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本難解釋

為什么會被一句話深深刺痛,難以釋懷?
1個回答2023-11-07 08:02
首先,你被傷害過。每個人都一定有不被理解,被傷害的經(jīng)歷。其次,一句話就傷到了你。你很敏感,很在意他人的看法,所以很簡單的一句話就讓你耿耿于懷。最后,造成的傷害是持續(xù)性的。這暗藏著自身的無力感和對那個人的無法原諒。是那個人讓你痛苦了這么久,他讓你不再勇敢變得畏手畏腳。是他讓你不再相信愛情的存在不敢再去單純地付出??墒悄闼匆姷木褪钦鎸崋??有些人經(jīng)歷同樣的“不幸”卻可以迅速走出來,變得更勇敢堅強。同樣的受傷,為什么有人變得更勇敢,有人變得更加脆弱?讓你受傷的不是說出那句話的人,而是那時無力保護自己的不勇敢。同樣的“傷害”,不同的威力人在面對痛苦時有三個選擇:戰(zhàn)或逃,這分別對應(yīng)了兩種原始能量:陰和陽。在受到傷害時,選擇如何應(yīng)對決定了“傷害”的威力。選擇逃跑的人就在用收縮的陰性能量,允許他人在你的世界“胡作非為”并且主動讓渡自己的利益。選擇戰(zhàn)斗的人就在用擴張的陽性能量,他們堅定地維護保護自己的利益,并且尊重和支持自己的感受。我們之所以會在一些情景感到受傷,是因為和那個人產(chǎn)生了信念上的沖突。你們產(chǎn)生了分歧,而他的表達(dá)如此堅決,這讓你對自己的信念和選擇產(chǎn)生了懷疑。你對他的觀點越信以為真,就越懷疑自己。你允許不屬于你的思想存在于你的精神世界,并且長時間忍受著面對它的痛苦。你也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融合二者的矛盾,或者保留自己的意見。你對他的觀點無法理解就會產(chǎn)生痛苦,而如何面對痛苦決定了這個傷害的持續(xù)時間和破壞力。總之, 你要堅定地支持自己,表達(dá)自己。被傷害時,我們經(jīng)歷的什么?曾經(jīng)中傷我們的那句話讓我們備受煎熬,那在聽到那句話的時候到底經(jīng)歷了哪些心理過程呢?1. 信念沖突當(dāng)兩個人的信念存在差異就會就會產(chǎn)生沖突,但是并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讓我們感到受傷。因為在信念沖突出現(xiàn)時,我們會快速衡量他人觀點的可信程度。一般地,觀點的可信程度受到你的信念體系和那個人對你的重要程度的影響。一個人對你不重要,觀點與你的信念體系相似,你就容易信任他。一個人對你不重要,觀點與你的信念體系相反,你就會忽略他的觀點,判定為不可信。一個人對你很重要,觀點與你的信念體系相似,你會對他說的深信不疑,因為這也加強了你的自我認(rèn)同。一個人對你很重要,觀點與你的信念體系相反,這就是痛苦和傷害的開始。在第四種情況下,你很容易懷疑自己,并且感到背叛和受傷。持續(xù)性很長的傷害都是源于我們在意的人和自己的信念沖突,不知道如何解決就會產(chǎn)生痛苦的感受。2. 做出選擇在面對痛苦時,選擇隱忍還是保護自己決定了我們受到這件事情的影響程度。選擇隱忍,就讓矛盾的觀點在自己的世界中共存。二者的矛盾長期無法化解會產(chǎn)生被傷害、被背叛、被懷疑等的負(fù)面情緒。例如:你認(rèn)為對女朋友非常好,可她卻要分手,說你給不了她想要的。你越在意她,她說的話的權(quán)重就越大。你甚至?xí)娴膽岩晌沂欠駥λ娴牟缓?,進(jìn)而你會壓抑否定自己的觀點。如果這樣的沖突長期無法化解,就會讓你對去愛產(chǎn)生恐懼,你在付出時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給不了對方想要的。很多人在戀愛時都會想起和前任相處的情景,這就是她的話對你的傷害還沒有愈合的表現(xiàn)。你也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將事情推向一個不同的發(fā)展方向。選擇保護自己,就是在沖突之間找到平衡點。這不意味著你可以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任性地表達(dá)自我。任何激進(jìn)的表達(dá)都是在逃避問題,想通過暴力的手段增加自己的話語權(quán)。你想把不同的聲音從你的世界丟出去。這是你的抵抗,而不是接納。保護自己需要接納矛盾和沖突的存在,并且用溫和的有力量的方式表達(dá)自己 的真實感受。不需要隱藏或者夸大自己的情緒,只是客觀的表達(dá)自己,用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面對眼前的矛盾。3. 采取行動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都代表著我們的信念。你想要逃避問題,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相應(yīng)的行動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你會抱怨那個人對你說的話,反復(fù)強調(diào)他造成的傷害,因為這會加強你的受害者身份認(rèn)同。