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形容一個人登場

審視自己的人生后會發(fā)生什么——評《摩登年代》求解
1個回答2024-02-07 06:31
這是一部關于人生的電影,它探討的主題是:這樣的人生讓人情何以堪。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一些時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是如此困頓不堪,但也有可能一生都無法發(fā)現(xiàn),就那樣糊涂地過完了自己糟糕的一生。大多數(shù)的人生可能根本沒有那樣的契機。我們都需要一個契機,然后才能夠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對于影片中的歐大衛(wèi)來說,這個契機就是有一天他的生活中突然闖進來了一個小女孩,而且這個熊孩子堅持說她是自己的女兒。 在此之前,他的人生一直很正常。他會一點魔術,然后利用這僅有的一點行騙,騙財騙色,騙子的生活可以說是有聲有色。但是突然間,那個熊孩子闖了進來。如果沒有這個女兒,他不會感覺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不對。但是他有一天措手不及間就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爸爸,這就迫使他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而整部影片的故事,更像是一個隱喻。 在此之前,他的人生正常,他自己也并無不滿,但這不等于此前的人生和此后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個女兒。在此之后,他的人生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甚至最后幾乎喪命。在我看來,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內心的變化,因為有了女兒,所以他開始審視自己,然后便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原來是如此地不堪。這一連串的打擊,霉運,都是隱藏在正常的表面之下的殘酷的真相——他覺得自己是大師,其實他只是小丑;他覺得自己很瀟灑,其實他只是不敢面對而已。 而對于毛娜來說,這個契機則是歐大衛(wèi)的出現(xiàn)。歐大衛(wèi)出現(xiàn)之前,她的人生也是意氣風發(fā)光彩奪目。但是歐大衛(wèi)出現(xiàn)了,隨著歐的走進,她也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原來在亮麗的表面之下,其實她所擁有的不過是“一身賤肉”,她所謂帶領姐妹們走向成功的幻覺,不過是讓自己屈膝仆倒的枷鎖而已。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人一旦開始思考人生的時候,他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一直都是被關在鐵籠子里的,從不曾離開。魯迅于是又說,人生最苦痛的莫過于夢醒了,卻無路可走。 在影片《摩登年代》中,第一個審視歐大衛(wèi)的,其實是他的那個朋友。他的朋友在影片的一開頭,就在酒吧門口表露了一個極為復雜的眼神。那時候,歐大衛(wèi)因為賤得無聊被幾個人揍,他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有一種我算是看透你了的滄桑和痛惜。所以后來這個朋友攜款逃走,歐大衛(wèi)覺得是背叛,但在我看來,人家其實是已經明白了自己要什么,然后追尋自我去了。 從隱喻的角度說,其實是女兒丟丟迫使歐大衛(wèi)審視自己的人生,然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一團糟。影片所有的劇情都只是在展現(xiàn)這一團糟是如何糟。 而從現(xiàn)實的層面來說,也是女兒丟丟迫使歐大衛(wèi)不得不開始學會承擔和面對,就算自己的人生一團糟,但是因為有丟丟的出現(xiàn),他不得不一一面對。他數(shù)次想要逃離,卻又數(shù)次沒有成功,也是因為丟丟。表面看,這是一個父女相互慢慢接納的故事,但實際上,他接納的其實是自己。他從一開始假裝自己不是一個loser,到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就是一個loser時的惱羞成怒,然后到再后來他慢慢接納并且面對自己就是一個loser的事實。而毛娜的故事邏輯線則是:她一開始假裝自己不只是一身賤肉,到后來被戳穿自己就是一身賤肉時的惱羞成怒,到最后接納并屈服于自己就是一身賤肉這個事實。 當然,看起來影片的結局是一個典型的大團圓結局。但是這個結局卻顯得有點倉促并且破綻百出。這卻是影片中最后一個契機。只不過,這一次,這個契機是留給觀眾的。就像我們思考《盜夢空間》里的那個陀螺一樣,我們要思考的是:這個結局真的就是真的嗎。這個結局在現(xiàn)實邏輯上可能的嗎?;蛘哂捌降资墙Y束在最后呢還是結束在歐大衛(wèi)死在水箱里的那一幕。 關于這個結局其實有三個地方有著明顯的隱喻:第一個是歐大衛(wèi)最后大逆轉的謎底到最后都沒有解開,這其實在暗示影片的結局是個未解之謎。第二個地方是那個挾持丟丟的反派竟然在歐大衛(wèi)逃生后鼓掌,這暗示的意思是,影片在之前已經結束,反派已經不再是角色本身,而是變成了觀眾。第三個地方是表演魔術的幕布幾次升降,這意思也很明顯,影片的落幕可能不止一次,或者,結局可能不只一種。 另:本來看這個電影也就是隨手點開而已,沒想到收獲意外之喜。我覺得這個片子比《泰囧》要好?!短﹪濉愤@個電影基本看過就看過了,現(xiàn)在幾乎沒有什么印象。今年看得片子中,還有一部我覺得特別好,就是杜琪峰的《毒戰(zhàn)》,現(xiàn)在依然印象極深。 其實,這兩年的國產片水準要比之前好一些。
如何評價樊登
1個回答2022-12-15 04:00
付費閱讀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
如何評價樊登?
1個回答2024-01-27 23:07

