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案審郭槐二人轉(zhuǎn)

93版包青天郭槐為什么是好人
1個回答2024-03-05 20:54
幫包拯官復(fù)原職為了劉妃獻(xiàn)出生命。郭槐很令人敬重的,在郭槐心中劉妃排在第一位,包拯排在第二位,然后才是他自己,他可以為包拯官復(fù)原職冒著被砍頭的危險(xiǎn)向皇帝禁言,他為了保護(hù)自己心愛的劉妃獨(dú)自攔下了所有罪名,以至于最后獻(xiàn)出生命。臺灣93版《包青天》講述了包青天斷案的41個單元故事,合計(jì)236集,成為20世紀(jì)90年代初的一部劃時代經(jīng)典影視作品。
包公審案的小故事
1個回答2024-02-25 14:06
斷雞蛋 ?傳說包拯三十歲當(dāng)了開封府尹。那時,他已經(jīng)是個有智有謀的清官,隔著窗欞吹喇叭——響聲在外啦!推薦他來京主事的,是當(dāng)朝大師王延齡。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齊腰深,還日夜思念著國事。包拯雖是他推薦的,但是他對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樣,還了解的不那么清楚,總想我個機(jī)會試試包拯的才能。 這天一早,老太師剛剛起身,漱洗完畢,要仆人端上早點(diǎn),三個五香蛋。他一個雞蛋剛吃完,忽聽家人稟報(bào):“新府尹包拯來拜。” 王延齡一聽,驚喜異常,一面吩咐:“快請。”一面腦子轉(zhuǎn)開了:“我何不借此機(jī)會當(dāng)面試試他呢。” 怎樣試呢?王延齡拿著筷子,正要夾第二只蛋時,主意來了。他趕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對丫環(huán)說;“秋菊,你替我辦件事好嗎?” 秋菊說:“老太師盡管吩咐。” 王延齡指著桌上的五香蛋說:“秋菊,你把這兩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問,不管怎樣哄騙、威脅、烤打,你都不要說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后再賞你?!?秋菊聽了一愣,可是老太師的吩咐又不敢拒絕,只得照吃了。 王延齡看她吃了,就走出內(nèi)室,到了中堂,見到包拯后寒暄了幾句,便說;“舍下剛發(fā)生一樁不體面的事,想請包大人協(xié)助辦理一下?!?包拯說:“太師不必客氣,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辦?!?“那好?!?王延齡說罷,便起身領(lǐng)著包拯走到內(nèi)室指著空碗說:“每天早上,我用三只五香蛋當(dāng)早點(diǎn)。今日,剛吃了一只,因鬧肚子,上廁所一趟,回來時那剩下的兩只蛋竟不見了。此事雖小,不過太師府里怎能容有這樣手腳不干凈的人?” 包拯點(diǎn)點(diǎn)頭,問道:“時間多長?” “不長。頭尾半頓飯的時間?!?“這段時間內(nèi),家里有沒有外人來了又走的?” “沒有?!?“老太師問了家里眾人嗎?” “問了,他們都說未見。你說怪不?” 包拯思索片刻說:“太師,只要信得過,我立即判明此案?!?王延齡雙手一拱,說:“那就仰仗也大人了?!?“太師:恕我放肆啦!” “不必客氣。” 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內(nèi)室,來到中堂,吩咐說:“現(xiàn)在太師府里大小眾人,全部集中,一廂站立?!?常言說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边@些家人雖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 包拯一見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今日,我來辦案,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誰偷吃了太師的五香蛋,快說?!?眾人一驚,頓時,老實(shí)了??墒前B問三次,這些家人竟象木頭樁子一樣,悶聲不響。秋菊站在那里,也象無事的一樣。王延齡在一旁睜大眼睛,裝著急于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樣子,眼看眾人一言不發(fā),他想:“包拯啊包拯,這事夠你喝一壺了,下一步你難道和一般官員一樣動刑嗎?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來,也不算高明?!毕氲竭@,故意說:“包大人,常言說,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們不說,你用刑吧!” 包拯把手一擺說:“不?!鞭D(zhuǎn)臉對眾人冷笑兩聲,說:“偷蛋的,你不招認(rèn),我自有辦法。來人啊,給我端碗清水和一只空盤子來?!?“是。”隨從答應(yīng)著去辦了。 王延齡看到這里,心里樂了,包拯果然名不虛傳。審理案子能夠動腦子,不屈打成招。 王太師正在想時,隨從把一碗水和一只盤子拿來了。包拯個隨從把盤子放在屋中間。然后說:“每人喝口水,在嘴里激漱吐到盤子里,不準(zhǔn)把水咽下肚?!?頭一個人喝口水,漱漱吐到盤子里。包拯瞅瞅盤子里的水,未吱聲,又讓第二個人把水吐到盤里。包拯又瞧瞧,又未吱聲。輪到第三人,正是秋菊,她拒絕喝水漱嘴,包拯離了坐位,指著她說:“嘿嘿,雞蛋是你偷吃的。” 秋菊頓時臉紅到脖子梗,低頭搓弄著衣角。王延齡忙說:“包大人,你斷定是她偷吃的,道理何在呢?” 包拯說:“大師,剛吃過雞蛋,一定會有蛋黃渣子塞在牙縫里,我讓他用清水漱嘴,再吐出來,就根據(jù)吐出來的水里有無蛋黃沫子來判斷。她不敢喝清水漱嘴,不是她是誰呢?” 一席話說得太師點(diǎn)頭稱是。心想,這包拯還真有招數(shù)哩??诶飬s說:“包大人,此事已明,算了吧,讓他們散吧!” 包拯搖搖頭說:“不行。案子到此,只明了頭,尾還沒收呢。” “此話怎講?” 包拯嚴(yán)肅地說:“秋菊只是為人捉弄,主犯不是她?!?王延齡一驚,想不到包拯這么年輕,遇事想得這么周全,辦事這么干練。索性試到底吧,便說:“包大人,這樣說她吃雞蛋是受人指使啦,此人又是誰呢?” 包拯認(rèn)真地說:“此人就是太——師——你?!?“??!” 王延齡笑著連連點(diǎn)頭,轉(zhuǎn)臉對眾人說:“這事正是我要秋菊做的,為的是試試包大人怎樣斷案。包大人料事如神,真是有才有智。你們回去,各干各的吧?!?這時,秋菊臉上才現(xiàn)出笑容,和大家一道散去。 等人走后,王延齡問道:“包大人,你根據(jù)什么斷定是我指使秋菊的呢?” 包拯說:“秋菊已是個大姑娘,懂得道理,犯不著為兩個雞蛋闖下禍,這是一,二是,當(dāng)我知道是她吃了雞蛋時,她感到羞愧和委屈;三,這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在全府眾人面前她被當(dāng)眾說出是偷吃,這事根根絆絆的不向眾人說清楚,秋菊就不能過安分日子,會因羞愧而尋短見的。太師雖是開玩笑,試試我的才智,我要是一步處理不慎,不是會鬧出人命來嗎?” 一席話,說得王太師連連點(diǎn)頭,佩服地說:“包大人,有你坐開封府,我放心啦?”
包公審過哪些奇案
1個回答2024-03-08 11:56
包公審驢 包公審石頭 包公審鬼 包公審豬
把包公審案的故事寫出來
1個回答2024-04-18 11:49
包公審驢

