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景區(qū)現在開放嗎

云崗石窟的景點有什么?關于云崗石窟的傳說和小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3-10 07:23
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F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石窟始鑿于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xù)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咧衅兴_、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群”。
云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來自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的馬其頓——希臘的古典石刻藝術、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云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fā)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岡石窟的影響。
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漢化)的開始。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云岡石窟歷史久遠,規(guī)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跡。石窟群中,有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諸天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筑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yōu)美精致的裝飾紋樣;還有我國古代樂器雕刻如箜篌、排簫、篳篥和琵琶等,豐富多彩,琳瑯滿目。
在雕造技藝上,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國秦漢時代雕刻藝術的優(yōu)秀傳統,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份,創(chuàng)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品,在我國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云岡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國古代歷史、雕刻、建筑、音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資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來的實物佐證。
一千五百年來,云岡石窟由于受到風化、水蝕和地震的影響,毀損較為嚴重,解放前還遭到人為破壞,據不完全統計,被盜往海外的佛頭、佛像竟達一千四百多個,斧鑿遺痕,至今猶在。
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對云岡石窟進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維修工程,使古老的藝術寶庫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并出現更美的光彩。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稱為曇曜五窟。根據《魏書·釋老志》(卷114)記載:“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曇曜于復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于路,御馬前銜曜衣,時人以為馬識善人,帝后奉以師禮。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zhèn)ィ谟谝皇??!蔽闹杏浭龅拈_窟五所,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曇曜就選擇了鐘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曇曜五窟,揭開了云岡石窟開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曇曜五窟。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并發(fā)展了漢代的優(yōu)秀傳統,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chuàng)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云岡石窟佛教藝術按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樣式的發(fā)展,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中期石窟:是云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一時期(471-494年),是北魏遷洛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wěn)定、最興盛的時期,云岡石窟是集中了全國的優(yōu)秀人才,以其國力為保證,進而雕鑿出更為繁華精美的云岡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遷都前,皇家經營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歷時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窟頂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像,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yǎng)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等。佛像面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側重于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也是積極于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過程。這多種因素的綜合,也就產生了所謂富麗堂皇的太和風格,主要特點是漢化趨勢發(fā)展迅速,石窟藝術中國化在這一時期起步并完成,這個時期即云岡中期石窟,它所呈現的內容繁復、雕飾精美的雕刻藝術特點大異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征
云岡石窟景觀
晚期石窟:北魏遷都洛陽后(494年),云岡石窟大規(guī)模的開鑿活動雖然停止了,但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云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種小窟小龕的鐫建一直延續(xù)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還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龕,約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不再成組。造像題材多為釋迦多寶或上為彌勒,下為釋迦。佛像和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這種造像為北魏晚期推行“漢化”改革,出現的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這一特征和風格在龍門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現,對中國石窟寺藝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

云岡石窟景觀(二)(20張)

第三窟,是云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于云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后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資料。

第3窟
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后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525年)銘記,這是云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位于云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叻智昂笫?,后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yōu)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筑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曇曜五窟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guī)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云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后兩室。后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于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yǎng)菩薩,形象優(yōu)美逼真??唔敻〉耧w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云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前后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后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tài)優(yōu)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第9窟和第10窟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咧鼙谏戏瘕惿蠞M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zhí)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我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云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tài)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余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岡石窟最早開業(yè)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笔邽槠矫娉蕶E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于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11窟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后補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咄鈻|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

曇曜五窟(5張)
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云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2]

云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于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guī)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鑿于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xù)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
云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云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云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筑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云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筑、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唐,宋昱題石窟
梵宇開金地,香龕鑿鐵圍。影中群象動,空里眾靈飛。
檐牖籠朱旭,房廊挹翠微。瑞蓮生佛步,瑤樹掛天衣。
邀福功雖在,興王代久非。誰知云朔外,更睹化胡歸。
游石窟寺
清,胡文燁
香花金粟現,鐘磬白云悠。俯此眾生劫,何緣彼岸舟?
冰心
萬億化身,羅刻滿山,鬼斧神工,駭人心目。一如來,一世界,一翼,一花,一葉,各具精嚴,寫不勝寫,畫不勝畫。后顧方作無限之留戀,前瞻又引起無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兒驟入寶庫,神魂喪失,莫知所攜,事后追憶,亦如夢入天宮,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時方知文字之無用了!
云岡石窟的景點介紹
1個回答2024-04-10 17:05

云岡石窟的景點介紹: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也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

云岡石窟風景區(qū)簡介
1個回答2024-05-31 00:03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云岡石窟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景區(qū)內比較著名的景點介紹:

第一窟

第一窟外壁明窗東側題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岡石佛寺詩》??邇绕矫娉书L方形,平頂,中央方塔.上下兩層,仿木構屋頂塔檐。塔頂處蛟龍盤繞,須彌山逶迤。北壁主像為交腳彌勒菩薩。東壁下層浮雕”賧子本生"故事。

第二窟

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資料。第一、二窟遼代以前建為護國寺,為云岡十寺之一。明清號日“石鼓寒泉”,屬云中八景之一。

第三窟

云岡最大的洞窟,原設計為大型塔廟窟,但終北魏一代未能完成??咄庖姥略ㄓ心緲嫶箝w,今僅存上方- -排12個梁孔,說明當年的佛閣為面闊十- -開間巨制。上層臺面兩端各- -座三級方塔,兩塔間鑿二明窗,明窗之間為一-廡殿形窟室,主像雕交腳彌勒??呙鏂|西各開一門,窟內北壁雕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三尊像,即”西方三圣”。 主尊阿彌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圓潤豐滿,神態(tài)超然。兩側菩薩頭戴寶冠,精美莊嚴。

