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

大家下午好請問那個動物,甲子幾春秋呀。
1個回答2023-03-11 10:01
一般是指烏龜。
要有關(guān)清明,端午,中秋,春節(jié)的詩文各五首
1個回答2022-12-20 14:16
具體一些,要哪種??
清明端午中秋名人故事
1個回答2024-05-19 17:53
清明
又稱寒食節(jié),和介子推有關(guān)。端午有紀念屈原和伍子胥兩種說法,現(xiàn)在過端午都是紀念屈原。中秋的來歷和歷史人物沒關(guān)系。希望答案能對你有幫助(づ ̄3 ̄)づ╭?~

  清明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fā)現(xiàn)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fā)現(xiàn)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睘榱思o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fā)現(xiàn)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jié)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jié)。

  端午

  紀念屈原屈原
  傳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xù)齊諧記》和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據(jù)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
  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磥矶宋绻?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guān)有唐代詩人文秀《端午》詩為證“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接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jié)。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投奔吳國帶吳伐楚五戰(zhàn)五勝攻破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后其孫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都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中秋是指農(nóng)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來歷說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個比較常見的說法。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中秋

來歷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歷法,把每個季節(jié)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nóng)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nóng)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jié)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jié)”。

來歷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個太陽,然后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為什么吃藥,還有幾種說法,這里不表,后裔對嫦娥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里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后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后,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jié)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jié)”。

來歷三:由祭祀土地神演變而來,在農(nóng)耕社會,農(nóng)作物的收獲對于農(nóng)民至關(guān)重要,所以人們經(jīng)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動,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獲、冬藏之說,在秋季收獲時,農(nóng)民會祭祀土地神,農(nóng)歷八月十五正好是農(nóng)作物收獲的時節(jié),所以可能是由這延續(xù)下來的習俗。
習俗
月餅,每到中秋節(jié),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我們對親情的寄托。在中秋節(jié)來臨之際,親朋好友互相贈月餅,是一種親情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關(guān)系的聯(lián)絡。在節(jié)日當晚,一家人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吃,每個人都要吃,這代表了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象征著團員。

設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節(jié)日,人們會設香案,點上香,放上水果、月餅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達了對月亮的祭拜,也表達了人們對神的敬仰。

賞月,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騷客們發(fā)起,他們的詩句及作品促使這種活動逐漸成為一種習俗,這一天一家人一起賞月那叫圓滿,一個人漂泊在外賞月,會異常孤單。無論如何,這一天,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看幾眼月亮。
端午、中秋的習俗
3個回答2023-07-27 08:45
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舟。
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
秋天的午后怎么形容
1個回答2023-09-15 11:15

1.秋日的天空太過清澈,陽光不著灰塵地落了下來。沒有塵,陽光有點刺眼,卻那樣純凈地把溫暖淋了個滿身。

2.秋日的陽光出沒神洞耐秘,如回眸,在等待什么,又像是在尋找什么,令人回味無窮,那美麗瞬間你很難抓住,只能用心凝固,去品味去聯(lián)想。你尋著盼著不見時嫌謹,它卻有突然降臨,將燦納者春爛灑遍你的全身,將溫馨的微笑根植于你的心房??傁虢吡辞逅拿婺?,卻總是朦朧著,左右著你的情緒,這,無不在你心靈的風景中起著畫龍點睛之妙。

3、秋日的午后,陽光依然斑駁而溫暖。騎行在城市的邊緣,與一片落葉不期而遇,任其從肩頭滑落。靜謐的時光里傳來車輪壓過落葉時沙沙的聲響,伸開雙臂,感受著迎面而來的微風,任車輪緩緩而行,任思緒輕輕而起:喂,過了十一去香山看紅葉吧。

秋日的午后,怎樣的愜義呢?
1個回答2023-09-15 11:15
秋日的午后,一陣暖陽從窗子斜照而來,令人倍感溫馨與愜意,懶散的指并滑斜靠著一把座椅,捧一本喜愛的書籍,沖一杯濃咖啡,摘下那勞累太久而又沉甸眼鏡,瞇嚕唯臘著雙眼,塞上耳機,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慢慢的品嘗著濃郁的咖啡……享受著人間那份最原始、蔽派最靜謐、最柔和,屬于的自己時光!
秋露重,午風清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2-19 04:58
這兩句的意思就是說秋天的露水很重了,午后的風也非常清涼了,就是說秋天的氣候比較涼爽的意思了,也形容人處在一種非常悲涼的氣氛中
在一個秋天的下午 英語
1個回答2023-08-13 05:31
翻譯:
It was on an autumn afternoon with a sprinkle and a rustling wind.They walked along a zig-zag mountain road under an umbrela,to visit a friend living in seclusion and deep in mountains.
注:
細雨淅瀝 秋風瑟瑟 翻成 with+n 詞組 a sprinkle and a rustling wind
彎曲的山間小道 翻成 a zig-zag path in mountains 或 a winding path in mountains 或 a zig-zag mountain road
他們撐著雨傘,攀沿一個彎曲的山間小道去拜望一位隱居在深山的朋友.翻譯時不要把撐雨傘翻成單獨一句句子,而是作為一個狀語 under an umbrela,因為這句話的主要內(nèi)容是說他們沿路訪友.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