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珍鼓詞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哪個版本比較好
1個回答2022-12-05 09:45
我認為是馮夢龍的好
東周列國志是誰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29 00:08

《東周列國志》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寫的,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直到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歷史。

《東周列國志》是明代長篇白話歷史演義小說。當(dāng)周宣王輕易見殺,當(dāng)褒姒巧遇得活,《東周列國志》拉開了它那長達數(shù)百年史事的序幕。這是古今中外時間跨越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說,描寫春秋戰(zhàn)國時代“列國”故事。

秦漢前的一些史家為了某種原則立場,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評價,有時會隱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記述的文字中,沒有一定見地的人,很難發(fā)覺,更談不上理解了。

這部書的通俗之處,正是將那暗礁一樣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種種是非善惡,忠奸智愚,畢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這是作者編寫此書的用意,也是他們對后人的貢獻。

《東周列國志》與其他史書一樣,以國家的興亡成敗為主題,致力探討氣運盛衰、人事成敗之間轉(zhuǎn)化變遷的因果關(guān)系。作者通過人物命運的沉浮,形象地告訴人們,能否注重道義,任用賢能是判斷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最根本的依據(jù)。

東周列國志,白話文?
1個回答2024-03-06 18:20

【解釋】清代小說。描寫春秋戰(zhàn)國時代“列國”故事。關(guān)于 “列國”故事的平話,最早產(chǎn)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慶年間,余邵魚(字畏齋)撰《列國志傳》,以烽火戲諸侯開篇,分節(jié)不分回,每節(jié)隨事立題。明末馮夢龍加以改編,凡余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jù)史書作了訂正,藝術(shù)上也有顯著的提高,改名為《新列國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間,秣陵(今江蘇南京)蔡元放(名 □,號七都夢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 翻譯
1個回答2024-03-12 18:39
齊景公說:“愛撫百姓該如何去做?”晏嬰回答說:“省去刑罰,老百姓就不怨恨;少一點兒征收稅賦,老百姓就會念你的恩惠。古代的先王春天就問耕地的事,補充老百姓的不足;夏天就去看看征稅的事,幫助他們解決供給不足的困難。你為什么不按此辦理?”齊景公就除去煩多的刑罰,打開糧倉給貧窮的人發(fā)糧,國內(nèi)的人都很感悅。
《東周列國志》主要講了哪些內(nèi)容
1個回答2022-07-02 12:30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事情
東周列國志
1個回答2024-06-05 07:47
看版本.只是普通出版社的平裝本的話賣不了幾個錢,六角叢書出的平裝東周列國志一套才30幾.這種經(jīng)典名著除非你的是好版本還有好批注具有收藏價值,否則沒有什么特別意義,很好買.
東周列國志的作者簡介
1個回答2024-05-04 01:30

馮夢龍(1574一1646),明文學(xué)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耳猶,別號龍子猶、顧曲散人、茂苑野史、無礙居士、墨憨齋主人等。長洲(今蘇州)人,少為諸生,晚年以貢生歷官丹徒縣訓(xùn)導(dǎo)、壽寧知縣。倡導(dǎo)言情文學(xué),抨擊偽道學(xué)。
馮夢龍雖工詩文,但主要致力小說、戲曲及其他通俗文學(xué)的研究、整理與創(chuàng)作。小說方面,除編撰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外,還增補羅貫中的《平妖傳》為《新平妖傳》,改寫余劭魚《列國志傳》為《新列國志》。戲曲方面有《墨憨齋定本傳奇》,其中自撰《雙雄記》、《萬事足》二種,改訂湯顯祖、李玉、袁于令諸人之作十余種。另編有時調(diào)集《掛枝兒》、《山歌》,散曲選集《太霞新奏》,筆記小品《智囊》、《智囊補》、《笑府》、《古今談概》、《情史類略》等。

求 東周列國志 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6-10 23:30
你可以認識不一樣的春秋戰(zhàn)國,大部分事件是比較符合事實,但是作者宣揚的是封建迷信,吧一切歸功于天神,有點太假,并且里面還有很多古文,連基本的人名都要查字典。不過確實對春秋戰(zhàn)國的史實有所幫助。
關(guān)于東周列國志
1個回答2024-01-31 01:52

1、農(nóng)歷將朔日定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

在舊時,初一的朔日和十五的望日都是大朝會的日子。

當(dāng)然,這是秦漢以后的規(guī)定,西周是否這樣不得而知。

?

?

?

2、“王爺”當(dāng)然不是周代的稱呼,但《東周列國志》只是明代的小說,作者馮夢龍是按照當(dāng)時人的理解寫的,他并不是歷史學(xué)家,不能要求太高。幾本古代歷史類的小說,如《三國演義》在情節(jié)上都有很多錯漏。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