樊登是奇葩說里那個說讀書最有用那個;我對這個人很反感,屬于強行說教類型,他的知識領域更多的是方法論,更接近于術,而如果我們一般人如果沒有跟他一個頻道根本不需要你輸出的術,我更希望多聽些道。

樊登讀書會是一檔知識付費節(jié)目,一年把50本書通過提煉結合講書人自己的觀點把通過音頻和視頻的方式講述出來。這類知識付費節(jié)目對于沒有時間讀書或者很少讀書甚至從來不讀書的人來說是有用的。

但對于真正讀書的人來說也具有很大的缺點:選書的范圍窄,大多都是暢銷書、成功學類的書,缺乏經典類,當然經典的書籍一期的節(jié)目是無法講完的;聽書也無法代替讀書,這個觀點我上一篇文章《我對于聽書節(jié)目與讀書之間的看法》也曾經提到過。

節(jié)目中樊登的觀點,這樣讀書有點過于功利化。而且單純的讀書也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談讀書》提到過:“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p>

讀書不以實踐相結合,單純的讀書是沒有用處的。而且讀書不僅要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如何選書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



審視自己的人生后會發(fā)生什么——評《摩登年代》
1個回答2024-01-22 18:06
這是一部關于人生的電影,它探討的主題是:這樣的人生讓人情何以堪。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一些時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是如此困頓不堪,但也有可能一生都無法發(fā)現(xiàn),就那樣糊涂地過完了自己糟糕的一生。大多數(shù)的人生可能根本沒有那樣的契機。我們都需要一個契機,然后才能夠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對于影片中的歐大衛(wèi)來說,這個契機就是有一天他的生活中突然闖進來了一個小女孩,而且這個熊孩子堅持說她是自己的女兒。
而整部影片的故事,更像是一個隱喻。
在此之前,他的人生正常,他自己也并無不滿,但這不等于此前的人生和此后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個女兒。在此之后,他的人生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甚至最后幾乎喪命。在我看來,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內心的變化,因為有了女兒,所以他開始審視自己,然后便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原來是如此地不堪。這一連串的打擊,霉運,都是隱藏在正常的表面之下的殘酷的真相——他覺得自己是大師,其實他只是小丑;他覺得自己很瀟灑,其實他只是不敢面對而已。
而對于毛娜來說,這個契機則是歐大衛(wèi)的出現(xiàn)。歐大衛(wèi)出現(xiàn)之前,她的人生也是意氣風發(fā)光彩奪目。但是歐大衛(wèi)出現(xiàn)了,隨著歐的走進,她也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原來在亮麗的表面之下,其實她所擁有的不過是“一身賤肉”,她所謂帶領姐妹們走向成功的幻覺,不過是讓自己屈膝仆倒的枷鎖而已。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人一旦開始思考人生的時候,他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一直都是被關在鐵籠子里的,從不曾離開。魯迅于是又說,人生最苦痛的莫過于夢醒了,卻無路可走。
在影片《摩登年代》中,第一個審視歐大衛(wèi)的,其實是他的那個朋友。他的朋友在影片的一開頭,就在酒吧門口表露了一個極為復雜的眼神。那時候,歐大衛(wèi)因為賤得無聊被幾個人揍,他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有一種我算是看透你了的滄桑和痛惜。所以后來這個朋友攜款逃走,歐大衛(wèi)覺得是背叛,但在我看來,人家其實是已經明白了自己要什么,然后追尋自我去了。
而從現(xiàn)實的層面來說,也是女兒丟丟迫使歐大衛(wèi)不得不開始學會承擔和面對,就算自己的人生一團糟,但是因為有丟丟的出現(xiàn),他不得不一一面對。他數(shù)次想要逃離,卻又數(shù)次沒有成功,也是因為丟丟。表面看,這是一個父女相互慢慢接納的故事,但實際上,他接納的其實是自己。他從一開始假裝自己不是一個loser,到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就是一個loser時的惱羞成怒,然后到再后來他慢慢接納并且面對自己就是一個loser的事實。而毛娜的故事邏輯線則是:她一開始假裝自己不只是一身賤肉,到后來被戳穿自己就是一身賤肉時的惱羞成怒,到最后接納并屈服于自己就是一身賤肉這個事實。
當然,看起來影片的結局是一個典型的大團圓結局。但是這個結局卻顯得有點倉促并且破綻百出。這卻是影片中最后一個契機。只不過,這一次,這個契機是留給觀眾的。就像我們思考《盜夢空間》里的那個陀螺一樣,我們要思考的是:這個結局真的就是真的嗎。這個結局在現(xiàn)實邏輯上可能的嗎。或者影片到底是結束在最后呢還是結束在歐大衛(wèi)死在水箱里的那一幕。
關于這個結局其實有三個地方有著明顯的隱喻:第一個是歐大衛(wèi)最后大逆轉的謎底到最后都沒有解開,這其實在暗示影片的結局是個未解之謎。第二個地方是那個挾持丟丟的反派竟然在歐大衛(wèi)逃生后鼓掌,這暗示的意思是,影片在之前已經結束,反派已經不再是角色本身,而是變成了觀眾。第三個地方是表演魔術的幕布幾次升降,這意思也很明顯,影片的落幕可能不止一次,或者,結局可能不只一種。
其實,這兩年的國產片水準要比之前好一些。在看電影這事上,我其實總有一些民族主義式的情結,因為我總想華語片能多出好看的電影。
如何評價樊登
1個回答2024-02-05 02:40