一天王五去賣炭,他把驢捆在市場門口的樹上,一會賣完了,出來看見驢變的又瘦又小,就去報(bào)了案,包公想了想說:“把這頭驢關(guān)上3天,再審?!钡谌彀f把這頭驢打40打板,打完后包公讓愛它怎么跑就怎么跑!驢跑出衙門,包公跟上去,果然找到了偷王五驢的壞人?。。?!
關(guān)于包公審案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3 12:11
 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十年苦讀陳世美進(jìn)京趕考,中狀元后被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rèn),并派韓琪半夜追殺。韓琪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為兇手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發(fā)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陳世美之罪卻苦無實(shí)證。陳世美假意接秦香蓮回駙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蓮在休書上蓋印。展昭至陳世美家鄉(xiāng)尋得人證祺家夫婦,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后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不讓步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關(guān)于包公審案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15 08:06
 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十年苦讀陳世美進(jìn)京趕考,中狀元后被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rèn),并派韓琪半夜追殺。韓琪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為兇手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發(fā)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陳世美之罪卻苦無實(shí)證。陳世美假意接秦香蓮回駙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蓮在休書上蓋印。展昭至陳世美家鄉(xiāng)尋得人證祺家夫婦,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后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不讓步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包拯扮鬼,夜審郭槐,一向鐵面無私的包拯為何這樣做?
2個回答2022-11-03 18:11
因?yàn)橹挥羞@樣才能然郭槐從實(shí)招來,才會讓他放下戒備心。
包公審過那些著名奇案
1個回答2024-04-15 01:39
貍貓換太子,陳世美與秦香蓮案,烏盆記
包公審牛案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6-09 14:07

