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概述

急求《狂人日記》的故事情節(jié)概述!
1個回答2024-02-01 23:28

小說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見什么人都以為是要吃他:他看見鄰居交頭接耳地議論,就覺得是在密謀害他;醫(yī)生給他診脈,他也覺得那人不過是劊子手假扮,是來“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讓他靜養(yǎng)著,他卻懷疑是想養(yǎng)肥他,好多吃些肉。

“狂人”還聽說鄰村狼子村有個“大惡人”,被佃戶打死,連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聯(lián)想起小時候大哥講書時說的“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事,就越發(fā)相信了自己的判斷。

最后他終于鼓足勇氣,發(fā)出:“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憤怒的吶喊。

擴展資料: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寫于1918年4月。該文首發(fā)于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創(chuàng)作背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志,在中國“五四運動”結束后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后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xiàn)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創(chuàng)作的“總序言”。

人物介紹

狂人

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癥的人,是魯迅塑造的一個典型的思想啟蒙者形象。小說中,狂人異乎常人的思想行為特征導致了他在生活環(huán)境中受到排擠、敵視,被認為“有病”。狂人的怪異言行是徹底而純粹的。

狂人在日記中所敘述的環(huán)境缺乏寫實性,卻一語道破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吃人”的社會本質。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征性的形象。

魯迅明寫狂人的狂態(tài),實際上筆筆觸動的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的心弦??袢瞬皇且话愕湫托愿瘢窍笳餍缘?,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的藝術象征。

狂奔的作品概述
1個回答2024-02-20 13:59

副標題: 蘇童短篇小說編年:1990~1994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叢書:蘇童 短篇小說編年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8-1

嗜血狂戮的概述
1個回答2022-12-16 13:52

游戲名稱:嗜血狂戮
游戲語種:英文
游戲類型:FPS

狂人日記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7 00:27
講述了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
簡述巴西狂歡節(jié)
1個回答2024-01-29 14:11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jié)始于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jié)的規(guī)模不大,僅限于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jié)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jié)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jié)成了大眾的節(jié)日。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jié)最早并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臺。由于狂歡節(jié)時值盛夏,天氣炎熱,游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賽場,用于狂歡節(jié)活動。1983年,曾設計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xié)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shù)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從此,里約熱內盧狂歡節(jié)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在巴西的狂歡節(jié)中,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市的狂歡節(jié)獨具特色。由于巴伊亞人不愿將狂歡節(jié)市場化,所以這里的狂歡節(jié)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樂方面,巴伊亞是全國最發(fā)達和最重要的地區(qū),這里到處充滿了音樂和舞蹈,它是巴西傳統(tǒng)和狂歡節(jié)精神最真實的體現(xiàn)。
  今年,阿根廷、委內瑞拉正式向國人開放旅游。至此,包括巴西、智利、烏拉圭在內,國人可以暢游南美五國。最熱辣的狂歡節(jié)、最原始的亞馬孫熱帶雨林、最壯美的伊瓜蘇大瀑布、最有動感的活冰川、落差最高的天使瀑布、最神秘的復活節(jié)島“莫?!笔瘛厦?,這片地球南端壯美、原始、野性的大陸,終將會成為國人游走的熱土。
最強狂人小說講述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3-13 01:38
楚狂人? 楚度,《知北游》二號男主角,已出現(xiàn)人物中最厲害的。 楚陽的兒子,《傲視九重天》,方寸殺中有一個楚狂人
狂人日記的大概內容
1個回答2024-03-25 22:50

《狂人日記》是《吶喊》中的一篇,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了一個“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總覺得人們想害他,想吃掉他。醫(yī)生給他看病,讓他“靜養(yǎng)”,他便認為是讓分養(yǎng)肥可以多吃肉。他記得大哥曾對他講過“易子而食”、“寢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子”死時,大哥勸母親不要哭,便認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小說中的“狂人實際上是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周圍都是被封建禮教侵蝕了靈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則是封建傳統(tǒng)吃人的慣例。

《我為白菜狂的日子》請概述文段中“我”的“狂”有哪些表現(xiàn)?
4個回答2023-02-17 07:10
為母親賣白菜而痛哭流淚;為老太太挑揀白菜而出言不遜;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錢而讓母親蒙羞。
急求《狂人日記》的故事情節(jié)概述!
1個回答2023-12-04 01:17

小說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見什么人都以為是要吃他:他看見鄰居交頭接耳地議論,就覺得是在密謀害他;醫(yī)生給他診脈,他也覺得那人不過是劊子手假扮,是來“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讓他靜養(yǎng)著,他卻懷疑是想養(yǎng)肥他,好多吃些肉。

“狂人”還聽說鄰村狼子村有個“大惡人”,被佃戶打死,連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聯(lián)想起小時候大哥講書時說的“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事,就越發(fā)相信了自己的判斷。

最后他終于鼓足勇氣,發(fā)出:“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憤怒的吶喊。

擴展資料: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寫于1918年4月。該文首發(fā)于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創(chuàng)作背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志,在中國“五四運動”結束后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后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xiàn)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創(chuàng)作的“總序言”。

人物介紹

狂人

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癥的人,是魯迅塑造的一個典型的思想啟蒙者形象。小說中,狂人異乎常人的思想行為特征導致了他在生活環(huán)境中受到排擠、敵視,被認為“有病”??袢说墓之愌孕惺菑氐锥兇獾?。

狂人在日記中所敘述的環(huán)境缺乏寫實性,卻一語道破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吃人”的社會本質。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征性的形象。

魯迅明寫狂人的狂態(tài),實際上筆筆觸動的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的心弦??袢瞬皇且话愕湫托愿?,他是象征性的,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的藝術象征。

急求《狂人日記》的故事情節(jié)概述!
1個回答2024-01-18 05:35

小說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見什么人都以為是要吃他:他看見鄰居交頭接耳地議論,就覺得是在密謀害他;醫(yī)生給他診脈,他也覺得那人不過是劊子手假扮,是來“揣一揣肥瘠”的,好亮仔升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讓他靜養(yǎng)著,他卻懷疑是想養(yǎng)肥他,好多吃些肉。

“狂人”還聽說鄰村狼子村有個“大惡人”,被佃戶打死,連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聯(lián)想起小時候大哥講書時說的“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事,就越發(fā)相信了自己的判斷。

最后他終于鼓足勇氣,發(fā)出:“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憤怒的吶喊。

擴展資料: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寫于1918年4月。該文首發(fā)于1918年5月15日戚源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創(chuàng)作背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志,在中國“五四運動”結束后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后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xiàn)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創(chuàng)作的“總序言敬老”。

人物介紹

狂人

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癥的人,是魯迅塑造的一個典型的思想啟蒙者形象。小說中,狂人異乎常人的思想行為特征導致了他在生活環(huán)境中受到排擠、敵視,被認為“有病”??袢说墓之愌孕惺菑氐锥兇獾摹?/p>

狂人在日記中所敘述的環(huán)境缺乏寫實性,卻一語道破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吃人”的社會本質。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征性的形象。

魯迅明寫狂人的狂態(tài),實際上筆筆觸動的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的心弦??袢瞬皇且话愕湫托愿?,他是象征性的,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的藝術象征。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