樊登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成功商人。

樊登在國內是個知名人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讀書會,遍布全國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甚至連鄉(xiāng)村也有。該讀書會是國內知識付費領域的知名機構,擁有近千萬用戶。作為該平臺創(chuàng)始人,樊登一直飽受爭議。

有人認為,樊登講書語言流暢,講理透徹,實用性很強。也有人認為, 樊登的很多觀點并不專業(yè),他把這些觀點強加于人,是在誤導他人。雖然大家對他褒貶不一,但無論你喜不喜歡他,都不得不承認一點,樊登是個很成功的商人。

擴展資料

個人觀點

1、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從來都不是冒險的人,而是更善于控制風險的人?!兜惋L險創(chuàng)業(yè)》

2、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步在于你想為這個社會解決什么問題,而不在于你會什么,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兜惋L險創(chuàng)業(yè)》

3、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有價值的時候,就不會輕易放棄自己,也不會和別人拼了。——《陪孩子終身成長》

如何評價美劇《摩登家庭》
1個回答2022-11-19 19:36
好看~~~~~~~
如何評價美劇《摩登家庭》
1個回答2024-03-16 21:00

《摩登家庭》(Modern?Family),又一部長壽又常青的美劇,落幕了。

十一季,共250集。每一季豆瓣評分都是9分以上。

不過從每一季豆瓣評價人數(shù)來看,雖然年代更近、傳播更發(fā)達,但它在中國的國民度應該還沒超過《老友記》。

美東時間2020年4月8日晚,《摩登家庭》第十一季第17、18集連播,并且正片前加映了42分鐘的劇集紀錄片。

真是一晚大放送,盡情地告別。

前十季要不22集要不24集,只有最終季僅18集。

前五季驚人地在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劇集大獎完成了五連冠(2010、2011、2012、2013、2014年)!

2015、2016、2017年仍有提名最佳劇集。

2018年、2019年則連續(xù)未被提名最佳,連演員獎也沒提名。

2010-2014年該劇也連續(xù)提名了金球獎的音樂喜劇類最佳劇集(只有2012年獲救),不過后來也沒了。表演類只有Cameron、Gloria提名過男配、女配。

盛極而衰的必然規(guī)律?美劇競爭愈發(fā)激烈?主創(chuàng)后繼乏力?觀眾審美疲勞?

不管是哪樣,《摩登家庭》在本土逐漸失去主流熱捧已很明顯,是該適時體面告別了。

《摩登家庭》是家庭喜劇,幾乎每一集都會遭遇雞飛狗跳,但都能用愛發(fā)電解決矛盾沖突,用雞湯來結尾。

當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摩登家庭》更好看一些,但美劇的制作方式就是角色跟著演員一起長大。

應聘登記表上自我評價怎么填
1個回答2024-09-06 21:12

自我評價:

1、誠信,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服從領導的安排。

2、為人誠懇,待人友善。

3、接受能力強,勇于接受挑戰(zhàn)。

4、對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吃苦耐勞。

5、高度的責任感,善于溝通,責任心強。

6、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夠承受壓力,具有較強分析理解及表述能力。

不管是大?;蛘咂渌麑W歷,你如果想從事業(yè)務工作,無論你以前有沒做過業(yè)務,哪怕是編都要編些業(yè)務的經驗在簡歷里,這樣機率才比較大。或者根據(jù)你要投的企業(yè)所涉及的產品等相關內容,再惡補下這個產品的一些基礎知識,適時修改業(yè)務方面的經驗,這樣命中率較高。


增加個人特長:

1、本人綜合素質佳,能夠吃苦耐勞,忠誠穩(wěn)重堅守誠信正直原則,勇于挑戰(zhàn)自我開發(fā)自身潛力;

2、做一個主動的人,工作積極熱情,為了自己的目標為了完成自己想要的事情拼命投入力量;

3、具備良好的人品,樂于與人溝通,生活在群體之中,能夠與人進行客觀直接的溝通,具有較強的團隊管理能力和與人合作的精神,能夠積極互動努力達成團隊的目標;

4、善于學習,勤奮務實,刻苦鉆研,具備廣泛的興趣和很豐富的知識,適應能力強,能夠在很段時間內融入一個新的領域,適應他并且把他做好。

怎么填寫軍訓綜合考評登記表
1個回答2022-11-24 22:26
那我要是合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