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京琴書全集

南京市陳鶴琴幼兒園肖琦
1個回答2024-03-09 19:42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1]??。南京地處中國東部地區(qū)、長江下游、瀕江近海。全市下轄11個區(qū),總面積6597平方公里,2015年建成區(qū)面積92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3.6萬,城鎮(zhèn)人口670.4萬人,城鎮(zhèn)化率81.4%,是長三角地區(qū)及華東地區(qū)唯一的特大城市[2]??。[3-4]?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6]??,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地區(qū)早在100至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至60多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南京湯山生活。[7]??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后東晉、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繼此之后,南京又先后成為楊吳西都、南唐國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師、太平天國天京、中華民國首都,故又稱“十朝都會”。[8-10]?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截至2013年,南京有高等院校75所,其中211高校8所,僅次于北京上海;國家重點實驗室25所、國家重點學科169個、兩院院士83人,均居中國第三。[11

北京琴書的北京琴書名作
1個回答2024-02-02 00:07

《七國演義》,又名《前后七國》、《金盒春秋》?!镀邍萘x》分成《前七國志》與《后七國志》兩部,其中《前七國孫龐演義》自潼關鎮(zhèn)白起偷營,朱仙鎮(zhèn)孫龐結義開始,到馬陵道龐涓分尸,孫臏拂袖歸云夢結束。《后七國樂田演義》敘燕國樂毅聯合趙、韓、魏、楚、秦攻伐齊國以及田單火牛陣大破燕國故事。
著名的北京琴書大師關學曾在早期師從梁德貴學習《七國演義》,后來在鼓樓茶館演出,一連兩個多月,每天25分鐘里,25分鐘里唱上一回或者二回,深受大眾喜愛。
《鞭打蘆花》,故事是說古時候有個男孩叫閔子騫,自幼喪母其父后娶一女子,又生下一男孩,子騫的繼母對他千般苛刻,萬般刁難,做棉衣時給自己生的兒子用上好的棉花,而給子騫用蘆花,父親見子騫穿著厚實的棉衣仍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時勃然大怒,舉起鞭子抽了下去,棉衣破了,蘆花隨著寒風紛紛揚揚,父親淚流滿面,回家后子騫的父親寫下休書要休了這個狠心的女人,子騫跪地求情說:自己沒有了親娘,不想讓弟弟再失去親娘,繼母雖不愛他卻愛弟弟。
這個故事經關學曾先生改編成琴書,唱腔處理細膩,故事生動多波折,曲調委婉動聽,在揚琴和四胡的伴奏下,極富特色,令人感動。 《劉二姐拴娃娃》是一件富有情趣的北京琴書作品,講的是劉二姐婚后盼子心切,聽信老人指點去廟中拴娃娃,即用紅絲線套上一個中意的泥娃娃,抱回家來,用以“招”來弟弟、妹妹。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過去在京津一帶是頗為流行的習俗。
這出北京琴書翟青山先生最先表演,但最出彩得算吳長寶先生和關學曾先生共同出演的版本。吳關兩人的版本中,通過二姐的所見所聞,對廟會盛況的描摹卻十分精彩:其間人頭攢動,擁擠不堪,道旁的攤販高聲叫賣,除了生活日用品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風味小吃,“這邊吆喚一聲醬牛肉!那邊吆喚一聲餡餅多刷油……”,老北京廟會的熱鬧景象一覽無余,簡直就是一幅老北京節(jié)日期間的民俗畫。進廟之后,二姐在觀看、挑選娃娃時,關學曾運用“砸掛”的方式,唱出了“娃娃”的各種形態(tài):“有一個娃娃拉四胡把樂曲奏,有一個娃娃打揚琴不敢抬頭……”。這時,琴師吳長寶看了關學曾一眼,引起了觀眾會心的微笑。

陳琴這名字怎樣好聽嗎
1個回答2023-04-19 09:17
自己喜歡就好
北京琴書的代表人物
1個回答2024-04-29 05:24
北京琴書創(chuàng)始人--關學曾大師
20世紀40年代,關學曾大師跟琴師吳長寶先生,在“五音大鼓”“單琴大鼓”基礎上借鑒京韻大鼓說唱風格技巧,始創(chuàng)曲藝形式“北京琴書”。
關學曾大師早年的幾位得意門徒或英年早逝或轉行,關學曾大師的“關門弟子”王樹才先生目前活躍在北京琴書舞臺上。
北京琴書的代表人物
1個回答2024-04-13 16:55
北京琴書創(chuàng)始人--關學曾大師

20世紀40年代,關學曾大師跟琴師吳長寶先生,在“五音大鼓”“單琴大鼓”基礎上借鑒京韻大鼓說唱風格技巧,始創(chuàng)曲藝形式“北京琴書”。

關學曾大師早年的幾位得意門徒或英年早逝或轉行,關學曾大師的“關門弟子”王樹才先生目前活躍在北京琴書舞臺上。
陳鶴琴是男是女
1個回答2024-02-13 05:05
陳鶴琴被譽為中國現代兒童教育之父,所以他是個男的
陳鶴琴五指活動的內容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3-02 03:57

陳鶴琴五指活動的內容有兒童的健康活動,兒童社會活動,兒童科學活動,兒童藝術活動,兒童文學活動。

1、兒童健康活兄沖廳動,包括體育、衛(wèi)生等學科。

2、兒童社會活動,包括史地、公民、常識等學科。

3、兒童自然活動,包括動、植、礦、理化、算術等學科。

4、兒童藝術活動,包括音樂、圖畫、工藝等學科。

5、兒童文學活動,包括讀、作、寫、說等學科。


陳鶴琴的教育思想:

陳鶴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他從做人開始,把教育目的劃分為依次羨隱遞進的三個層次。這樣的人應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條件:要有健全的身體,要有建設的能力,要有創(chuàng)造的能力,要能夠合作,要有服務精神。

鑒于傳統教育的嚴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尋找活教材。 陳鶴琴所謂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會的直接的書,即判基讓兒童在與自然和社會的直接接觸中,在親身觀察中獲取經驗和知識。

陳鶴琴的人物作品
1個回答2024-03-04 02:56

《智力測驗法》(與廖世承合編)
《語體文應用字匯》
《玩具舉扮與教育》
《家庭教育正鬧灶怎樣教小孩》
《兒童心理之研究》(1925年,彎碰中國第一本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專著)
《家庭教育》(1925年)

陳鶴琴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05 03:13

陳鶴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縣人,1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教授。早年畢業(yè)于國立清華大學,留學美國五年,191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五四運動期間回國后,最初擔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講授兒童心理學課程。東南大學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務主任。1后擔任任中央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和南京師范學院校長。1陳鶴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論,重視科學實驗,主張中國兒童教育的發(fā)展要適合國情,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呼吁建立兒童教育師資培訓體系。編寫幼稚園、小學課本及兒童課外讀物數十種、設計與推廣玩具、教具和幼稚團設備。 一生主要從事于一系列開創(chuàng)性的幼兒教育研究與實踐,有《家庭教育》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