宋朝時候,為了保護(h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曾頒布了法令,嚴(yán)厲禁止私宰耕牛。包拯在天長縣做縣令的時候,有一天,一個農(nóng)民到縣衙門來告狀,說有人把他的耕牛舌頭割掉了。

包公問他:“你來告狀,有人知道嗎?”農(nóng)民回答說沒有人知道。包公又問:“你的耕牛舌頭被人割掉了,鄰居們知道嗎?”農(nóng)民回答說:“鄰居們都還不知道?!?/p>

包公對告狀的農(nóng)民說:“你不要擔(dān)心,割牛舌頭的人不久就會落網(wǎng)。你回去以后一定要秘而不宣,悄悄地把牛殺死,把肉賣出去。”農(nóng)民回去以后趁夜殺了耕牛,天不亮就把肉拉到很遠(yuǎn)的地方去賣了。

隔了兩天,有個人來到縣衙門來控告那個私宰耕牛的農(nóng)民,說他違反法令,清官府嚴(yán)加懲治。包公見割牛舌頭的人自投羅網(wǎng),心中暗自高興,臉上卻不動聲色地聽他說完。

待這人說完正想離開時,包公說:“且慢!既然來了,就把話說清楚,你為什么要割牛的舌頭?”那人一聽,目瞪口呆,只好如實(shí)供出做案的動機(jī)和經(jīng)過。

原來,這個人與牛的主人素來不睦,曾因瑣事而發(fā)生爭吵,故而懷恨在心,便偷偷把他家的牛舌頭割了下來,以為這樣一來,耕牛便不能吃草,牛的主人只好把牛殺死,而他便可以以違反法律來控告牛的主人了,殊不知卻敗在包公手下。

關(guān)于包公審理案件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00:57
傳說中的包公簡直是個神,任何復(fù)雜的案件,經(jīng)過他的審理,總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問下,總是原形畢露。他明察秋毫,摘奸發(fā)覆,洗冤雪枉,因而贏得“包青天”的稱號。一部洋洋灑灑、50余萬言的《包公案》講述了包公許多精彩的斷獄故事。其實(shí),這些斷案故事絕大多數(shù)都是后人虛構(gòu)添加的。
確實(shí)見于歷史記載的、有關(guān)包拯的斷案只有一件,就是他在天長縣任知縣時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個無賴,將一個農(nóng)民告到縣衙,包拯對那農(nóng)民說:“你回家把牛殺了,自己留一點(diǎn)吃,其余拿到市場上去賣?!卑串?dāng)時宋朝的法律規(guī)定,民間私殺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縣老爺?shù)脑S可,那位農(nóng)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殺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殺牛的農(nóng)民,反而將這告狀的人扣押起來,怒問道:“你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頭割了?”那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追問弄得驚慌失措,只得如實(shí)招供。這個無賴再也沒有想到,這是包拯使了個“引蛇出洞”之計(jì)。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報(bào)案后,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這個農(nóng)民。

如果讓那個農(nóng)民把牛殺了,就觸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會進(jìn)一步告發(fā)。所以包拯叫那農(nóng)民回家把牛殺了,借以引誘割牛舌者前來告狀。此計(jì)果然很靈。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機(jī)智!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