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后語

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后語,
2個回答2022-09-07 16:09
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后語:
  不打自招;自己哄自己;自欺欺人
  【解釋】源于古代民間故事,有個人叫張三,積攢了三百兩銀子,他非常開心又感覺不安,害怕銀子被偷走。于是自作聰明把錢埋在了墻腳,但是還是不放心,于是在墻上寫下了幾個大字:此地無銀三百兩。張三偷偷摸摸藏錢的行為王二早已發(fā)覺,于是趁張三走后挖出了埋在墻腳的銀子,但是他又擔心張三知道是王二偷的,于是在墻上寫下隔壁王二不曾偷,心想這樣就沒有人懷疑自己了。比喻做賊心虛,欲隱瞞事實反而暴露,不打自招的行為。
  【出處】民間
  【示例】你這么一說明顯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歇后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下一句是什么
2個回答2022-09-08 04:08
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此地無銀三百兩經典歇后語故事
1個回答2022-05-21 05:43
(此地無銀三百兩)它的下一句歇后語是:不打自招
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的意思是:
自己哄自己,自欺欺人。
來源于這個故事: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叫張三的人,他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積攢三百兩銀子,心里很高興。但他總是怕別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兩銀子釘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墒撬€是不放心,怕別人到這兒來挖,于是就想了一個"巧妙"的半法,在紙張上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字,貼在墻角邊,這才放心地走了。誰知道他的舉動,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兩銀子全偷走了。為了不讓張三知道,他在一張紙上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貼在墻上。張三第二天早上起來,到屋后去看銀子,銀子不見了,一見紙條,才恍然大悟。
百川歸海的歇后語
1個回答2024-02-01 07:28
百川歸?!髣菟?br/>該歇后語的意思是:整個局勢發(fā)展的趨向。
百歲養(yǎng)兒子歇后語
1個回答2024-02-16 15:25
百歲養(yǎng)兒子---難得
百歲養(yǎng)兒子 -- 得之(子)不易
百年不遇的成語意思及歇后語?
1個回答2024-02-12 02:10

百年不遇bǎi nián bú yù[釋義] 上百年也碰不到。[正音] 不;必須讀作“bú”。[辨形] 遇;不能寫作“偶”。[近義] 千載難逢[反義] 屢見不鮮 司空見慣[用法] 形容事情很難遇見。一般作謂語、定語。[結構] 偏正式。

百川歸海的歇后語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2 16:57
百川歸海,原意是指所有的江河最后都流入大?!,F(xiàn)在用百川歸海的意思來比喻眾多分散的事物匯聚一處,亦比喻大勢所趨或眾望所歸。
大勢所趨,即大的形勢的走向,一般指有些事已經無法挽回時就說這是大勢所趨.
告訴我們做事不要有后悔之心,要想好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再去做,免得后悔。
百年不遇的成語意思及歇后語?
1個回答2024-02-14 16:32

百年不遇bǎi nián bú yù[釋義] 上百年也碰不到。[正音] 不;必須讀作“bú”。[辨形] 遇;不能寫作“偶”。[近義] 千載難逢[反義] 屢見不鮮 司空見慣[用法] 形容事情很難遇見。一般作謂語、定語。[結構] 偏正式。

【 】------百發(fā)百中 歇后語
3個回答2023-07-17 00:05
瘌痢頭上打蒼蠅或巧野——百發(fā)百中
靶寬胡場上的老黃忠——百發(fā)百中
石頭丟大海——百發(fā)百中
石頭對大?!偕篮鞍l(fā)百中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7 22:13

  此地無銀三百兩講的是有個叫張三的人,把銀子帶在身上怕丟,藏在家里怕被偷,就將銀子埋在地里,還寫了一張“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字條在地上,王二看見后,晚上就去將銀子全部偷走了,也寫了一張“隔壁王二不曾偷”的紙條,當張三發(fā)現(xiàn)并且看見紙條才恍然大悟的故事。

   此地無銀三百兩典故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張三的人,他攢下了三百兩銀子,心里非常高興。他總是將銀子帶在身上,但是又怕丟了,藏在家里吧,又怕被偷,于是他就找了一只箱子,然后把三百兩銀子釘在箱中,埋在屋子后面的地里。

  思來想去,他還是不放心,又害怕別人到這兒來挖,這個時候,他想到一個"巧妙"的半法,他在紙張上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字,貼在墻角邊,這才放心地走了。他的這個舉動,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

  到了半夜的時候,王二就把三百兩銀子全偷走了。他為了不讓張三知道是自己偷的,于是他在一張紙上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貼在墻上。張三第二天早上起來,到屋后去看銀子,發(fā)現(xiàn)銀子已經不見了,看見了王二寫的紙條,才恍然大悟。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寓意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是比喻想要隱瞞或者掩飾一些事情,結果反而暴露,告訴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要先動腦子,想辦法辦事情,不要自作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