如果他不是那么不近人情不考慮你的感受傷害你,你就沒理由像現(xiàn)在這樣一直抱怨下去了。這就是受害者模式創(chuàng)造出來的實相。你在用你的行動反復(fù)加強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認(rèn)同,從而證明你現(xiàn)在的不勇敢都是有情可原的,你有一個故事,一個需要別人同情的過往。但是這件事真的有那么過不去嗎?還是你自己的執(zhí)著讓你一直抓著他不放呢?你想要解決問題,就會不斷發(fā)現(xiàn)平衡矛盾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拓展自己的認(rèn)知,在不斷的平衡沖突的過程融合新的觀點為己所用。通過主動解決問題,你的生命得到了進(jìn)一步的拓展。在遇到困境時也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往往使他們獲得更好的結(jié)果,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擁抱恐懼,解鎖被限制的自由面對矛盾的兩種態(tài)度會帶給我們不同的結(jié)果,那么如果有一件事感到受傷很久了,如何才能更好地放下呢?下面的方法也許會幫到你!主動擁抱恐懼,在當(dāng)下轉(zhuǎn)化曾經(jīng)的傷痛之所以你會覺得那件事情讓你耿耿于懷,是你的潛意識不想再經(jīng)歷那樣的痛苦。由于你也沒有辦法去處理那樣的痛苦,所以從心理上就會很排斥面對類似的場景發(fā)生。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你的恐懼其實是抗拒再次經(jīng)歷那種無法排解的情緒,抗拒那個無法保護自己的自己。事實上,你所抗拒的將會一直存在。唯一的化解方法就是將恐懼帶到當(dāng)下,再次體驗它。只有在當(dāng)下你才是具有掌控力的,也只有在當(dāng)下恐懼才會被轉(zhuǎn)化。否則它都將是存在你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的陰影。進(jìn)行自我撫慰,面對痛苦時重新作出選擇當(dāng)你在當(dāng)下回顧那個受傷時刻時,你很可能變得情緒激動,想要哭泣、謾罵或者想要摔東西。這都很正常。請你深呼吸,進(jìn)一步感受你的情緒和感受,你可能會聽到你的心和你在訴苦?!拔液梦?,他怎么可以這樣對我?”“我對他這么好,他怎么可以視而不見?”“我好想罵人?。 碑?dāng)你出現(xiàn)任何情緒,或者聽到任何的內(nèi)在聲音,都請保持接納,不去評判它,不作出任何的反應(yīng)。把自己當(dāng)做一個受傷的小孩去對待。小孩子受委屈了發(fā)脾氣很正常,那怎么讓他好起來呢?你需要哄哄她對不對?你的內(nèi)心就是一個這樣需要你關(guān)注的小孩子,給自己更多的愛和耐心去傾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當(dāng)情緒穩(wěn)定下來之后,你就可以重新作出選擇。如果同樣的情況需要重新經(jīng)歷一次你會怎樣選擇呢?請你堅定地和自己站在一起,支持自己的決定。抱著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去看待那件事情,不就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不再會是你的困擾。在任何情景下,支持自己的決定會讓你更有力量,貶低、否定自己只會讓自己的行為越來越受限。建立自我邊界,不對他人的心理投射做出回應(yīng)建立自我邊界需要區(qū)分什么事是自己的信念,什么是別人的心理投射。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面對矛盾的反應(yīng)都是自己信念在外部世界的投射。一個人生氣很可能并不是因為你而生氣,而是你做了觸發(fā)他傷痛的事情,讓他感到生氣。他的生氣體現(xiàn)了他對自己某一面向的不接納,所以你需要看到他生氣并不是針對你,而是在與你的相處中投射出的自我信念。建立自我邊界就需要有看到他人心理投射的智慧。當(dāng)你看到這種投射時不要做出任何反應(yīng),忽略它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和支持。對方可能想要繼續(xù)和你糾纏,并且挑釁你、激怒你。請你不要慌張,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去解決問題就不會被他人的問題困住自己。你有沒有被一句話傷很久?當(dāng)然有!不過我相信,只要我主動面對,都會好的!
自深深處,釋義?
1個回答2024-02-29 06:01

