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 劉大可

劉海的來源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18 21:27
昂!

發(fā)嘲胩?.問這個!
劉姓的來源和故事
1個回答2024-01-29 08:26
劉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后代稱劉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后,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后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時,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于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后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于開劈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你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tǒng)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于建基立業(yè)。 劉姓家族較復雜 組成分子達五群 這個家族,組織情形也比較復雜。據(jù)考證,他們的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滯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婁氏之改姓、項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關于劉姓的得姓經緯,有一部《泰和劉氏先得錄》的序文,記述得最為清楚:“惟劉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事夏孔甲為御龍氏,子孫在商更為豕韋氏,又更為唐杜氏,至周又更為杜氏,杜氏生士薦為士師,因官命氏,又更為士氏,至晉,士會入秦,雖復歸于晉,而子孫留秦者,遂稽劉累之名別姓劉氏,此得姓之所始?!?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堯,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嚳之后,乃是黃帝的姬姓子孫。因此,追本溯源,的劉姓家族,很顯然也是最為道地的黃帝子孫。 另外,在黃帝的其他子孫之中,根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也還有一支以劉為姓的。該書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劉亦為劉氏,康公、獻公,其后也”,而這項文獻所謂“周大夫”,經過歷來許多學者的考據(jù),已知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時候,被封于劉邑,也就是現(xiàn)在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地方。換言之,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劉氏,是發(fā)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堯的劉氏,最初又是發(fā)源于何處?《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劉,其地今定州唐縣”,就明白指出了這一支劉氏的老家是在現(xiàn)在的河北省唐縣。 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堯的那一支。據(jù)考證,這一支劉氏,初期是繁衍于現(xiàn)在的陜西、甘肅一帶,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時代,開始向河南及江蘇播遷。其中,輾轉遷移到江蘇豐、沛之地的子孫當中,有一位叫作劉端的人,生了4個兒子,依次為伯、仲、邦、交。老三劉邦,就是后來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寶座的漢朝開國之主劉邦。 劉邦以一介平民東征西討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處為劉氏家族札下穩(wěn)固的基礎,形成了2000多年以來劉氏在每一處地方的盛況。據(jù)說,有漢一代,劉氏的皇親國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到了第16世紀的明、清之際,劉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處,大致就是《中華姓府》一書所詳列的彭城、沛國、弘農、河間、中山、梁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堂、高密、竟陵、長沙、河南等地。
劉姓的來源和故事
1個回答2024-02-04 15:34
劉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后代稱劉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后,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后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時,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于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后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于開劈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你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tǒng)一中國276年??梢妱⑹仙朴诮ɑI(yè)。 劉姓家族較復雜 組成分子達五群 這個家族,組織情形也比較復雜。據(jù)考證,他們的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滯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婁氏之改姓、項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關于劉姓的得姓經緯,有一部《泰和劉氏先得錄》的序文,記述得最為清楚:“惟劉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事夏孔甲為御龍氏,子孫在商更為豕韋氏,又更為唐杜氏,至周又更為杜氏,杜氏生士薦為士師,因官命氏,又更為士氏,至晉,士會入秦,雖復歸于晉,而子孫留秦者,遂稽劉累之名別姓劉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堯,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嚳之后,乃是黃帝的姬姓子孫。因此,追本溯源,的劉姓家族,很顯然也是最為道地的黃帝子孫。 另外,在黃帝的其他子孫之中,根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也還有一支以劉為姓的。該書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劉亦為劉氏,康公、獻公,其后也”,而這項文獻所謂“周大夫”,經過歷來許多學者的考據(jù),已知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時候,被封于劉邑,也就是現(xiàn)在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地方。換言之,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劉氏,是發(fā)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堯的劉氏,最初又是發(fā)源于何處?《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劉,其地今定州唐縣”,就明白指出了這一支劉氏的老家是在現(xiàn)在的河北省唐縣。 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堯的那一支。據(jù)考證,這一支劉氏,初期是繁衍于現(xiàn)在的陜西、甘肅一帶,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時代,開始向河南及江蘇播遷。其中,輾轉遷移到江蘇豐、沛之地的子孫當中,有一位叫作劉端的人,生了4個兒子,依次為伯、仲、邦、交。老三劉邦,就是后來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寶座的漢朝開國之主劉邦。 劉邦以一介平民東征西討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處為劉氏家族札下穩(wěn)固的基礎,形成了2000多年以來劉氏在每一處地方的盛況。據(jù)說,有漢一代,劉氏的皇親國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到了第16世紀的明、清之際,劉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處,大致就是《中華姓府》一書所詳列的彭城、沛國、弘農、河間、中山、梁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堂、高密、竟陵、長沙、河南等地。
劉姓起源
1個回答2024-04-01 09:13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后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占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后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后漢、南漢等政權。祁姓,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為帝嚳次子帝堯伊祁氏(陶唐氏)的后裔,帝堯初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故又稱陶唐氏。其號曰[堯],史稱為唐堯。后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此為祁姓劉氏。堯陶衰后有劉累,劉累過后有杜伯,杜伯之后有士會。
劉姓的起源
1個回答2024-04-05 12:09
  這個家族,組織情形也比較復雜。據(jù)考證,他們的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滯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婁氏之改姓、項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關于劉姓的得姓經緯,有一部《泰和劉氏先得錄》的序文,記述得最為清楚:“惟劉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事夏孔甲為御龍氏,子孫在商更為豕韋氏,又更為唐杜氏,至周又更為杜氏,杜氏生士薦為士師,因官命氏,又更為士氏,至晉,士會入秦,雖復歸于晉,而子孫留秦者,遂稽劉累之名別姓劉氏,此得姓之所始?!?br/>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堯,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嚳之后,乃是黃帝的姬姓子孫。因此,追本溯源,的劉姓家族,很顯然也是最為道地的黃帝子孫。

