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風往哪兒吹

如何吹出笛子本身的音色,回復100樓后發(fā)
1個回答2024-01-22 01:43
好了,大家久等了。當然,只有回過帖子動手過后大家才才會更認真的看。其實,找到笛子固有的音色,本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事,所以我也不是要搞的那么那么神秘,我只是覺得讓大家多關注一下而已。下面我講的很多是方法,都是老師教的和我去練的,我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讓大家都懂,而且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笛子的氣流走向,然后我們再關注哪些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氣流一開始是在腹部被輸送上來,所以腹部是氣息的發(fā)源地,這個地方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然后順著氣管,喉嚨到嘴里,這里也有三個重點,一個是喉嚨,一個是口腔,一個是嘴唇。然后氣息被吹到笛子里,笛子通過震動笛膜發(fā)聲,笛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要關注的幾個地方:腹部,喉嚨,口腔,嘴唇和笛膜。
大家在開始之前一定要記住下面標了顏色的關鍵詞,多去嘗試練習,不要舍本逐末再去想其他的了。
一, 腹部:這個也就是很多老師講的如何呼吸?首先講點基礎的,大家呼吸的時候,一定要放松,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鼓起來的;然后吹氣,腹部是鱉下去的。剛學笛子的朋友,感覺基本都是反向的,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鱉下去,這就是因為你不是用腹部在呼吸,而是用肺部,所以才導致相反的方向?,F在的重點一在于:如何讓腹部能在吸氣的時候自然的漲起來?其實方法大家也在有的書上看到過。方法如下:自然的躺在床上,左手輕輕放在腹部上,放松,自由呼吸,你會發(fā)現吸氣時,腹部自然的漲起來,呼氣時落下去,這是因為全身躺在床上是最自然最放松的狀態(tài)。多呼吸幾次,記住腹部的感覺。馬上起身坐在床上,回憶剛才的感覺,放松吸氣和呼氣,可能一開始大家覺得躺在床上能吸氣腹部漲大,結果起來了就沒感覺了。這個沒有關系,一次沒有感覺,就試第二次,不行就試第三次,可能今天你都沒有感覺,很泄氣那也沒有關系,改天再試。試過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你能吸氣時腹部張大了。說句實在話,一開始我也看過這個方法,然后開始很有興趣的去試,結果就是找不到感覺,試過三次了,我就覺得不行,根本沒有感覺,然后就放棄了,很懷疑這個方法。直到我到深圳碰到一個笛友,然后他告訴我他就是這樣找到腹部感覺的,然后我又去試,結果也不知道試了多少次之后,終于找到感覺了。所以這個方法已經有成功的例子了,大家一定要多去嘗試,總會成功的。好了,到這里只是腹部的第一步,并不是說你已經體會到這種感覺就行了。下面一步非常重要。腹部重點二:每次吹笛子的時候都要用剛才的感覺---全身放松,吸氣腹部漲大;呼氣時,用勁把氣息壓去。因為吹笛子腹部才是著力點,而不是在嘴里哦。我開始的時候總是不用,吹笛子的時候感覺很隨便,吹的笛子也軟綿綿的,沒有勁。后面發(fā)現,腹部用勁了,有時候笛子的音色會更好,而且口腔會自然的更放松,口腔打開的更開。如果你能記住上面兩個要求,恭喜你成功了第一步。膨脹吸氣是重點,在還沒有達到這步之前勸大家不要去研究到底丹田在哪里,什么是氣沉丹田是應該怎樣,只要你做到上面這些,就是氣沉丹田了。
二, 喉嚨,口腔和嘴唇。這三個是一體的,而且老師教的也是都是這些點,因為是一體的。所以我一起來講。
1, 嘴唇放松,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不能體會什么是放松,當然我也體會的不是太好,但是見識的還挺多的哈。你們有的時候看人家的視頻會發(fā)現非常放松,看起來覺得是假吹,其實不是,是他們放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每次吹,稍微一用勁吹,老師就說我要嘴巴放松,可見一定要盡量放松。我看我老師吹笛子,如果是吹中低音,你根本覺得他沒有吹笛子,相當放松,只有當上高音1,2,3(全按做5),你才可以看到他的嘴唇輕微的用力跡象。
2, 口腔含蛋的感覺。就吹笛子時口里像感覺含著一個雞蛋一樣,這跟打開口腔,喉結下沉是一個意思。就是口腔要有一個空間,這樣氣息才會旋轉出來,共鳴才強。
3, “吁“字型口型。很多人會問,吹笛子口型應該怎么樣,其實很簡單就是念“吁”。我老師教我的時候,教我的就是上面最重要的3步,然后就通過不段的練習,我們用同一根笛子。他吹一個音,然后我馬上再吹一個,當時一節(jié)課就上了4,3,2,1四個音,當時我朋友笑我,說一次課才上四個音,現在我知道了,不是在音多少的問題,而是如何體會上面的三種感覺。
總結:以上粉色字是我在上課時候的筆記,大家不禁要問,怎么才幾個字,真的是這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找感覺,老師拿我的笛子吹一個長音做示范,聽好聽的音色是什么樣的,然后我再接過笛子照練,一開始每節(jié)課都是這樣。大家一定要撇開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說到底笛子放在嘴的邊緣是多少啊,1/4還是1/5啊,氣息角度是45度還是30度啊等等,這些開始都不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而且最重要的是要通過不段的嘗試,練習,才能知道你的嘴唇適合放在一個什么位置,找到最佳的發(fā)聲點。
4, 念“吁“字型的時候,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往兩個嘴教的方向拉),但是一定要盡量放松。這個是當時阻擋我最大的問題,一開始啟蒙老師說,吹高音要有口勁,能風能縮多小就縮成多小,還有論壇里什么“風門細如針”“ 嘴唇盡量往中間用力,縮成一個小圓形,能多圓就多圓”,這些都是錯的。吹笛子嘴唇一定要放松,高音并不是嘴勁吹上去的,最大的勁是在腹部,每次吹笛子,腹部都是著力點,所以吹高音應該是腹部越用力,當然口勁應該是要的。針對風門越圓越好的問題,我想這也是我走了那么多冤枉路的原因,很簡單?為什么要越圓越好呢?那為什么笛孔要挖成橢圓型呢?越圓越好,那笛子挖成圓的不就好了嗎?所以對于笛子的橢圓型,我覺得只要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對住了笛孔,最有效的氣流灌進孔里去了才能產生共振。
三, 笛膜。關于笛膜,我不想說太多,只是說:在相同的技術下,笛膜當然貼的越好越好。但是就是你不帖笛膜,一樣有笛子共鳴存在。當然大家還是盡量的帖好笛膜,因為平時大家聽慣了網上名家的視頻,這樣對于尋找最佳的發(fā)聲點更有幫助。關于笛膜的好壞,只要盡量的把笛膜的紋路拉成平行夠細就可以,很多音色的好壞更多在與在于吹奏者本身。
總之:以上的方法相信很多大家在書上都看到過,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去用,去嘗試。其實我覺得阻礙大家(包括我自己)最多的一個是腹部,一個是口型(打開口腔一般都比較容易做到),因為論壇上的理論太多了,很容易誤導人。最后總結成幾個字:只要記?。焊共坑脷猓谇缓?,嘴唇放松,“吁“字型口型,嘴唇稍稍網兩嘴角方向拉,不斷地的練習,我相信你也能吹出笛子固有的音色來。謝謝各位的關注!