《自深深處》是2016年1月雅眾文化/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總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 奧斯卡·王爾德。譯者是葉蔚芳。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2-27 19:52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方法。如果你知道做某一件事情的最佳方法。那么,你會覺得很好做,一點也不難。這就是【會者不難】。同樣,如果你不知道做某一件事情的最佳方法,那么,你會覺得很難做。這就是【難者不會】。

求“一往情深”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1-26 07:09

一往情深:形容對人或事物有特別深的感情,指對人或?qū)κ挛飪A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Describe a special affection for a person or thing that is very deep, to a person or thing for the devoted affection, desire and can not restrain.

深字的解釋1,澡奧難懂
1個回答2023-01-09 13:15
深的解釋
[shēn ]
1從表面到底或從外面到里面距離大,與“淺”相對:~水?!?。~邃?!珳Y。~壑。~海?!?。~呼吸?!厝籼摚ò颜滟F的東西深藏起來,好像沒有一樣,喻人有知識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現(xiàn))?!雍喅?。
從表面到底的距離:~度?!珳\。。水~三尺。
2久,時間長:~夜?!?。年~日久。
3程度高的:~思。~知?!?。~造?!??!。▁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俊!珚W?!?。~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b.聲音低沉,如“~~的哀鳴”;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為人~~,叫人難以捉摸”)。~謀遠(yuǎn)慮。
4顏色濃:~色?!t。
解釋什么是故事難題法
1個回答2024-01-27 01:45
提問者正在等待您的回答皮亞杰研究道德判斷的一種主要方法,即在講述故事時提出有關(guān)道德的難題,然后向兒童提問。利用故事中的道德難題,研究者可以測定,兒童是根據(jù)對物的客觀損壞程度,還是根據(jù)主人公的主觀目的意圖,來作出道德判斷。科爾伯格,作為現(xiàn)代道德認(rèn)知、道德判斷研究的代表主要人物,也主要采用道德難題故事來開展研究。他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兒童對道德難題的推論過程,從中判斷兒童道德的系統(tǒng)理論,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判斷發(fā)展順序6階段,并將它歸納為3個發(fā)展水平。
世界上最難解釋的成語出現(xiàn)了~請進(jìn)啊
1個回答2024-02-20 03:08
成語:和而不同
拼音:hé ér bù tóng
解釋:
和:和睦;同: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出處: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成語:求同存異
拼音:qiú tóng cún yì
解釋:
求:尋求;存:保留;異:不同的。找出共同點,保留不同意見。
出處:

示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還是求同存異吧。
難以釋什么成語
1個回答2024-02-22 07:43
難以釋懷
[讀音][nán yǐ shì huái]
[解釋]釋懷:動詞,指(愛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常用于否定句中)釋懷:1、抒發(fā)情懷。2、放心,無牽掛。難以釋懷:無法放棄,無法割舍。也就是說有某件事總是壓在心里,放不下也忘不了的意思。
世界上最難解釋的成語出現(xiàn)了~請進(jìn)啊
1個回答2024-02-23 07:40
成語:和而不同

拼音:hé ér bù tóng

解釋:

和:和睦;同: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出處: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成語:求同存異

拼音:qiú tóng cún yì

解釋:

求:尋求;存:保留;異:不同的。找出共同點,保留不同意見。
解釋最難辦的事的成語是什么?謝謝各位?
1個回答2024-03-01 05:48
世界上最難辦的事:(1)時光倒流。(2)死者復(fù)活。(3)消除階級。(4)消除貧富差距。(5)消除民族和種族。(6)消除國界。(7)消除剝削和壓迫。(8)消除道德、輿論和法律。(9)消除性別。(10)解決全球綠色、高效和廉價的能源問題。(11)解決癌癥和愛滋病問題。(12)解決全球人口問題和糧食問題。(13)解決全球荒漠化、溫室效應(yīng)問題。(14)徹底全部銷毀全球所有核武器問題。(15)地球人與外星人合作的問題。(16)地球人大范圍移民外太空問題。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