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與

什么是博弈論?
2個回答2022-12-14 05:51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

?

指的是研究多個個體或團隊之間在特定條件制約下的對局里利用相關方的策略,而實施對應策略.

?

簡單一點就是說:研究特定條件制約下的一系列策略,從而找到對策來應對。

“博弈論”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09-13 11:13
博弈,簡單的說就是下棋。
博弈論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目標的理論。
博弈論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3-11 22:56
對一件事情好與壞的辯論
博弈論什么內容
1個回答2024-03-06 02:18
我也大二,博弈論包羅萬象,生活中無處不在。

如果學經濟的話,那學博弈論再好不過。

簡單的基礎模型不需要太多數學知識,但是想有所發(fā)展,則必須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不可少,否則較為復雜的模型就看不懂了。

我最近在看集合論,也是基礎。

不知道你是否喜歡數學,但數學的確是博弈論的基礎。

當然謝林也能用純粹的文字去解釋,但是沒有數學,很難深入發(fā)展。

說句實話,博弈論是我在大學發(fā)現的唯一感興趣的領域,雖然學校不開這門課,但是的確很有研究價值,一起學吧,可以交流交流。
博弈論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4-20 01:11
什么是博弈論?  
 博弈論:優(yōu)先預測勝利前作出的競爭是博弈。
博弈論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博弈論思想古已有之,我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就不僅是一部軍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論著作。博弈論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橋牌、賭博中的勝負問題,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向理論化發(fā)展。
  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并研究它們的優(yōu)化策略。
博弈論又講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4-27 01:27
博弈論亦名“對策論”、“賽局理論”,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并研究它們的優(yōu)化策略。即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
什么是博弈論?
1個回答2024-05-27 21:51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s Theory),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 質現象的理論和方法,它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

博弈要素

(1)局中人:在一場競賽或博弈中,每一個有決策權的參與者成為一個局中人。只有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現象稱為“兩人博弈”,而多于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稱為 “多人博弈”。

(2)策略:一局博弈中,每個局中人都有選擇實際可行的完整的行動方案,即方案不是某階段的行動方案,而是指導整個行動的一個方案,一個局中人的一個可行的自始至終全局籌劃的一個行動方案,稱為這個局中人的一個策略。如果在一個博弈中局中人都總共有有限個策略,則稱為“有限博弈”,否則稱為“無限博弈”。

(3)得失:一局博弈結局時的結果稱為得失。每個局中人在一局博弈結束時的得失,不僅與該局中人自身所選擇的策略有關,而且與全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組策略有關。所以,一局博弈結束時每個局中人的“得失”是全體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組策略的函數,通常稱為支付(payoff)函數。

(4)對于博弈參與者來說,存在著一博弈結果

(5)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經濟學中,均衡意即相關量處于穩(wěn)定值。在供求關系中,某一商品市場如果在某一價格下,想以此價格買此商品的人均能買到,而想賣的人均能賣出,此時我們就說,該商品的供求達到了均衡。所謂納什均衡,它是一穩(wěn)定的博弈結果。

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在一策略組合中,所有的參與者面臨這樣一種情況,當其他人不改變策略時,他此時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說,此時如果他改變策略他的支付將會降低。在納什均衡點上,每一個理性的參與者都不會有單獨改變策略的沖動。納什均衡點存在性證明的前提是“博弈均衡偶”概念的提出。所謂“均衡偶”是在二人零和博弈中,當局中人A采取其最優(yōu)策略a*,局中人B也采取其最優(yōu)策略b*,如果局中人仍采取b*,而局中人A卻采取另一種策略a,那么局中人A的支付不會超過他采取原來的策略a*的支付。這一結果對局中人B亦是如此。

這樣,“均衡偶”的明確定義為:一對策略a*(屬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屬于策略集B)稱之為均衡偶,對任一策略a(屬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屬于策略集B),總有:偶對(a, b*)≤偶對(a*,b*)≤偶對(a*,b)。

對于非零和博弈也有如下定義:一對策略a*(屬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屬于策略集B)稱為非零和博弈的均衡偶,對任一策略a(屬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屬于策略集B),總有:對局中人A的偶對(a, b*) ≤偶對(a*,b*);對局中人B的偶對(a*,b)≤偶對(a*,b*)。

有了上述定義,就立即得到納什定理:
任何具有有限純策略的二人博弈至少有一個均衡偶。這一均衡偶就稱為納什均衡點。

納什定理的嚴格證明要用到不動點理論,不動點理論是經濟均衡研究的主要工具。通俗地說,尋找均衡點的存在性等價于找到博弈的不動點。

納什均衡點概念提供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使博弈論研究可以在一個博弈結構里尋找比較有意義的結果。