好了,大家久等了。當然,只有回過帖子動手過后大家才才會更認真的看。其實,找到笛子固有的音色,本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事,所以我也不是要搞的那么那么神秘,我只是覺得讓大家多關注一下而已。下面我講的很多是方法,都是老師教的和我去練的,我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讓大家都懂,而且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笛子的氣流走向,然后我們再關注哪些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氣流一開始是在腹部被輸送上來,所以腹部是氣息的發(fā)源地,這個地方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然后順著氣管,喉嚨到嘴里,這里也有三個重點,一個是喉嚨,一個是口腔,一個是嘴唇。然后氣息被吹到笛子里,笛子通過震動笛膜發(fā)聲,笛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要關注的幾個地方:腹部,喉嚨,口腔,嘴唇和笛膜。大家在開始之前一定要記住下面標了顏色的關鍵詞,多去嘗試練習,不要舍本逐末再去想其他的了。
一, 腹部:這個也就是很多老師講的如何呼吸?首先講點基礎的,大家呼吸的時候,一定要放松,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鼓起來的;然后吹氣,腹部是鱉下去的。剛學笛子的朋友,感覺基本都是反向的,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鱉下去,這就是因為你不是用腹部在呼吸,而是用肺部,所以才導致相反的方向?,F在的重點一在于:如何讓腹部能在吸氣的時候自然的漲起來?其實方法大家也在有的書上看到過。方法如下:自然的躺在床上,左手輕輕放在腹部上,放松,自由呼吸,你會發(fā)現吸氣時,腹部自然的漲起來,呼氣時落下去,這是因為全身躺在床上是最自然最放松的狀態(tài)。多呼吸幾次,記住腹部的感覺。馬上起身坐在床上,回憶剛才的感覺,放松吸氣和呼氣,可能一開始大家覺得躺在床上能吸氣腹部漲大,結果起來了就沒感覺了。這個沒有關系,一次沒有感覺,就試第二次,不行就試第三次,可能今天你都沒有感覺,很泄氣那也沒有關系,改天再試。試過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你能吸氣時腹部張大了。說句實在話,一開始我也看過這個方法,然后開始很有興趣的去試,結果就是找不到感覺,試過三次了,我就覺得不行,根本沒有感覺,然后就放棄了,很懷疑這個方法。直到我到深圳碰到一個笛友,然后他告訴我他就是這樣找到腹部感覺的,然后我又去試,結果也不知道試了多少次之后,終于找到感覺了。所以這個方法已經有成功的例子了,大家一定要多去嘗試,總會成功的。好了,到這里只是腹部的第一步,并不是說你已經體會到這種感覺就行了。下面一步非常重要。腹部重點二:每次吹笛子的時候都要用剛才的感覺---全身放松,吸氣腹部漲大;呼氣時,用勁把氣息壓去。因為吹笛子腹部才是著力點,而不是在嘴里哦。我開始的時候總是不用,吹笛子的時候感覺很隨便,吹的笛子也軟綿綿的,沒有勁。后面發(fā)現,腹部用勁了,有時候笛子的音色會更好,而且口腔會自然的更放松,口腔打開的更開。如果你能記住上面兩個要求,恭喜你成功了第一步。膨脹吸氣是重點,在還沒有達到這步之前勸大家不要去研究到底丹田在哪里,什么是氣沉丹田是應該怎樣,只要你做到上面這些,就是氣沉丹田了。
二, 喉嚨,口腔和嘴唇。這三個是一體的,而且老師教的也是都是這些點,因為是一體的。所以我一起來講。
1, 嘴唇放松,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不能體會什么是放松,當然我也體會的不是太好,但是見識的還挺多的哈。你們有的時候看人家的視頻會發(fā)現非常放松,看起來覺得是假吹,其實不是,是他們放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每次吹,稍微一用勁吹,老師就說我要嘴巴放松,可見一定要盡量放松。我看我老師吹笛子,如果是吹中低音,你根本覺得他沒有吹笛子,相當放松,只有當上高音1,2,3(全按做5),你才可以看到他的嘴唇輕微的用力跡象。
2, 口腔含蛋的感覺。就吹笛子時口里像感覺含著一個雞蛋一樣,這跟打開口腔,喉結下沉是一個意思。就是口腔要有一個空間,這樣氣息才會旋轉出來,共鳴才強。
3, “吁“字型口型。很多人會問,吹笛子口型應該怎么樣,其實很簡單就是念“吁”。我老師教我的時候,教我的就是上面最重要的3步,然后就通過不段的練習,我們用同一根笛子。他吹一個音,然后我馬上再吹一個,當時一節(jié)課就上了4,3,2,1四個音,當時我朋友笑我,說一次課才上四個音,現在我知道了,不是在音多少的問題,而是如何體會上面的三種感覺。
總結:以上粉色字是我在上課時候的筆記,大家不禁要問,怎么才幾個字,真的是這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找感覺,老師拿我的笛子吹一個長音做示范,聽好聽的音色是什么樣的,然后我再接過笛子照練,一開始每節(jié)課都是這樣。大家一定要撇開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說到底笛子放在嘴的邊緣是多少啊,1/4還是1/5啊,氣息角度是45度還是30度啊等等,這些開始都不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而且最重要的是要通過不段的嘗試,練習,才能知道你的嘴唇適合放在一個什么位置,找到最佳的發(fā)聲點。
4, 念“吁“字型的時候,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往兩個嘴教的方向拉),但是一定要盡量放松。這個是當時阻擋我最大的問題,一開始啟蒙老師說,吹高音要有口勁,能風能縮多小就縮成多小,還有論壇里什么“風門細如針”“ 嘴唇盡量往中間用力,縮成一個小圓形,能多圓就多圓”,這些都是錯的。吹笛子嘴唇一定要放松,高音并不是嘴勁吹上去的,最大的勁是在腹部,每次吹笛子,腹部都是著力點,所以吹高音應該是腹部越用力,當然口勁應該是要的。針對風門越圓越好的問題,我想這也是我走了那么多冤枉路的原因,很簡單?為什么要越圓越好呢?那為什么笛孔要挖成橢圓型呢?越圓越好,那笛子挖成圓的不就好了嗎?所以對于笛子的橢圓型,我覺得只要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對住了笛孔,最有效的氣流灌進孔里去了才能產生共振。
三, 笛膜。關于笛膜,我不想說太多,只是說:在相同的技術下,笛膜當然貼的越好越好。但是就是你不帖笛膜,一樣有笛子共鳴存在。當然大家還是盡量的帖好笛膜,因為平時大家聽慣了網上名家的視頻,這樣對于尋找最佳的發(fā)聲點更有幫助。關于笛膜的好壞,只要盡量的把笛膜的紋路拉成平行夠細就可以,很多音色的好壞更多在與在于吹奏者本身。
總之:以上的方法相信很多大家在書上都看到過,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去用,去嘗試。其實我覺得阻礙大家(包括我自己)最多的一個是腹部,一個是口型(打開口腔一般都比較容易做到),因為論壇上的理論太多了,很容易誤導人。最后總結成幾個字:只要記?。焊共坑脷?,口腔含蛋,嘴唇放松,“吁“字型口型,嘴唇稍稍網兩嘴角方向拉,不斷地的練習,我相信你也能吹出笛子固有的音色來。謝謝各位的關注!

