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說書茶館

大宇茶館話說宋朝里寇準是在哪一集出現(xiàn)的?
1個回答2024-01-18 09:24
大宇茶館話說宋朝里的寇準也就是說寇老西唄,他是哪一集?出現(xiàn)的這個不太清楚,那你具體還得去查閱一下大查大查碴搽的這個這本書或一個影視作品吧。
宋朝關于茶文化的詩句
1個回答2024-04-13 13:31

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文化發(fā)展的繁榮階段,以宋詞為代表的文化成就達到了歷史的高峰。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在唐代的基礎上涌現(xiàn)出更多、更絢麗的篇章。以茶文化為特色的封建文化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1、詩詞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詩詞眾多,有一些提到當時的名茶,這些名茶有的從唐代開始就是名茶,如蒙頂茶、顧渚紫筍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涌現(xiàn)出來的,如北苑茶等。

龍鳳茶,宋代最為著名的茶,產于福建的建溪流域,詩見王禹偁《龍鳳茶》。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烹處豈期商嶺水﹐碾時空想建溪春。香于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yǎng)白頭親。

鳩坑茶,唐代貢茶之一,宋代名貢,產于今浙江省淳安縣,詩見范仲淹《鳩坑茶》。

雙井茶,當時的貢茶之一,產于江西省修水縣,詩見歐陽修《雙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yǎng)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猶須三日夸。

寶云日鑄非不精,爭新棄舊世人情。

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明變易。

君不見建溪龍鳳,不改舊時香味色。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

2、賜茶及謝茶表之類現(xiàn)象

唐代的皇帝偶爾會賜一些貢茶給大臣,在宋代則賜茶之風甚盛,受到皇帝恩賜茶葉的大臣們常要作詩或作文章對皇帝的恩賜表示感謝,稱為“謝茶表”,如劉禹錫、柳宗元等人寫過此類“謝茶表”,可參見劉禹錫《代武中丞謝新茶表》,有關的詩可見以下幾例。

王禹《龍鳳茶》:“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得作近臣”。

蔡襄《北苑茶》:“特旨留丹禁,殊恩賜近臣”。

梅堯臣《七寶茶》:“啜之始覺君恩重,休作尋常一等夸”。

3、借茶抒懷,憂國憂民

北宋由于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濟繁榮時期,加之當時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xiàn)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yǎng)一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夸。

南宋由于茍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xiàn)了不少憂國憂民、傷事感懷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陸游和楊萬里的詠茶詩。陸游在他的《晚秋雜興十二首》詩中談到:

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談生涯。

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

詩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貧,無錢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親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楊萬里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中,則吟到:

日鑄建溪當近舍,落霞秋水夢還鄉(xiāng)。

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宋朝人怎么喝茶
1個回答2024-03-08 03:21
形式高雅、情趣無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藝術的集中體現(xiàn)。

斗茶又稱茗戰(zhàn),是以競賽的形態(tài)品評茶質優(yōu)劣的一種風俗。
話說宋朝大宇茶館開頭旁白?
1個回答2024-01-17 10:58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shù)荒丘,前人種地后人收,說什么龍爭虎斗。 大宇應該是這么讀的

大宇茶館話說漢朝定場詩
1個回答2024-01-20 18:08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shù)荒丘。
前人種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
為什么宋朝盛產點茶高手?
1個回答2024-04-04 02:07

宋朝的茶大多產自于福建,這里茶品質好,產量大,可以滿足宋人對茶的巨大需求,茶葉采摘后要先簡單發(fā)酵,然后制成茶餅,再烘焙干燥后,運往各地。包括發(fā)酵、制餅、烘焙都在當?shù)剡M行,制出的優(yōu)質茶餅主要供應京城,另外,工坊內也有一間養(yǎng)茶屋,專門養(yǎng)制少量的高檔茶餅。


龍茶和鳳茶是茶中頂級,宋朝茶餅的優(yōu)劣并不是僅僅是產地那么簡單,后續(xù)制作,甚至保養(yǎng)也極為重要。像龍茶和鳳茶,它們本身也是建州茶,如果制作上乘考究,便能稱為的乳、石乳和白乳,也就是茶餅的第四、第五、第六個等級。關鍵還在于養(yǎng)茶,養(yǎng)了三年茶,保持色香和品質不變,這時茶就能升為第三個等級,京挺。至于龍茶和鳳茶,那至少要精心養(yǎng)十年以上,濃郁的茶香沉淀下來,以至于泡水十遍,茶香依舊回味無窮,這才是茶中極品。

舀茶是點茶的一個極重要環(huán)節(jié),茶少湯多,就達不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茶水表面就起不了白沫,稱之為‘云腳散’。相反,舀茶太多,茶湯表面濃稠如粥,茶水表面也起不了白沫,這叫做‘粥面聚’。茶必須要不多不少,把握適量則靠經驗,范寧也是失敗了多次才漸漸找到感覺。茶末放入兔毫盞,然后倒入少量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一定要攪拌均勻,這是茶湯能否細膩的關鍵。下一步就是點茶,倒水。一般是左手拿湯瓶,右手拿茶筅。

點水的要點是手要穩(wěn),落點要準,要有節(jié)奏,沸水必須在一個點注入茶盞,這就不會破壞茶面。而右手的茶筅要迅速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它起湯花,也就是泡沫,真正的點茶高手會讓湯花變得千姿百態(tài),或動物,或鳥禽、或花朵?!莴F魚蟲花草之屬,纖巧如畫,須臾即散滅?!@叫做分茶,只有點茶高手才做得到。北宋第一點茶高手,西湖南山凈慈寺的南屏謙師據(jù)說能在茶面上繪制西湖山水,被稱為‘三昧手’。

蘇東坡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詩:‘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現(xiàn)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娜硕凡瑁欢窚?,二斗水痕,湯色是指誰點出的茶更濃白。而斗水痕其實就是比泡沫,誰點出的泡沫越多,時間越持久,水痕露出的時間也就越晚。

大宇茶館話說漢朝一共多少集
1個回答2024-03-28 06:34
一共285集,本節(jié)目改編自月望東山著作書籍《那時漢朝》。
茶館的雛形出現(xiàn)在什么朝?
2個回答2022-12-17 04:07
南北朝時人們開始有飲茶習慣,宋朝才有茶館。
飲茶之風是在唐朝還是宋朝盛行?
2個回答2022-12-19 20:10
唐宋時期都盛行飲茶,這并不矛盾~陸羽的茶經就是唐代飲茶之風盛行的佐證~
宋朝杜小山的茶詩叫什么名字
1個回答2022-06-29 05:21
寒夜 【宋】 作者:【 杜耒 】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寒夜 朔風,擁被難眠,突有故人到訪,披衣而起,倒屐相迎。然廚下無余肴,柜中無陳釀,于是鏟雪融水,發(fā)火煮茶。茅舍外雪壓寒枝悄然自墜,竹爐里松炭星火四濺有聲,釜中茶湯魚眼乍現(xiàn),此時風寧月朗,更有數(shù)點疏梅硬窗,又是另一種境界。

這是宋朝詩人杜耒描寫在寒冷的夜里,主人點爐煮茶,以茶當酒待客的詩句??椭鲊t紅的火焰,每人手中一杯清香的熱茶,邊品茗邊交談。其樂融融、其情濃濃,這是令人欽羨的儒雅風習,又是讓人神往的高雅享受。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