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立雪的大概內(nèi)容

程門立雪的故事大概意思
1個回答2024-01-26 05:19
 程門立雪(漢語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F(xiàn)比喻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至是,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br/>
  故事來源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jīng)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云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qū)δ硢栴}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云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lǐng)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yǎng)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只腳凍僵了,冷得發(fā)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fā)現(xiàn)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后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程門立雪”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3-12 19:37
  程是指宋代理學家程頤。立雪是指學徒站在雪中虔誠求道?!俺涕T立雪”的原意是說:冒著大雪在程頤門前站著。用來形容尊敬老師,虔誠求教。

  這則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yǎng)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范例。“程門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程頤,字正叔,又稱伊川先生。他與兄長程顥都是北宋著名理螞世銀學家、教育家,被世人稱為二程。他們出身于官宦世家。兄長程顥字伯淳,長期居住洛陽聚徒講學;程頤前后從事講學和著書達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側(cè)重,程顥著有《定性書》、《識仁篇》等,程頤則有《易傳》、《顏子所好何學論》傳世。因二人在重大問題上意見一致,后人對他們的思想言論不加細分,便將兩人的語錄和著作合編成《二程全書》。

  現(xiàn)在,河南嵩縣的程村,就是二程故里。村東還遺存有石碑一座,上書“圣旨”,下書“兩程故里”。村中遺存有二程祠一座,祠中有道學堂大殿和兩座講堂,“程門立雪”的典故就發(fā)生在這里。

  程顥、程頤在前人理學的基礎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學思想。他們認為:返跡世界的本原是“道”,萬事萬物都是由“道”派生出來的,君王要治理好國家,必須“行以順道”,以德為主,與法制兼顧。這些思想自成一家,獨成體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動在洛陽,所以,后人就把他們創(chuàng)立的這套思想體系稱為伊洛學派。后來,經(jīng)過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終使二程的理學思想發(fā)展為“程朱理學”。

  由于二程長期從事教育活動,桃李遍布天下,江河南北都有程門的弟子。就學有所成、名載史冊的弟子就有數(shù)十人悶宴,如:開南宋理學先河的楊時,在中國理學發(fā)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呂希哲、謝良佐、朱興庭、游酢等人都是程門的嫡傳弟子,中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則是程門的四傳弟子。當時,盡管程門素以教學嚴厲、清苦而聞名,但前來拜師求學的人仍絡繹不絕,因此留下了“程門立雪”的千古佳話。
程門立雪的故事大概概括
1個回答2024-02-23 19:59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游酢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告知游酢不要驚醒老師,于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

直到慶態(tài)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fā)現(xiàn)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地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之后,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擴展資料:

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jīng)史。熙寧九年,譽銷源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diào)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游,號曰龜山先生。

在閩北延平區(qū)水南街道玉地村,有楊龜山祠和楊時紀念館 。當?shù)貤顣r后裔至今珍藏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圣祖玄燁帝賜御書斗鎮(zhèn)“程氏正宗”祠額,1984年經(jīng)北京故宮博物院鑒定,確認為傳世真跡。

程門立雪的故事大概概括
1個回答2024-03-08 04:19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游酢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告知游酢不要驚醒老師,于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的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

直到慶態(tài)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fā)現(xiàn)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地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之后,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擴展資料:

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jīng)史。熙寧九年,譽銷源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diào)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p>

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游,號曰龜山先生。

在閩北延平區(qū)水南街道玉地村,有楊龜山祠和楊時紀念館 。當?shù)貤顣r后裔至今珍藏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圣祖玄燁帝賜御書斗鎮(zhèn)“程氏正宗”祠額,1984年經(jīng)北京故宮博物院鑒定,確認為傳世真跡。

程門立雪的大概意思
1個回答2022-12-26 23:46
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xuě
)


比喻尊師。


《宋史·楊時傳》:“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云。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br/>用

偏正式;則謂語;比喻尊師重教觸緝鞭墾莊舊彪馴波沫
近義詞
尊師重教、程門度雪
這則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yǎng)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范例?!俺涕T立雪”也可說成“立雪程門”。
程門立雪的大概意思
5個回答2023-12-01 01:20
【典 故】
楊時見程頤在洛陽,雖然自己已經(jīng)四十歲了,但還是想學習,就去見程頤.見到的時候,他剛好在坐著打瞌睡.于是,楊時和一同前來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經(jīng)下了一尺厚了!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F(xiàn)比喻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程門立雪故事梗概
1個回答2024-01-24 12:11
--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后來為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xù)求學。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程門立雪故事梗概
1個回答2024-01-26 01:14
-- 程門立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后來為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xù)求學。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t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程門立雪的主要意思,用三行字概括
1個回答2024-01-23 02:17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兒。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后來為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xù)求學。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之后,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程門立雪的故事簡單概括
1個回答2024-01-19 02:52
《程門立雪》的故事簡介:北宋時期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字叫罩襪做楊時。楊時是一個很有禮貌、很謙虛、很好學的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都想辦法把想要獲得的知識弄懂。無論是付出多大的代價,為了學習他都桐棚愿意。在楊時四十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相約一起去向當時很有名的大學問家程頤求教。兩個人走到程頤家的時候,恰巧程頤在家里面睡覺。很懂禮貌的楊時就建議不要驚醒老師的睡覺,于是兩個人就靜靜地站在門口,等待老師醒來。一會兒,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天氣變得很冷。雪越下越大,天越來越冷,但是老師還在睡覺。他們還在大雪中等局悶則待。這時候,游酢冷得受不住了。他幾次想要把程老師叫醒,但是楊時阻攔了他。他們兩個人在大雪中堅持著,等待老師醒過來給他們講解問題。當程頤老師睡醒的時候,發(fā)現(xiàn)門外站著兩個“雪人”。
《程門立雪》這則故事出自《宋史·道學傳二·楊時》。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在求學路上,只有虛心才會不斷獲得進步,只有禮貌才會得到他人的肯定。沒有多少人會對粗俗無禮、驕傲自滿者積極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