這么多人關注,再把以前發(fā)的花舌訓練方法帖過來,論壇有一個網友通過這個方法已經練成了哦,很開心!
關于花舌的訓練,我在uc房間里曾講過方法,不知道聽過的人有沒有練出來。這幾天看了cctv器樂大賽,深深被秦川情震撼。現在把我講過的方法整理成文字,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說明:花舌苦練可以嗎?當然可以。問題是你有沒有那悟性。我的一個唱美聲的朋友,以前不會打嘟嚕,天天跟著我打嘟嚕,一個星期也練習出來了。他是為了唱意大利歌曲。當然我相信很少有人有他的悟性,他曾得過全國的美聲唱法一等獎,是和專業(yè)組比賽,而他自己確是業(yè)余的。所以光說什么舌頭虛頂上舌等等,都是很抽象的方法,這樣的話很少人找到竅門。所以花舌一定要巧練。
方法原理; 為什么單用舌頭練習打嘟嚕很難練成?因為嘴巴的空氣密度太小,在沒有感覺之前,很難自由沖擊舌頭發(fā)出顫動,如果光靠舌頭自己在那里動,再快的動也不是花舌。因為那不是自發(fā)的自由的顫動,估計只能叫比雙吐還快的快吐。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密度大一點的東西,比如水就是很好的選擇。
方法:關鍵字 放松 適量
1.倒半杯溫開水,由于現在是冬天,所以一定要選擇溫度適度的水,太冷太熱的開水容易造成緊張。只要不太冷,涼點的溫開水比較好。
2.嘴里喝一口水(別吞哦),仰起脖子哈氣(象早上刷牙那樣),確定水是否適量。不能太多,太多了哈氣時水會冒出來流到脖子里。不能太少,太少了,水帶動不了舌頭顫動。適量的原則:水盡量多,以不溢出為原則;
3。確定好水量后,仰起脖子;把舌頭輕輕的靠著牙齦上(牙齒和肉交界的地方),注意:a,一定要輕輕地,這是為了放松;b)舌頭搭觸牙齦時,應該盡量多的接觸牙齦,這是為了讓哈出的氣體沒處走,必定要沖擊舌頭,所以舌頭一定一定要放松,被沖開的舌頭(如果放松了),由于慣性會回彈回到牙齦,然后再次受到沖擊,-------,這樣循環(huán)就會形成我們想要的花舌。
象刷牙那樣哈氣,水就會帶動舌頭彈跳。如果大家找到舌頭放松被水帶著彈跳的感覺,那就祝賀 你,成功了。再在沒有水的情況下,根據我們找的感覺自己打嘟嚕,一開始可能只能打兩下,三下,不要緊,我們只要保持這種感覺,多多練習(應該叫玩舌頭,呵呵),很快就可以自如的打嘟嚕了。
4.能打嘟嚕后,再在笛子上練習,注意:以上三步都是不拿笛子練習??赡軙霈F這種情況,我能打出嘟嚕,而且要多長能打多長,可是到了笛子上就是不響?不要緊,多在笛子上多吹,也可以邊對鏡子邊吹,這主要是打嘟嚕時我們一開始控制不了嘴唇的哆嗦,多在笛子上吹就好了。就象我們一開始不能邊吹笛子邊用腳打節(jié)奏,吹多了,練習多了,不也會了嗎。
我的歷程:大家看了這么多,估計覺得我的是名家的方法,其實不是的,這是我的笛子啟蒙老師教的方法,在我們江西的一個偏遠的小縣城。一開始我也不會,而且老師教了我,讓我回家練了后,我還沒有練出來,但是我是師弟練出來了。因為我一開始老是喝一口水太多,水老是冒出來流的我衣服上到處都是?;蛘咚?,或者舌頭搭觸牙齦的部位太少,帶動不了舌頭的顫動。后來我?guī)煹芨鶕毩暢鰜淼慕涷?,在我旁邊親自教我,我只用了兩分鐘就找到了舌頭彈跳的感覺,然后是我自己沒空時根據感覺多打嘟嚕,一天就可以打的穩(wěn)定而且很長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這個方法,方法對了,才能很快的成功。
一副畫:大家有沒有在農村看到過這樣一種景象,一條小河中,在水比較急的地方,水中一根小草冒著樹立在那里 ,被水沖擊的不停的顫動,其實想像一下,那跟草不就象我們的舌頭嗎/
最后祝每個沒有練成花舌的人都能成功!

