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東北大鼓

參觀北京鐘鼓樓的感受
1個回答2024-02-29 16:11
我是先去的鼓樓,然后再去的鐘樓。運氣有點好,去鼓樓的時候正趕上擊鼓表演(一天有幾個時間段都要表演)氣勢很浩大,當聽到第一聲鼓聲時,震撼了,古人們聽著鐘鼓聲來判斷時間的,蠻有意思的。在鐘、鼓樓上視線很開闊,能看到北海、故宮。。。。。。如果是學生要去北京參觀鐘鼓樓的話,一定要帶上學生證,可以半價。一共就30元。
南北朝時期的鼓有哪些種類?
1個回答2024-08-15 16:46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于中原和北方少數(shù)民族戰(zhàn)爭頻繁,使得大量少數(shù)民族的打擊樂器傳入中原,如羯鼓、腰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等,這些樂器隨后都盛行于唐代,被廣泛應用于隋唐的燕樂中。由于當時少數(shù)民族過著游牧生活,流動性強,因此鼓的形狀也變得略小,為了便于攜帶,將鼓腔的腰間部位進行內(nèi)縮,用繩索將鼓皮固定,這種鼓被稱作細腰鼓,與中原地區(qū)凸腹形的大型鼓有所不同。

北京聽大鼓
1個回答2024-02-19 06:14
就在前門一帶:
老舍茶館、湖廣會館、德云社有西河大鼓。
還有就是“北京鼓曲俱樂部”。
淮北大鼓十大名人?
1個回答2024-06-05 05:54

一,周明漢,,二,邢蘭英三,周鼎裕,四,夢祥云,王健康,等等

蘭州太平鼓觀后感
1個回答2024-03-05 10:49
蘭州太平鼓是流傳在蘭州市郊區(qū)農(nóng)村的一種傳統(tǒng)民間藝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關于太平鼓的來源,眾說不一,我采訪當?shù)乩纤嚾藯钆嘤邢壬嬖V我,相傳,明朝大將徐達為同意河山奉命西征,久攻蘭州王保保成不克,于是走訪民間,從蘭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啟發(fā),創(chuàng)造了三尺長鼓,讓士兵將兵器藏在長鼓中,喬裝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關。百姓歡欣鼓舞,贊美此鼓為“太平鼓”。

發(fā)掘、保護甘肅蘭州太平鼓舞,不僅對繼承和豐富中國鼓舞文化有積極意義,而且能增進中國古代舞蹈、音樂的學術研究。進入21世紀以來,蘭州太平鼓的生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活動人數(shù)大量減少,年輕的鄉(xiāng)村"好家"也不如以前多了。需要采取措施,加強對蘭州太平鼓的挖掘、保護、整理和提高。
廣西銅鼓文化觀后感
1個回答2024-03-08 02:22
全國人大內(nèi)司委到興寧區(qū)法院調(diào)研司法公開工作召開信息工作碰頭會明確執(zhí)行工作“清理月”活動興寧區(qū)法院穩(wěn)扎穩(wěn)打開展“執(zhí)行清案月”活動興寧法院執(zhí)行“清案月”活動
北京的鼓樓有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2-12 05:19

1924年時,鼓樓曾一度改名為“明恥樓”,陳列展覽八國聯(lián)軍的圖片、實物和模型等。鼓樓前在元代時是北京城重要的商業(yè)區(qū)。

北京鼓樓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1-22 23:53

北京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東城區(qū)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逗伍單位。兩樓前后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鼓樓坐北朝南,為重檐三滴水木結(jié)構樓閣建筑,通高46.7米。樓身坐落在4米高的磚砌城臺之上,東西長約56米,南北寬約33米,臺上四周圍陸指宏以宇墻。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見證早冊中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筑。

道教宮觀的西北名觀
1個回答2024-02-24 08:38

周至樓觀臺,西安八仙宮,西安都城隍廟,華山玉泉院,華陰西岳廟,寶雞金臺觀旦耐,空遲掘佳縣白云觀,留壩張良廟,紫陽真人宮,蘭州白云觀,蘭州演正觀,天水太昊宮,天水玉泉觀,崆峒山太和宮,西寧土樓觀斗核

小學生參觀北京鐘鼓樓感受怎么寫?
1個回答2023-11-24 21:01
參觀北京鐘鼓樓的感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描述:

1. 歷史背景:首先,你可以描述一下鐘鼓樓的歷史背景,包括它的起源、建造時間、以及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例如,你可以提到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建筑,是中國古代城市的象征,也是中國古代音樂和時間的測量工具。

2. 建筑風格:接下來,你可以描述一下鐘鼓樓的建筑風格。例如,你可以提到它的建筑結(jié)構、裝飾風格、以及它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你也可以提到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如建筑的顏色、形狀、材質(zhì)等。

3. 參觀體驗:然后,你可以描述一下你在參觀過程中的感受。例如,你可以提到你在看到鐘鼓樓時的震撼感,你在聽到鐘鼓聲時的感動,你在了解其歷史和文化意義時的思考等。

4. 個人感悟:最后,你可以分享你的個人感悟。例如,你可以提到你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你對中國歷史的敬畏,你對人類文明的感慨等。

5. 建議:如果你有其他想要分享的建議或者感想,也可以在結(jié)尾部分進行補充。例如,你可以提出一些關于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建議,或者你對未來的期待和展望等。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