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說書

三國周郎指的是誰
1個回答2022-11-29 16:22
周瑜,字公瑾
周郎的人物簡介
1個回答2024-02-10 20:12

周郎,一九六九年生,男,安徽寧國人氏。自由撰稿人。中國武俠文學(xué)會簽約作者。自幼好讀書,曾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對中國古典文學(xué)諸如先秦諸家散文、詩經(jīng)、兩漢詩文、唐宋詩詞、元雜劇及明清小說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中學(xué)時代對英、法、俄、意、德、美、西、拉美、東歐諸國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亦有較為廣泛的涉獵。就各種文學(xué)形式的創(chuàng)作都做過程度不同的嘗試。 在首屆中華武俠小說大賽上,周郎作品《鴛鴦血》與港臺名家于東樓先生的《短刀行》、溫瑞安先生的《溫柔一刀》一起,榮獲首屆中華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大獎賽最高獎――銀劍獎。是大陸諸多參賽的武俠小說作家中,惟一獲得此項殊榮的作者。

三國中周郎是誰
1個回答2024-04-17 21:43

美周郎周瑜,吳國水軍都督

周郎是誰
1個回答2023-07-29 19:25
周瑜,語出《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巖辯或: "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是說周瑜粗伍自小就精熟知曉音樂,即使酒過三巡,只要曲子彈錯,都逃不過周瑜的耳朵,而且周瑜每次聽出來都必定會回頭看演奏者一眼灶塵,就有人編出歌謠"曲有誤,周郎顧。"后用為精于音樂者善辨音律的典故。
周郎指誰
1個回答2024-01-22 02:07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國時期吳國將領(lǐng),杰出的軍事家。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胸襟廣闊,人稱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曹軍,奠定三分天下基礎(chǔ)。后圖進中原,不幸早逝。
曲有誤,周郎顧中的周郎指的是誰?
2個回答2022-06-14 07:35
指的是周瑜,周瑜除了軍事上的能力突出外,對音律也很有造詣,九城網(wǎng)頁游戲熱血無雙江東美周郎副本中詳盡的描述了此事
周郎顧曲的典故出處
1個回答2024-01-24 21:57

《三國志》,作者陳壽,字承祚,生于公元233年,卒于297年,生于蜀國,蜀亡歸晉,為西晉史學(xué)家。所著《魏書》、《吳書》、《蜀書》合稱《三國志》,名列國學(xué)二十四史之一的斷代史。
《三國志》用筆簡墨嚴謹,少有冗言,也因過簡后為南宋裴松之加注,是以為《裴注三國志》。
正是在這個用筆簡約的《三國志》里,陳壽卻給我們留下了除英雄爭戰(zhàn)指點江山外的別般風(fēng)情。
陳壽處身西晉,晉承曹魏一脈,吳蜀是為對立敵方,但在三國志提及周瑜時,卻不惜多處稱頌。
論到周瑜才干時,陳壽行閉悔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等詞相稱,這種英華才氣明顯別與諸葛亮的名士風(fēng)度。周郎之才,更多為少年朝氣,銳意進取自信飛揚的英霸之氣。
周瑜死后,孫權(quán)曾與陸遜談?wù)撝荑ぃ肮哿?,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睎|吳的王圖霸業(yè),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zhuǎn)為偏安一方。
按《三國志》記載,周瑜除膽略兼人、雅量高致外,還氣度恢宏,雍容恢廓。
孫策初亡,孫權(quán) “是時權(quán)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zhí)臣節(jié)。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br/>諸將禮簡時,周瑜對比自己年幼的孫權(quán)極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評語,僅檔正與程普不和,但他折節(jié)下交,終令程普折服贊嘆,“普頗以年長,數(shù)陵侮瑜。瑜折節(jié)容下,終不與校。普后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態(tài)冊:‘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瘯r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br/>與人相交時如飲醇酒,最早就典出周瑜。
而陳壽在《周瑜志》中提到的“曲有誤,周郎顧”,則成為文學(xué)作品中一個常用典故。
魏晉的建安時期是文學(xué)史上重要時代,正如李白所詩,“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br/>這一時期,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并出,詩風(fēng)“慷慣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驅(qū)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這種風(fēng)格被《文心雕龍》譽為“建安風(fēng)骨”、“漢魏風(fēng)骨”。具有鮮明爽朗、剛健有力的文風(fēng),風(fēng)清骨俊里又含政治理想的飛揚、人生短暫的哀嘆、強烈的個性以及濃郁的悲劇色彩。
除文學(xué)外,這也是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時代,名曲《廣陵散》就是失散在此時,此曲敘聶政刺韓王事,是琴曲中唯一有殺伐之氣者,嵇康一死,無人能奏。
與《廣陵散》并稱當(dāng)時的《長河吟》相傳就是為周瑜所做。
也有一說,《長河吟》為后人附會之作。

周郎顧曲是個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22:11

原指周瑜業(yè)余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而現(xiàn)在不僅只對于音樂的鑒賞,它既可以是男女間的思慕,甚至代指情郎。也可以是惺惺相惜,知音間不言而喻的意思。至今多指的是懷才不遇的代名詞了。

顧曲周郎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24 19:34
“顧曲周郎”是指周瑜精通音律,后來泛指精通或愛好音樂戲曲的人。
典出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
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div>
周郎顧曲 還有"知音"出自何典故?!
1個回答2024-03-04 15:52
翻譯:
周瑜年少時精通音樂,他雖然是顯爵之后,但別人彈奏的樂律如果有錯誤,他聽后都能夠知道,知道以后就一定會去糾正別人的錯誤。當(dāng)時的人有歌謠說:“曲有誤,周郎顧?!?br/>
知音:歷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伯牙和鐘子期間的故事。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后在晉國當(dāng)大夫,在一次回鄉(xiāng)途經(jīng)漢水,鼓琴時遇到鐘子期,結(jié)為兄弟,并約定來年中秋再見,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約時,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墳前祭拜后,摔琴以謝子期知音之情。

據(jù)《呂氏春秋.本味篇》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高山流水”曲同樣也是出自于這個典故,伯牙可以稱作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古琴家,而鐘子期則可被稱作最早的音樂鑒賞家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