進步。只有注重當下,珍惜每一次機會,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夠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功與成就。

總之,莫道桑榆晚這首杜甫的詩歌啟示我們不要放棄現(xiàn)在,積極地對待人生,珍惜桐州跡時間,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最終實現(xiàn)自我價值與理想境界。

為什么用桑榆比作日暮之意?“莫道桑榆晚”
3個回答2022-06-20 09:01
桑蠶以桑葉為食,沒有桑葉的地方代之以榆,入秋,蠶結繭桑榆老,似乎完成使命毫無所用了,實則蓄積營養(yǎng),待春而發(fā)。
桑榆晚是什意思
4個回答2023-02-04 23:18
桑榆本指太陽已落在西邊的桑樹和榆樹間,日落西山,后借指落日余光處,也比喻人的晚年。
桑榆向晚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2-08 22:53
桑榆非晚,是漢語成語,指發(fā)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本是唐代詩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閣序》里的一句名言。
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fā)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出自哪?
1個回答2022-12-01 01:08
酬樂天詠老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