云岡石窟博物館

云岡石窟博物館是由建筑師程大鵬主持設計的大同云岡石窟博物館,位于大同市云岡石窟景區(qū)內西側,風貌保護區(qū)范圍內,是整個云岡石窟景區(qū)改造的子項之一。

二十二窟

露天大佛結跏趺坐,胸以上部位保存較完整,臉形豐滿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飾精美,剛健雄渾,是云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龍門石窟里有什么景點
1個回答2022-12-24 11:54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藝術寶藏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A級旅游景區(qū),龍門石窟的石像不知是自然風化還是人為破壞,已經所剩無幾了。
洛陽龍門石窟夜景
1個回答2024-02-26 01:39
龍門石窟夜景票價120,學生證60,開放時間大概是六點半左右,從火車站乘坐81路終點是龍門石窟,上午去白馬寺,下午四五點鐘走,在白馬寺時間有點長了,白馬寺也不是很大,其實用不了那么長時間的,如果從白馬寺直接去龍門石窟的話,可以乘坐56路到關林市場站下車轉乘53,60或者81路到龍門石窟,還有就是晚上從龍門石窟出來交通很不方便,好像只有一個公交還是定點發(fā)車,建議提前打聽好晚上從龍門石窟出來的交通路線,龍門夜景的話,還是多些人去吧,畢竟在郊區(qū),不是很安全
敦煌石窟的石窟簡介
1個回答2024-01-25 12:57

敦煌石窟,是我國和世界聞名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東千佛洞、水峽口下洞子石窟、肅北五個廟石窟、一個廟石窟、玉門昌馬石窟。
因其各石窟的藝術風格同屬一脈,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為本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統稱敦煌石窟。
莫高窟開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時間最早創(chuàng)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晉末年及東晉永和九年等說),后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等時代連續(xù)修鑿,歷時千年,延續(xù)時間最長;現存石窟700余個,規(guī)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畫4500余平方米,內容最豐富??邇壤L、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畫三者于一體立體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百科全書。

麥積山石窟的石窟文化
1個回答2024-03-14 10:35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筑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同時也為后世研究我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 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和審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著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脫世俗之后的瀟灑與輕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溫婉和淳厚,沉醉于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guī)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夸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yǎng)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虔誠,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在時代思潮影響下的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悅。所以,麥積山塑像受當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使其表現了當地的人與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使人感覺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于多雨潮濕,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凈土變、涅槃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舍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xiāng)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只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杰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為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窟群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龕,又稱“散花樓”,位于東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經約八十米,為七間八柱廡殿式結構,高約九米,面闊三十米,進深八米,分前廊后室兩部分。立柱為八棱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筑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筑技術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梁等建筑構件均以浮雕表現。因而,麥積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筑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后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麥積山石窟的石窟文化
1個回答2024-04-01 03:26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筑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同時也為后世研究我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 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和審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著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脫世俗之后的瀟灑與輕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溫婉和淳厚,沉醉于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guī)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夸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yǎng)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虔誠,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在時代思潮影響下的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悅。所以,麥積山塑像受當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使其表現了當地的人與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使人感覺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于多雨潮濕,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凈土變、涅槃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舍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xiāng)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只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杰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為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窟群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龕,又稱“散花樓”,位于東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經約八十米,為七間八柱廡殿式結構,高約九米,面闊三十米,進深八米,分前廊后室兩部分。立柱為八棱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筑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筑技術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梁等建筑構件均以浮雕表現。因而,麥積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筑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后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龍門石窟里面有什么景點
1個回答2023-06-03 00:55
?????????
謝謝作者?。。?/div>
龍門石窟相關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14 04:55
龍門龍門石窟有兩個比較美麗的傳說:
  一個是:
  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魚,過著平靜的生活。村里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出“開不開”的奇怪聲音,回到家,便把這件事告訴給母親。母親想了想,便告訴他,如果再聽到的話就回答:“開!”誰知一聲未了,天崩地裂,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奔騰咆哮地繞過洛陽城,一瀉千里流向東海。水流之后,無數清泉從山崖石罅中迸出,蓄為芳池,瀉為飛瀑。兩山的崖壁上則出現了無數蜂窩似的窟隆,窟隆內影影綽綽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輪廓不清,千姿百態(tài),蔚為奇觀。從此,龍門石窟便名揚天下了。

  第二個是:一千多年前,一位云游四方的和尚,經過了長途跋涉之后,在龍門前面的一條河,停住了腳步。這是太陽已經快要沉沒到龍門的背后,只有山頂上還沐浴著一道到金光,和尚已休息了大半天,環(huán)顧四周,想找個棲身度宿的巖洞。當他的視線觸及前面的龍門石壁時,忽然全身一陣,驚呆了:原來在他面前,出現了一幕不可思議的奇境,怪石林立的龍門山上,在金光夕照中,出現了千百尊佛,他們袒胸裸背,斜披著袈裟,,他們有的盤,有的垂腳而坐,有的斜依巖石,猛獸馴服在他們腳邊,他們或雙手合十,或俯首微笑,背后都閃著金光……“佛祖顯了,佛租因我的虔誠而顯圣了”。和尚激動得全身顫抖,不敢在逼視這金光閃閃的景象,只顧葡伏在地上頂禮膜拜。與此同時,他領會了佛租無聲的啟示,立即許下了建造石窟寺的誓言,這就是后來的龍門石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