有一個字打錯了, 念“吁“字型的時候,嘴唇稍稍往兩邊拉(往兩個嘴角的方向拉),不好意思!

謝謝大家的支持,很高興看到大家喜歡,但是我要想說的是:你們看到了,不代表你們掌握了,如果看到之后不去練習,那么永遠也掌握不了正確的方法。其實笛子說白了,達到吹出笛子固有的音色并不難,也不是很什么神秘的事情,等你們都掌握了之后回顧頭來看越發(fā)簡單。關鍵為什么大家沒有達到呢?我覺得有以下方面。
1, 笛子的理論太多,特別是在這個論壇和論壇里,每個人都一個理論,多起來了大家都不知道該聽哪個。特別是論壇有些口才很好的,發(fā)言很多的很受大家喜歡的朋友,有些專業(yè)的朋友已經指出了錯誤,結果兩個人對罵,恐怖。論壇里太多根本就是錯誤的理論,如果按照錯誤的方法去練,只會越來越錯,每次練習都是鞏固錯誤。不過就是我說的這樣清楚,好多笛友還不相信,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多練,過幾年一定能吹出動聽的音色。說句不好聽的,我沒有多練嗎?在我沒學笛子的時候,我敢說這個論壇里練笛子花的時間的沒有幾個人有我多,可是那么多年了,雖然技術差不多,但還是沒有吹出固有的音色。我也不會去要這些人去相信,只希望相信我的,照這些方法去練習,至少上面的方法不會是錯的,因為這些都是前輩的方法積累流傳下來的,而且發(fā)上面這些文字,我至少修改了10次,一個是不想發(fā)錯了,一個是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讓大家能懂。我的老師的老師,一個是俞遜發(fā)老師,一個是趙松庭老師。我之所以要啊這些方法發(fā)出來,因為在這里我要感謝在南昌的時候,蔡老師的無私奉賢,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報答他,因為當時我上課時,他因為我們來自江西周邊的4個人,路途遙遙,免費給我們上課,所以我只有在稍微做點善舉,讓笛子能傳的更廣泛,應老師的話,少參與理論和派別爭斗,多練習傳播笛子。在這里我相信有很多的師兄弟,如果還在南昌的蔡老師那里學笛子,替我向蔡老師問聲好,等我稍微更穩(wěn)定后我會親自到南昌謝謝您的。
2, 抓不到重點,就是專業(yè)老師出版的書籍都是理論太多,不知道哪些是重點?,F在給大家列出來了,希望大家能抓住重點去練習,不要去想那些不該想的東西。
3, 沒有堅持下去。一開始練習沒有達到目標,結果就沒有堅持下去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即使方法對了,也要堅持。就像我們剛開始一邊唱歌一邊打拍子一樣,一開始都不能和著,結果練習多了之后就能和了,一定要堅持。
我現在也還在練習,并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不過我的目標還是挺高,現在單從技術來講,循環(huán)換氣已經掌握了,但是還不像我們呼吸那么自如能隨意呼吸。我希望等我學了之后再發(fā)出來,以免誤導大家,像我這樣走那么多年的冤枉路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誰家吹笛畫樓中的意思是只什么?
1個回答2023-10-21 07:51

意思:誰家雕梁畫棟的樓房里傳出了悠揚的笛聲???