  另外,在黃帝的其他子孫之中,根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也還有一支以劉為姓的。該書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劉亦為劉氏,康公、獻公,其后也”,而這項文獻所謂“周大夫”,經過歷來許多學者的考據(jù),已知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時候,被封于劉邑,也就是現(xiàn)在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地方。換言之,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劉氏,是發(fā)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堯的劉氏,最初又是發(fā)源于何處?《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劉,其地今定州唐縣”,就明白指出了這一支劉氏的老家是在現(xiàn)在的河北省唐縣。

  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堯的那一支。據(jù)考證,這一支劉氏,初期是繁衍于現(xiàn)在的陜西、甘肅一帶,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時代,開始向河南及江蘇播遷。其中,輾轉遷移到江蘇豐、沛之地的子孫當中,有一位叫作劉端的人,生了4個兒子,依次為伯、仲、邦、交。老三劉邦,就是后來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寶座的漢朝開國之主劉邦。

  劉邦以一介平民東征西討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處為劉氏家族札下穩(wěn)固的基礎,形成了2000多年以來劉氏在每一處地方的盛況。據(jù)說,有漢一代,劉氏的皇親國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到了第16世紀的明、清之際,劉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處,大致就是《中華姓府》一書所詳列的彭城、沛國、弘農、河間、中山、梁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堂、高密、竟陵、長沙、河南等地。
劉姓的起源
1個回答2024-04-22 17:18
劉姓是中國最有影響的著名大姓之一。劉姓人群占了5.4%??側丝诩s6500萬。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



1 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后。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陜西劉氏。



2 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后,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后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3 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后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于劉邑,其后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4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jù)史書主要的改姓記載有:



一 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于是皆從劉姓。于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 匈奴在漢武帝時交戰(zhàn)敗北,分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于漢,從此被賜漢姓為劉,這就是我同學知道的那個典例了,漢武大帝看多的緣故吧~。



三 據(jù)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后保持此姓。



四 又劉邦為了感謝項伯曾多次救助他,賜他劉姓,并對項伯的遺族多人封侯,皆賜姓劉氏。



五 還有東漢的王常,曾起兵反對王莽,在昆陽之戰(zhàn)中立大功,后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



六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將鮮卑族的復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補充:這些大多是我查到的情況了,不過就自己多知道還要補充的一點是,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而姬姓也是,甚至是黃帝本人的姓氏。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為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稱之公孫軒轅。國于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族主要有兩大分支:一為顓頊族,二為帝嚳族。而上面所提到祁姓和姬姓都為帝嚳族,所謂同宗。但好玩的是我以前曾看到過記載說,匈奴族和鮮卑族同黃帝也有血緣關系,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鮮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黃帝族系。所以說來說去,匈奴和劉邦本來就是一家人,老祖宗都是黃帝。哈哈~黃帝是傳說中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帝王,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中華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個姓直接或間接來源于姬姓。據(jù)說他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

