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小善演講

積善與積惡
1個回答2022-07-07 18:50
人家盛衰,皆系乎積善與積惡而已。(《鄭氏規(guī)范》) 24條說:“人家盛衰皆系積善與積惡而己。何謂積善?居家則孝悌,處事則仁恕,凡所有濟人者皆是也。何謂積惡?持已之勢以自強,克人之財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是故能愛子孫者遺之善,不愛子孫者遺之惡?!?/div>
與積善有關(guān)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23 11:29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奔走之友 指彼此盡力相助的摯友。
出處:《后漢書·黨錮傳·何顒》:“袁紹慕之,私與往來,結(jié)為奔走之友。”
博施濟眾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處:《論語·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
打抱不平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扶傾濟弱 傾:倒塌,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念著。”
扶危濟急 猶扶危濟困。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墓記》:“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滬……中遭艱巨,篤行靡改,扶危濟急,公私兩全。”
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8-17 09:37
平日里一點一點做每一件不起眼的好事,善事。力所能及不斷幫助別人,這種行為是極大的善事,善的行為,沒有比這更大的善了
行善積德是善有善報嗎
1個回答2024-01-23 19:24
是的,行善是積功累德就是福報。有福氣的人生活肯富有。
行善積德是不是成語?
1個回答2024-01-25 19:55
【行善積德】不是成語,屬于日常用語。
【行善積德】行是行為,善是無私,行為的無私就是行善,積德是行善的必然結(jié)果,出自《周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div>
積善成德的成語介紹?
1個回答2024-01-26 01:17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意思是: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會達到最高的智慧,具備圣人的精神境界。出處:《荀子·勸學(xué)》: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相關(guān)成語:積善成德:善行好事,長期積小善為大德,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行善積德是不是成語?
1個回答2024-01-25 23:12
【行善積德】不是成語,屬于日常用語。
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多元碼)自帶有九萬條詞匯,輸入 fdff 自動打出【行善積德】。
據(jù)網(wǎng)上搜索知:
【行善積德】行是行為,善是無私,行為的無私就是行善,積德是行善的必然結(jié)果,出自《周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div>
積善成德的成語介紹
1個回答2024-01-25 11:28
積善成德
jī shàn chéng dé   〖解釋〗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出處〗   《 荀子 ·勸學(xué)》:“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分析〗   積善成德:即積小善為大德的意思。善,指善行。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會達高度的智慧
積善成德的意思是什么,出處是哪里?
1個回答2024-01-26 12:26

jī shàn chéng dé

成語釋義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成語出處 《荀子·勸學(xué)》:“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p>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結(jié)構(gòu) 緊縮式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成語

類似于行善積德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13 07:44
遏惡揚善、扶傾濟弱、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積德累善
一、遏惡揚善 [ è wù yáng shàn ]

【解釋】: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出自】:西周 周文王《周易·大有元亨》:“君子以遏惡揚善。”
【譯文】:大丈夫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二、扶傾濟弱 [ fú qīng jì ruò ]

【解釋】:傾:倒塌,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自】:元·王子一《誤入桃源》消頌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念著?!?br/>三、扶危濟困 [ fú wēi jì kùn ]

【解釋】: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攜褲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四、仗義疏辯橋簡財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解釋】:仗義:講義氣;疏財:分散家財。舊指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幫助別人。
【出自】: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br/>五、積德累善 [ jī dé lěi shàn ]

【解釋】:積累德行與善事。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論》:“韓信、盧綰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quán)變,以詐力成功?!?br/>【譯文】:韓信、盧綰并不是平時積德行善的時代,追求一時權(quán)宜之計,以欺騙手段取得成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