如何吹出笛子本身的音色,回復100樓后發(fā)
1個回答2024-01-27 20:26
好了,大家久等了。當然,只有回過帖子動手過后大家才才會更認真的看。其實,找到笛子固有的音色,本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事,所以我也不是要搞的那么那么神秘,我只是覺得讓大家多關注一下而已。下面我講的很多是方法,都是老師教的和我去練的,我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讓大家都懂,而且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笛子的氣流走向,然后我們再關注哪些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氣流一開始是在腹部被輸送上來,所以腹部是氣息的發(fā)源地,這個地方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然后順著氣管,喉嚨到嘴里,這里也有三個重點,一個是喉嚨,一個是口腔,一個是嘴唇。然后氣息被吹到笛子里,笛子通過震動笛膜發(fā)聲,笛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要關注的幾個地方:腹部,喉嚨,口腔,嘴唇和笛膜。
大家在開始之前一定要記住下面標了顏色的關鍵詞,多去嘗試練習,不要舍本逐末再去想其他的了。
一, 腹部:這個也就是很多老師講的如何呼吸?首先講點基礎的,大家呼吸的時候,一定要放松,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鼓起來的;然后吹氣,腹部是鱉下去的。剛學笛子的朋友,感覺基本都是反向的,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鱉下去,這就是因為你不是用腹部在呼吸,而是用肺部,所以才導致相反的方向?,F在的重點一在于:如何讓腹部能在吸氣的時候自然的漲起來?其實方法大家也在有的書上看到過。方法如下:自然的躺在床上,左手輕輕放在腹部上,放松,自由呼吸,你會發(fā)現吸氣時,腹部自然的漲起來,呼氣時落下去,這是因為全身躺在床上是最自然最放松的狀態(tài)。多呼吸幾次,記住腹部的感覺。馬上起身坐在床上,回憶剛才的感覺,放松吸氣和呼氣,可能一開始大家覺得躺在床上能吸氣腹部漲大,結果起來了就沒感覺了。這個沒有關系,一次沒有感覺,就試第二次,不行就試第三次,可能今天你都沒有感覺,很泄氣那也沒有關系,改天再試。試過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你能吸氣時腹部張大了。說句實在話,一開始我也看過這個方法,然后開始很有興趣的去試,結果就是找不到感覺,試過三次了,我就覺得不行,根本沒有感覺,然后就放棄了,很懷疑這個方法。直到我到深圳碰到一個笛友,然后他告訴我他就是這樣找到腹部感覺的,然后我又去試,結果也不知道試了多少次之后,終于找到感覺了。所以這個方法已經有成功的例子了,大家一定要多去嘗試,總會成功的。好了,到這里只是腹部的第一步,并不是說你已經體會到這種感覺就行了。下面一步非常重要。腹部重點二:每次吹笛子的時候都要用剛才的感覺---全身放松,吸氣腹部漲大;呼氣時,用勁把氣息壓去。因為吹笛子腹部才是著力點,而不是在嘴里哦。我開始的時候總是不用,吹笛子的時候感覺很隨便,吹的笛子也軟綿綿的,沒有勁。后面發(fā)現,腹部用勁了,有時候笛子的音色會更好,而且口腔會自然的更放松,口腔打開的更開。如果你能記住上面兩個要求,恭喜你成功了第一步。膨脹吸氣是重點,在還沒有達到這步之前勸大家不要去研究到底丹田在哪里,什么是氣沉丹田是應該怎樣,只要你做到上面這些,就是氣沉丹田了。
二, 喉嚨,口腔和嘴唇。這三個是一體的,而且老師教的也是都是這些點,因為是一體的。所以我一起來講。
1, 嘴唇放松,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不能體會什么是放松,當然我也體會的不是太好,但是見識的還挺多的哈。你們有的時候看人家的視頻會發(fā)現非常放松,看起來覺得是假吹,其實不是,是他們放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每次吹,稍微一用勁吹,老師就說我要嘴巴放松,可見一定要盡量放松。我看我老師吹笛子,如果是吹中低音,你根本覺得他沒有吹笛子,相當放松,只有當上高音1,2,3(全按做5),你才可以看到他的嘴唇輕微的用力跡象。
2, 口腔含蛋的感覺。就吹笛子時口里像感覺含著一個雞蛋一樣,這跟打開口腔,喉結下沉是一個意思。就是口腔要有一個空間,這樣氣息才會旋轉出來,共鳴才強。
3, “吁“字型口型。很多人會問,吹笛子口型應該怎么樣,其實很簡單就是念“吁”。我老師教我的時候,教我的就是上面最重要的3步,然后就通過不段的練習,我們用同一根笛子。他吹一個音,然后我馬上再吹一個,當時一節(jié)課就上了4,3,2,1四個音,當時我朋友笑我,說一次課才上四個音,現在我知道了,不是在音多少的問題,而是如何體會上面的三種感覺。
總結:以上粉色字是我在上課時候的筆記,大家不禁要問,怎么才幾個字,真的是這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找感覺,老師拿我的笛子吹一個長音做示范,聽好聽的音色是什么樣的,然后我再接過笛子照練,一開始每節(jié)課都是這樣。大家一定要撇開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說到底笛子放在嘴的邊緣是多少啊,1/4還是1/5啊,氣息角度是45度還是30度啊等等,這些開始都不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而且最重要的是要通過不段的嘗試,練習,才能知道你的嘴唇適合放在一個什么位置,找到最佳的發(fā)聲點。
4, 念“吁“字型的時候,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往兩個嘴教的方向拉),但是一定要盡量放松。這個是當時阻擋我最大的問題,一開始啟蒙老師說,吹高音要有口勁,能風能縮多小就縮成多小,還有論壇里什么“風門細如針”“ 嘴唇盡量往中間用力,縮成一個小圓形,能多圓就多圓”,這些都是錯的。吹笛子嘴唇一定要放松,高音并不是嘴勁吹上去的,最大的勁是在腹部,每次吹笛子,腹部都是著力點,所以吹高音應該是腹部越用力,當然口勁應該是要的。針對風門越圓越好的問題,我想這也是我走了那么多冤枉路的原因,很簡單?為什么要越圓越好呢?那為什么笛孔要挖成橢圓型呢?越圓越好,那笛子挖成圓的不就好了嗎?所以對于笛子的橢圓型,我覺得只要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對住了笛孔,最有效的氣流灌進孔里去了才能產生共振。
三, 笛膜。關于笛膜,我不想說太多,只是說:在相同的技術下,笛膜當然貼的越好越好。但是就是你不帖笛膜,一樣有笛子共鳴存在。當然大家還是盡量的帖好笛膜,因為平時大家聽慣了網上名家的視頻,這樣對于尋找最佳的發(fā)聲點更有幫助。關于笛膜的好壞,只要盡量的把笛膜的紋路拉成平行夠細就可以,很多音色的好壞更多在與在于吹奏者本身。
總之:以上的方法相信很多大家在書上都看到過,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去用,去嘗試。其實我覺得阻礙大家(包括我自己)最多的一個是腹部,一個是口型(打開口腔一般都比較容易做到),因為論壇上的理論太多了,很容易誤導人。最后總結成幾個字:只要記?。焊共坑脷?,口腔含蛋,嘴唇放松,“吁“字型口型,嘴唇稍稍網兩嘴角方向拉,不斷地的練習,我相信你也能吹出笛子固有的音色來。謝謝各位的關注!