關于劉姓的尋根,也是一個生動的事例。史籍有兩種說法:一說劉姓起源于黃帝之子12姓中的祁姓,因帝嚳及其子堯為祁姓,故劉姓是堯的后代;二說劉姓出自周朝的姬姓。而《新唐書·宰相世系》在認為“劉氏出自祁姓”的同時,又說劉氏子孫中那位養(yǎng)龍的劉累的后代到了周朝被封為杜伯,稱唐杜氏,后來杜氏的后人中有位士會由秦歸晉,其子留居于秦,稱劉氏。不同的說法關涉到劉氏的起源地。若說被成王封于劉邑的劉氏,則其地在今河南偃師;若說留居于秦國的劉氏,則其地在今陜西鳳翔。對于這樣的問題,河南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考察,最后認定劉姓的始祖為夏朝第13位皇帝孔甲的“御龍氏”劉累。劉累所居的邱公古城,在今河南省魯山縣的昭平湖風景名勝區(qū)內。這里尚存有邱公古城址、劉累墓等遺跡。這一研究結果很快得到社會有關方面的認可?,F(xiàn)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申辦2003年世界劉氏宗親聯(lián)誼會第四屆大會的承辦權,已獲成功,正在進行有關的籌備工作。





劉姓是中華民族的著名大姓,歷史悠久流長。劉(劉)字形從金從卯,本義是指斧鉞一類的兵器。劉又是古邑名。原始社會末期,帝堯第九子源明封于劉邑,建劉國,得劉姓,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劉姓。因帝堯本姓祁,后人又稱這支劉姓為祁姓之劉。這支劉姓經四千多年的繁衍發(fā)展,自強不息,人丁興旺,名人輩出,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逐漸成為天下劉姓的主體,并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影響和貢獻。
劉姓的來源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09:37

劉姓主要有四種來源:

1.源于圖騰,祖地河北唐縣

在原始人群中,有一支氏族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崇拜。他們世居于劉地(劉邑),位于今河北唐縣,以地名為姓,姓劉。這是劉姓最早的源頭。

2.祁姓劉氏,祖地河南魯山

夏朝末年,祁家有個孩子出生時,兩手掌紋有“劉”“累”二字,家人便為他取名劉累。劉累成年后為天子馴龍,有一只被養(yǎng)死了,于是畏罪逃到河南魯山定居。他的子孫便以劉累之名為氏,史稱“祁姓劉氏”。

后來,祁姓劉氏征服了唐縣劉氏,形成新的劉氏,劉累被公認為劉姓始祖。不過,劉累后裔不只有劉氏,而是御龍氏、豕韋氏等多氏并存,劉氏一直未彰顯。到春秋時,劉累有一支在秦國的后裔士會復稱劉氏,劉氏從此固定下來。

3.姬姓劉氏,祖地河南偃師

西周時期,周朝王室后裔王季,因功受到周成王的封賞,賜地于劉邑,位于河南偃師。王季仍在西周都城為官,他的兒子就任于封地。他的后裔便以封地為氏,史稱“姬姓劉氏”。

4.源于外姓改姓

西漢初年,一些功臣被劉邦賜予國姓劉,如項伯、婁敬都被賜姓劉。

歷史上,不少少數(shù)民族改為漢姓劉。如西漢時,匈奴單于冒頓娶了漢室皇室女子,生的孩子姓劉。東晉十六國時,前趙的建立者劉淵也是匈奴人。北魏時,鮮卑族獨孤氏有的改姓劉。唐末五代時,有沙陀族改姓劉。

劉氏來源
1個回答2024-02-21 20:45
劉姓的來源

一 姓氏來源

劉氏的來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后。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

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陜西劉氏。

2 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后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繼位

,封王季的兒子于劉邑,其后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

南劉氏。

3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jù)史書記載:一、漢

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

,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于是皆從劉姓。于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據(jù)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

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后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

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后將鮮卑族的復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

遷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