但納什均衡點定義只局限于任何局中人不想單方面變換策略,而忽視了其他局中人改變策略的可能性,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納什均衡點的結論缺乏說服力,研究者們形象地稱之為“天真可愛的納什均衡點”。

塞爾頓(R·Selten)在多個均衡中剔除一些按照一定規(guī)則不合理的均衡點,從而形成了兩個均衡的精煉概念:子博弈完全均衡和顫抖的手完美均衡。

博弈的類型

(1)合作博弈——研究人們達成合作時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問題。

(2)非合作博弈——研究人們在利益相互影響的局勢中如何選決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選擇問題。

(3)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參與者對所有參與者的策略空間及策略組合下的支付有充了解稱為完全信息;反之,則稱為不完全信息。

(4)靜態(tài)博弈和動態(tài)博弈

靜態(tài)博弈:指參與者同時采取行動,或者盡管有先后順序,但后行動者不知道先行動者的策略。
動態(tài)博弈:指雙方的的行動有先后順序并且后行動者可以知道先行動者的策略。

財產分配問題和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

考慮這樣一個合作博弈:a、b、c、投票決定如何分配100萬,他們分別擁有50%、40%、10%的權力,規(guī)則規(guī)定,當超過50%的票認可了某種方案時才能通過。那么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呢?按票力分配,a50萬、b40萬、c10萬c向a提出:a70萬、b0、c30萬b向a提出:a80萬、b20萬、c0……

權力指數:每個決策者在決策時的權力體現在他在形成的獲勝聯盟中的“關鍵加入者”的個數,這個“關鍵加入者”的個數就被稱為權利指數。

夏普里值:在各種可能的聯盟次序下,參與者對聯盟的邊際貢獻之和除以各種可能的聯盟組合。

次序 abc acb bac bca cab cba
關鍵加入者 a c a c a b

由此計算出a,b,c的夏普里值分別為4/6,1/6,1/6
所以a,b,c應分別獲得100萬的2/3,1/6,1/6。
博弈論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4-04 07:48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已經成為經濟學的標準分析工具之一,被認為是20世紀經濟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其在生物學、國際關系、計算機科學、政治學、軍事戰(zhàn)略等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
1944年約翰·馮·諾依曼與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標志著現代系統博弈理論的的初步形成,因此他被稱為“博弈論之父”。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游戲或者博弈)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什么是博弈論?
4個回答2022-08-24 09:10
game theory
Nash所創(chuàng)
我開始還很困惑于何就是游戲理論(game theory)
慢慢地才明白是很有道理的:人看似很嚴肅正經的競爭本來就是場游戲——看看美蘇爭霸就很有體會了
和差化積公式有哪些?
1個回答2025-01-10 22:30

一、正弦、余弦的和差化積:

sin α+sin β=2sin[(α+β)/2]·cos[(α-β)/2]

sin α-sin β=2cos[(α+β)/2]·sin[(α-β)/2]

cos α+cos β=2cos[(α+β)/2]·cos[(α-β)/2]

cos α-cos β=-2sin[(α+β)/2]·sin[(α-β)/2]?

二、正切的和差化積:

tanα±tanβ=sin(α±β)/(cosα·cosβ)

cotα±cotβ=sin(β±α)/(sinα·sinβ)

tanα+cotβ=cos(α-β)/(cosα·sinβ)

tanα-cotβ=-cos(α+β)/(cosα·sinβ)?

三、積化和差:

sinαsinβ=-[cos(α+β)-cos(α-β)]/2?

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sin(α+β)-sin(α-β)]/2

和差化積是一種計算三角函數時所使用的數學公式。和差化積公式共10組,包括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和差化積公式,是三角函數中的一組恒等式。

??

在應用和差化積時,必須是一次同名(正切和余切除外)三角函數方可實行。若是異名,必須用誘導公式化為同名;若是高次函數,必須用降冪公式降為一次。


擴展資料:

記憶方法:

1、只有同名三角函數能和差化積

無論是正弦函數還是余弦函數,都只有同名三角函數的和差能夠化為乘積。這一點主要是根據證明記憶,因為如果不是同名三角函數,兩角和差公式展開后乘積項的形式都不同,就不會出現相抵消和相同的項,也就無法化簡下去了。

2、乘積項中的角要除以2

在和差化積公式的證明中,必須先把α和β表示成兩角和差的形式,才能夠展開。熟知要使兩個角的和、差分別等于α 和β,這兩個角應該是和α+β/2和α-β/2,也就是乘積項中角的形式。

注意和差化積和積化和差的公式中都有一個“除以2”,但位置不同;而只有和差化積公式中有“乘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