好了,大家久等了。當然,只有回過帖子動手過后大家才才會更認真的看。其實,找到笛子固有的音色,本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事,所以我也不是要搞的那么那么神秘,我只是覺得讓大家多關注一下而已。下面我講的很多是方法,都是老師教的和我去練的,我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讓大家都懂,而且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笛子的氣流走向,然后我們再關注哪些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氣流一開始是在腹部被輸送上來,所以腹部是氣息的發(fā)源地,這個地方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然后順著氣管,喉嚨到嘴里,這里也有三個重點,一個是喉嚨,一個是口腔,一個是嘴唇。然后氣息被吹到笛子里,笛子通過震動笛膜發(fā)聲,笛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要關注的幾個地方:腹部,喉嚨,口腔,嘴唇和笛膜。大家在開始之前一定要記住下面標了顏色的關鍵詞,多去嘗試練習,不要舍本逐末再去想其他的了。
一, 腹部:這個也就是很多老師講的如何呼吸?首先講點基礎的,大家呼吸的時候,一定要放松,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鼓起來的;然后吹氣,腹部是鱉下去的。剛學笛子的朋友,感覺基本都是反向的,吸氣的時候腹部是鱉下去,這就是因為你不是用腹部在呼吸,而是用肺部,所以才導致相反的方向?,F在的重點一在于:如何讓腹部能在吸氣的時候自然的漲起來?其實方法大家也在有的書上看到過。方法如下:自然的躺在床上,左手輕輕放在腹部上,放松,自由呼吸,你會發(fā)現吸氣時,腹部自然的漲起來,呼氣時落下去,這是因為全身躺在床上是最自然最放松的狀態(tài)。多呼吸幾次,記住腹部的感覺。馬上起身坐在床上,回憶剛才的感覺,放松吸氣和呼氣,可能一開始大家覺得躺在床上能吸氣腹部漲大,結果起來了就沒感覺了。這個沒有關系,一次沒有感覺,就試第二次,不行就試第三次,可能今天你都沒有感覺,很泄氣那也沒有關系,改天再試。試過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你能吸氣時腹部張大了。說句實在話,一開始我也看過這個方法,然后開始很有興趣的去試,結果就是找不到感覺,試過三次了,我就覺得不行,根本沒有感覺,然后就放棄了,很懷疑這個方法。直到我到深圳碰到一個笛友,然后他告訴我他就是這樣找到腹部感覺的,然后我又去試,結果也不知道試了多少次之后,終于找到感覺了。所以這個方法已經有成功的例子了,大家一定要多去嘗試,總會成功的。好了,到這里只是腹部的第一步,并不是說你已經體會到這種感覺就行了。下面一步非常重要。腹部重點二:每次吹笛子的時候都要用剛才的感覺---全身放松,吸氣腹部漲大;呼氣時,用勁把氣息壓去。因為吹笛子腹部才是著力點,而不是在嘴里哦。我開始的時候總是不用,吹笛子的時候感覺很隨便,吹的笛子也軟綿綿的,沒有勁。后面發(fā)現,腹部用勁了,有時候笛子的音色會更好,而且口腔會自然的更放松,口腔打開的更開。如果你能記住上面兩個要求,恭喜你成功了第一步。膨脹吸氣是重點,在還沒有達到這步之前勸大家不要去研究到底丹田在哪里,什么是氣沉丹田是應該怎樣,只要你做到上面這些,就是氣沉丹田了。
二, 喉嚨,口腔和嘴唇。這三個是一體的,而且老師教的也是都是這些點,因為是一體的。所以我一起來講。
1, 嘴唇放松,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不能體會什么是放松,當然我也體會的不是太好,但是見識的還挺多的哈。你們有的時候看人家的視頻會發(fā)現非常放松,看起來覺得是假吹,其實不是,是他們放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每次吹,稍微一用勁吹,老師就說我要嘴巴放松,可見一定要盡量放松。我看我老師吹笛子,如果是吹中低音,你根本覺得他沒有吹笛子,相當放松,只有當上高音1,2,3(全按做5),你才可以看到他的嘴唇輕微的用力跡象。
2, 口腔含蛋的感覺。就吹笛子時口里像感覺含著一個雞蛋一樣,這跟打開口腔,喉結下沉是一個意思。就是口腔要有一個空間,這樣氣息才會旋轉出來,共鳴才強。
3, “吁“字型口型。很多人會問,吹笛子口型應該怎么樣,其實很簡單就是念“吁”。我老師教我的時候,教我的就是上面最重要的3步,然后就通過不段的練習,我們用同一根笛子。他吹一個音,然后我馬上再吹一個,當時一節(jié)課就上了4,3,2,1四個音,當時我朋友笑我,說一次課才上四個音,現在我知道了,不是在音多少的問題,而是如何體會上面的三種感覺。
總結:以上粉色字是我在上課時候的筆記,大家不禁要問,怎么才幾個字,真的是這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找感覺,老師拿我的笛子吹一個長音做示范,聽好聽的音色是什么樣的,然后我再接過笛子照練,一開始每節(jié)課都是這樣。大家一定要撇開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說到底笛子放在嘴的邊緣是多少啊,1/4還是1/5啊,氣息角度是45度還是30度啊等等,這些開始都不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而且最重要的是要通過不段的嘗試,練習,才能知道你的嘴唇適合放在一個什么位置,找到最佳的發(fā)聲點。
4, 念“吁“字型的時候,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往兩個嘴教的方向拉),但是一定要盡量放松。這個是當時阻擋我最大的問題,一開始啟蒙老師說,吹高音要有口勁,能風能縮多小就縮成多小,還有論壇里什么“風門細如針”“ 嘴唇盡量往中間用力,縮成一個小圓形,能多圓就多圓”,這些都是錯的。吹笛子嘴唇一定要放松,高音并不是嘴勁吹上去的,最大的勁是在腹部,每次吹笛子,腹部都是著力點,所以吹高音應該是腹部越用力,當然口勁應該是要的。針對風門越圓越好的問題,我想這也是我走了那么多冤枉路的原因,很簡單?為什么要越圓越好呢?那為什么笛孔要挖成橢圓型呢?越圓越好,那笛子挖成圓的不就好了嗎?所以對于笛子的橢圓型,我覺得只要嘴唇稍稍網兩邊拉,對住了笛孔,最有效的氣流灌進孔里去了才能產生共振。
三, 笛膜。關于笛膜,我不想說太多,只是說:在相同的技術下,笛膜當然貼的越好越好。但是就是你不帖笛膜,一樣有笛子共鳴存在。當然大家還是盡量的帖好笛膜,因為平時大家聽慣了網上名家的視頻,這樣對于尋找最佳的發(fā)聲點更有幫助。關于笛膜的好壞,只要盡量的把笛膜的紋路拉成平行夠細就可以,很多音色的好壞更多在與在于吹奏者本身。
總之:以上的方法相信很多大家在書上都看到過,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去用,去嘗試。其實我覺得阻礙大家(包括我自己)最多的一個是腹部,一個是口型(打開口腔一般都比較容易做到),因為論壇上的理論太多了,很容易誤導人。最后總結成幾個字:只要記?。焊共坑脷?,口腔含蛋,嘴唇放松,“吁“字型口型,嘴唇稍稍網兩嘴角方向拉,不斷地的練習,我相信你也能吹出笛子固有的音色來。謝謝各位的關注!

