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缸司馬光砸缸

是司馬光砸光還是司馬缸砸缸呢?
1個回答2024-02-29 05:59
是司馬光打缸。大概故事是: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但你知道司馬光砸缸救的是誰嗎?他后來怎么樣了?
1個回答2024-01-21 23:50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現在教科書上還有這個故事,被一代一代的學生們作為榜樣。這故事講的就是司馬光在和幾個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時候,有一個小伙伴失足掉進了水缸里。這幾個小朋友都嚇傻了,有一些小朋友去叫了父母,有一些小朋友只知道嚇得哭。眼看著這個小朋友就快被淹死了,司馬光搬起一塊石頭就使勁地砸向了缸,缸壞了個大洞,水嘩嘩的全流出來了,這個小朋友也因此得救了。

這上官尚光后來的時候富甲一方,他還為了感恩司馬光的救命之恩,建立了感恩亭。司馬光在北宋時期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文學家,但是除了小時候這件事情之外,他其余的事情就沒有這么出名了,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在此之后很少聽到他事跡的原因。

上官并沒有因為有錢了而忘記本心,上官尚光一直在做善事。上官家的族譜中也記載了這件事,他們家族的人也都知道這個故事,雖然當年上官尚光為感恩司馬光修建的感恩亭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了,但是上官家族的人并沒有忘記要感恩,他們秉承祖先留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到現在也做了很多的善事。

在后人的傳頌中也很少聽到這個孩子的名字,顯然是司馬光的行為十分機智,以至于人們忘了這個孩子。有人說他叫上官尚,是為了表達對司馬光的感謝,才在名字后面多了一個司馬光一樣的光字。上官尚光的家族后來可能經商去了,歷史上再也沒有他們一家的記載。不過他所修建的感恩亭卻給了人們很多的教育意義。

上官尚光一家懂得感恩,司馬光勇于救人的精神很值得贊揚,而上官一家的感恩之心同樣讓人們受益匪淺。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容簡單概括(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容)
1個回答2024-02-11 21:37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容簡單概括,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容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有一...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容簡單概括,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容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

2、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攔碧巧,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慧神心,掉到缸里。

3、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4、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5、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6、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

7、這就是流傳簡鍵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除了砸缸還能用什么方法
1個回答2024-02-04 20:49

1、可以用一些石頭放到水缸里,堆到一定程度,溺水的小孩就可以站起來了。

2、用司馬光的腰帶一頭放進缸里,讓那個孩子抓住,幾個人一起把他拉出來。

3、齊心合力把水缸推倒。

4、找大人求救。

5、有瓢把水舀出去。

擴展資料

司馬光砸缸,講述了司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

有一天,年幼的司馬光和朋友們在花園里玩,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突然,一不小心掉進了假山旁邊的大水缸里。水缸里滿滿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嚇到了,在水里掙扎著大聲喊救命,這時小朋友們才發(fā)現,有人掉缸里了。大家驚慌失措,一時都不知道該怎么辦,膽小的孩子甚至嚇得哭了起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個窟窿,水流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體現了司馬光在出現危險狀況時候的智慧和勇敢。

司馬光砸缸里那個掉進缸里的小孩是誰?
1個回答2024-02-15 12:47
有必要知道嗎.我認為古代故事重要的是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知道怎樣做人.而古代故事的時間和人名都是次要的.他叫王曉強和叫王曉剛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是我個人意見,僅作參考.若有不對之處,望指出.
誰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05:16
司 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運城安邑鎮(zhèn)東北)人,漢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但宋人袁說友著《成都文類》記,司馬光是在他父親司馬池當四川省郫縣縣尉時,生於官廨的,不少學者也贊同該觀點),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 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1] 宋仁宗(趙禎,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年方20,中進士甲科。宋英宗(趙曙,1032~1067)繼位前任諫議大夫,宋神宗(趙頊,1048年~1085年)熙寧(1068~1077)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

  熙寧三年(1070年),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元豐八年(1085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后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作收在《司馬文正公集》中。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于主持編寫《資治通鑒》?!顿Y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zhàn)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后,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于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fā)展能夠一目了然。

  司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編撰《資治通鑒》,共費時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年),至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精力盡于此書”。書名的意思是:“鑒于往事,資于治道?!?br>
  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鑒》,還有《通鑒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yī)學方面都進行過鉆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xù)詩治》、《醫(yī)問》、《涼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兩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他曾說:“先王之法,不可變也”;他認為,象周威烈王命晉大夫魏斯等為諸侯,是棄“先王之禮”,廢“祖宗之法”。與宰相王安石是政敵。
司馬光砸缸想到的4個成語
1個回答2024-01-24 16:01
故事: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兒捉米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結果不小心摔了下來,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兒很快就會被淹死。別的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嚇跑了。只有一個叫司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塊大石頭狠勁兒向水缸砸去,水缸破開了,水嘩嘩的流了出來,缸中的小孩兒得救了。司馬光機智勇敢的舉動,受到了大家夸獎。
這個聯想到:
急中生智
聰明絕頂
鎮(zhèn)定自若
出類拔萃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0 23:25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司馬光砸缸講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2-18 16:38
司馬光砸缸講的是機智救小伙伴的故事。小伙伴掉進水缸里,為了營救小伙伴司馬光機智想出用石頭砸水缸,水缸砸出一個大洞,里邊的水順勢流出來,小伙伴得救了。
司馬光砸缸。
1個回答2024-02-01 23:45
司馬光砸缸

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兒捉米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結果不小心摔了下來,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兒很快就會被淹死。別的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嚇跑了。只有一個叫司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塊大石頭狠勁兒向水缸砸去,水缸破開了,水嘩嘩的流了出來,缸中的小孩兒得救了。司馬光機智勇敢的舉動,受到了大家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