這么多人關注,再把以前發(fā)的花舌訓練方法帖過來,論壇有一個網友通過這個方法已經練成了哦,很開心!
關于花舌的訓練,我在uc房間里曾講過方法,不知道聽過的人有沒有練出來。這幾天看了cctv器樂大賽,深深被秦川情震撼?,F在把我講過的方法整理成文字,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說明:花舌苦練可以嗎?當然可以。問題是你有沒有那悟性。我的一個唱美聲的朋友,以前不會打嘟嚕,天天跟著我打嘟嚕,一個星期也練習出來了。他是為了唱意大利歌曲。當然我相信很少有人有他的悟性,他曾得過全國的美聲唱法一等獎,是和專業(yè)組比賽,而他自己確是業(yè)余的。所以光說什么舌頭虛頂上舌等等,都是很抽象的方法,這樣的話很少人找到竅門。所以花舌一定要巧練。
方法原理; 為什么單用舌頭練習打嘟嚕很難練成?因為嘴巴的空氣密度太小,在沒有感覺之前,很難自由沖擊舌頭發(fā)出顫動,如果光靠舌頭自己在那里動,再快的動也不是花舌。因為那不是自發(fā)的自由的顫動,估計只能叫比雙吐還快的快吐。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密度大一點的東西,比如水就是很好的選擇。
方法:關鍵字 放松 適量
1.倒半杯溫開水,由于現在是冬天,所以一定要選擇溫度適度的水,太冷太熱的開水容易造成緊張。只要不太冷,涼點的溫開水比較好。
2.嘴里喝一口水(別吞哦),仰起脖子哈氣(象早上刷牙那樣),確定水是否適量。不能太多,太多了哈氣時水會冒出來流到脖子里。不能太少,太少了,水帶動不了舌頭顫動。適量的原則:水盡量多,以不溢出為原則;
3。確定好水量后,仰起脖子;把舌頭輕輕的靠著牙齦上(牙齒和肉交界的地方),注意:a,一定要輕輕地,這是為了放松;b)舌頭搭觸牙齦時,應該盡量多的接觸牙齦,這是為了讓哈出的氣體沒處走,必定要沖擊舌頭,所以舌頭一定一定要放松,被沖開的舌頭(如果放松了),由于慣性會回彈回到牙齦,然后再次受到沖擊,-------,這樣循環(huán)就會形成我們想要的花舌。
象刷牙那樣哈氣,水就會帶動舌頭彈跳。如果大家找到舌頭放松被水帶著彈跳的感覺,那就祝賀 你,成功了。再在沒有水的情況下,根據我們找的感覺自己打嘟嚕,一開始可能只能打兩下,三下,不要緊,我們只要保持這種感覺,多多練習(應該叫玩舌頭,呵呵),很快就可以自如的打嘟嚕了。
4.能打嘟嚕后,再在笛子上練習,注意:以上三步都是不拿笛子練習??赡軙霈F這種情況,我能打出嘟嚕,而且要多長能打多長,可是到了笛子上就是不響?不要緊,多在笛子上多吹,也可以邊對鏡子邊吹,這主要是打嘟嚕時我們一開始控制不了嘴唇的哆嗦,多在笛子上吹就好了。就象我們一開始不能邊吹笛子邊用腳打節(jié)奏,吹多了,練習多了,不也會了嗎。
我的歷程:大家看了這么多,估計覺得我的是名家的方法,其實不是的,這是我的笛子啟蒙老師教的方法,在我們江西的一個偏遠的小縣城。一開始我也不會,而且老師教了我,讓我回家練了后,我還沒有練出來,但是我是師弟練出來了。因為我一開始老是喝一口水太多,水老是冒出來流的我衣服上到處都是。或者水太少,或者舌頭搭觸牙齦的部位太少,帶動不了舌頭的顫動。后來我?guī)煹芨鶕毩暢鰜淼慕涷灒谖遗赃呌H自教我,我只用了兩分鐘就找到了舌頭彈跳的感覺,然后是我自己沒空時根據感覺多打嘟嚕,一天就可以打的穩(wěn)定而且很長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這個方法,方法對了,才能很快的成功。
一副畫:大家有沒有在農村看到過這樣一種景象,一條小河中,在水比較急的地方,水中一根小草冒著樹立在那里 ,被水沖擊的不停的顫動,其實想像一下,那跟草不就象我們的舌頭嗎/
最后祝每個沒有練成花舌的人都能成功!

有一個字打錯了, 念“吁“字型的時候,嘴唇稍稍往兩邊拉(往兩個嘴角的方向拉),不好意思!

謝謝大家的支持,很高興看到大家喜歡,但是我要想說的是:你們看到了,不代表你們掌握了,如果看到之后不去練習,那么永遠也掌握不了正確的方法。其實笛子說白了,達到吹出笛子固有的音色并不難,也不是很什么神秘的事情,等你們都掌握了之后回顧頭來看越發(fā)簡單。關鍵為什么大家沒有達到呢?我覺得有以下方面。
1, 笛子的理論太多,特別是在這個論壇和論壇里,每個人都一個理論,多起來了大家都不知道該聽哪個。特別是論壇有些口才很好的,發(fā)言很多的很受大家喜歡的朋友,有些專業(yè)的朋友已經指出了錯誤,結果兩個人對罵,恐怖。論壇里太多根本就是錯誤的理論,如果按照錯誤的方法去練,只會越來越錯,每次練習都是鞏固錯誤。不過就是我說的這樣清楚,好多笛友還不相信,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多練,過幾年一定能吹出動聽的音色。說句不好聽的,我沒有多練嗎?在我沒學笛子的時候,我敢說這個論壇里練笛子花的時間的沒有幾個人有我多,可是那么多年了,雖然技術差不多,但還是沒有吹出固有的音色。我也不會去要這些人去相信,只希望相信我的,照這些方法去練習,至少上面的方法不會是錯的,因為這些都是前輩的方法積累流傳下來的,而且發(fā)上面這些文字,我至少修改了10次,一個是不想發(fā)錯了,一個是盡量用通俗的語言讓大家能懂。我的老師的老師,一個是俞遜發(fā)老師,一個是趙松庭老師。我之所以要啊這些方法發(fā)出來,因為在這里我要感謝在南昌的時候,蔡老師的無私奉賢,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報答他,因為當時我上課時,他因為我們來自江西周邊的4個人,路途遙遙,免費給我們上課,所以我只有在稍微做點善舉,讓笛子能傳的更廣泛,應老師的話,少參與理論和派別爭斗,多練習傳播笛子。在這里我相信有很多的師兄弟,如果還在南昌的蔡老師那里學笛子,替我向蔡老師問聲好,等我稍微更穩(wěn)定后我會親自到南昌謝謝您的。
2, 抓不到重點,就是專業(yè)老師出版的書籍都是理論太多,不知道哪些是重點?,F在給大家列出來了,希望大家能抓住重點去練習,不要去想那些不該想的東西。
3, 沒有堅持下去。一開始練習沒有達到目標,結果就沒有堅持下去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即使方法對了,也要堅持。就像我們剛開始一邊唱歌一邊打拍子一樣,一開始都不能和著,結果練習多了之后就能和了,一定要堅持。
我現在也還在練習,并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不過我的目標還是挺高,現在單從技術來講,循環(huán)換氣已經掌握了,但是還不像我們呼吸那么自如能隨意呼吸。我希望等我學了之后再發(fā)出來,以免誤導大家,像我這樣走那么多年的冤枉路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鬼吹燈小說里面九層妖樓
1個回答2024-03-11 09:28
鬼吹燈(盜墓者的經歷) 作者: 天下霸唱
遠古的文明,失落的寶藏,神秘莫測的古墓,沒有什么比這些元素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了,現在世界上正在興起一股“古墓經濟”,美國商業(yè)大片《盜墓迷城》《奪寶奇兵》,經典電玩游戲《古墓麗影》,無不獲得巨大的商業(yè)成功,這些虛擬出來的“古墓”,使人們在舒適的電影院或者家中,跟隨著電影或者游戲中的主人公展開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大冒險,體驗前所未有的刺激。 《鬼吹燈》(盜墓者的經歷),就是這樣一個系列形式的文字冒險故事,三位當代摸金校尉,利用風水秘術,解讀天下大山大川的脈搏,尋找那些失落在大地上的一處處龍樓寶殿,沙漠、雪山、森林、峽谷、急流、草原、鮮為人知的神秘動植物,危機四伏的陷阱,步步驚心,環(huán)環(huán)緊扣,超越極限與想象力的挑戰(zhàn),在離奇詭異的地下世界中,揭開一層層遠古的神秘面紗,故事由一本主人公家中傳下來的秘書殘卷為引,縱橫天下千里尋龍,歷盡艱難險阻,畢竟那些龍形虎藏、揭天拔地、倒海翻江的舉動,都迥異庸俗,昆侖山大冰川下的九層妖樓,中蒙邊境野人溝中的關東軍秘密要塞,消失在塔克拉瑪干黑沙漠中的精絕古城,神山無底洞中的尸香魔芋花,云南叢林中的蟲谷妖棺,西藏喀喇昆侖山中的古格王朝無頭洞,陜西的龍嶺迷窟……目前正在連載中的是最終卷,無頭洞遺跡,冰封的邪神迷宮之卷。
又見煙雨樓用什么調的巴烏吹奏
1個回答2023-03-17 03:22

還是先看看《又見煙雨樓》的曲譜吧:

從曲譜上看,曲作者標注的是升C調,如果你有升C調的巴烏當然好啦。

巴烏常見的調式只有G調和F調,還沒見過升C調的巴烏呢。如果一定要,只有跟廠家聯系,定制了。

不過對于吹奏者而言,曲作者的調式標注,并不影響你用其它調式的巴烏來吹奏的。也就是說,曲譜上雖然標注的是升C調,但你也可以用G調或者F調的巴烏來吹奏。只有要跟伴奏了,才需要考慮巴烏的調式,但也不必拘泥于譜曲的標調限制。

假如你有G調巴烏,可以把曲子的升C調的伴奏變調為G調,就可以啦。

祝你如愿。

樓下經常吹薩克斯怎么辦
1個回答2023-10-25 15:52
多些和別人溝通一下吧!鄰里之間不應該有太多的報怨,更多的應該是彼此之間的理解!只要你巧巖找個時間和他好孝鏈御好的談談,我想人家還是會體諒你的!還有,多一喚蘆個朋友比多一個仇人要好得多,你自己好好斟酌一下吧
“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這首詩白話文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8 01:27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被貶去長沙做官,往西望向長安的方向,卻再也看不見家了。黃鶴樓中有人吹奏笛曲《梅花落》,五月的江城梅花也落了。
樓梯間吹頭發(fā)聲音大嗎
2個回答2023-10-17 14:51
在樓梯間吹頭發(fā),聲音一般不會很大。
正常情則搜搭況下,人們吹頭發(fā)都會在浴室里對著鏡子吹,這是為了避免干擾到其他漏行人。如果窗戶都孫拿是關著的,鄰居是聽不到你吹頭發(fā)的聲音的。
但是,如果你是在窗戶都開著的樓梯間吹頭發(fā),聲音可能會被樓下的人聽到,但聲音不會很大,也不會給鄰居造成長時間的干擾。
總的來說,只要不是在極端情況下,樓梯間吹頭發(fā)聲音不會很大。
鬼吹燈里那個永遠往下走的樓梯原理
1個回答2024-02-27 05:19
懸魂梯原理:

龍嶺迷宮里的懸魂梯真神奇呀真神奇,上上下下走不出去。



也許有人已經研究出懸魂梯的奧妙,也許沒有,但是在下看了這張圖后,用個人的理解,得出一個結果,這種樓梯并非像樓上說的,只是視覺效果,現實環(huán)境中的確也能做得出來,假設胡司令他們所遇到的真是這種四面懸魂梯的話,答案非常簡單,假設東面為起點向南走,假設每階樓梯落差是17厘米,我們把起點的下一階樓梯水平面微微往上斜1厘米,這么細小的變化人在黑暗中是根本體會不到的,那么有23階樓梯,每階其實都是斜一厘米的,總共往上斜了23厘米,減掉落差17厘米,實際上人是往上走了6厘米,再換到西面,還是往上斜1厘米,走完23階實際上又往上走了6厘米,加起來就是12厘米,再轉到北面,前22階樓梯都往上斜一厘米,最后一階直接落在起點上,因為起點是平的,那么實際上這一段只斜上去22-17等于5厘米,加上前面的6+6的總和12厘米正好又是17厘米,如此循環(huán)下去,永遠走不完.



圖如下: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