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dǎo)節(jié)約快板

如何倡導(dǎo)小學生多讀書
1個回答2024-02-04 17:01
學校提倡,班主任要求,家長親力親為,創(chuàng)造讀書的良好氛圍。
小學生倡導(dǎo)國學經(jīng)典快板
1個回答2024-01-15 13:50
這個是非常不錯的創(chuàng)意,我們以前就創(chuàng)作過原創(chuàng)的國學快板,把我們學到的,知道的,用的的,都寫到快板里面,人數(shù)最好是可以定下來,這樣方便你編寫快板詞,你可以通過在網(wǎng)絡(luò)上面搜索得到一些資料,然后結(jié)合你自己的經(jīng)驗寫,音樂需要歡快一點,節(jié)奏感強烈一點,配合上孩子們的一些動作,需要多排練幾次!
關(guān)于倡導(dǎo)勤儉節(jié)約的名言
2個回答2023-05-29 02:28
粒粒皆辛苦
天道酬勤
我為什么倡導(dǎo)踐行國學
1個回答2022-12-28 17:59
我怎么知道= =
倡導(dǎo)學以致用的古文或者名言
1個回答2024-04-03 08:24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禮記》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
——〔戰(zhàn)國〕荀子
△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
——〔漢〕劉向
△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
——〔漢〕揚雄
△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
——〔漢〕戴德
△知而弗為,莫如勿知。
——《孔子家語》
△懸言物理,不可以言盡也;施之于事,言之難盡,而試之易知也。
——〔晉〕傅玄
△朝有所聞,則夕行之。
——《后漢書》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
——〔隋〕王通
△智不務(wù)多,務(wù)行其所知。
——〔唐〕魏征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甲慵翰粚W,既學患不行。
——〔唐〕韓愈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唐〕白居易
△學者貴于行之,而不責于知之。
——〔宋〕司馬光
△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
——〔宋〕程頤
△天下大事,聞?wù)卟蝗缫娬咧疄樵敚娬卟蝗缇诱咧疄楸M。
——〔宋〕陸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
△知,譬則目也;行,譬則趾也。
——〔宋〕楊萬里
△大抵學問只有兩途,致知力行而已。
——〔宋〕朱熹
△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
——〔宋〕朱熹
△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
——〔宋〕朱熹
△行動,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
——〔宋〕朱熹
△不隨舉子紙上學六韜,不學腐儒穿鑿注五經(jīng)。
——〔宋〕劉過
△讀書將以窮理,將以致用也。
——〔宋〕楊時
△學貴乎成,既成矣,將行之也;學而不能成其業(yè),用而不能成其學,則非學矣。
——〔宋〕楊時
△知有淺深,則行有遠近,此進學之效也。
——〔宋〕楊時
△多聞識者,猶廣儲藥物也,知所用為貴。
——〔宋〕楊時
△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知識亦可以高,方為有益。
——〔宋〕呂祖謙
△學道者正如學射,才持弓矢,必先知的。
——〔宋〕胡宏
△獨有一言,愿獻于君者,曰行。
——〔宋〕文天祥
△論學則觀其身,論政則考其時。
——〔明〕方孝孺
△知行合一。
——〔明〕王守仁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明〕王守仁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明〕王守仁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明〕王守仁
△盡天下之學,無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
——〔明〕王守仁
△耳目之聞見,善用之足以廣其心。
——〔明〕王廷相
△年年歲歲笑書奴,生世無端同處女。世人何人不讀書,書奴卻以讀書死。
——〔明〕李贄
△“體驗”二字,學者最親切。
——〔明〕胡居仁
△學要來身上做。
——〔明〕胡居仁
△學者先當理會身心,此是萬事之根本。
——〔明〕胡居仁
△處難處之事,可以長識;調(diào)難調(diào)之人,可以練性,學在其中矣。
——〔明〕徐禎稷
△學者能集眾長,合而為一,若易牙以五味調(diào)合則為全味矣。
——〔明〕謝榛
△善學者志在乎圣人,而行無忽乎卑近。
——〔清〕黃宗羲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清〕王夫之
△才行而后知之真。
——〔清〕王夫之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
——〔清〕王夫之
△知行為二,雖知猶無知,雖致猶不致。
——〔清〕唐甄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清〕曹雪芹
△近日學者風氣,征實太多,發(fā)揮太少。有若桑蠶食葉,而不能抽絲。
——〔清〕章學誠
△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談滄溟之廣以為知海,不如沽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清〕魏源
△心中惺覺,口中講說,紙上敷衍,不由身習,皆無用。
——〔清〕顏元
△圣賢為學,雖不廢書,實不專在于書。
——〔清〕王懋竑
△為學之功,要在應(yīng)事接物處見,若但虛講道理,而于情事茫然,學問便成無用事。
——〔清〕申居鄖
△能讀不能行,所謂兩足書櫥。
——〔清〕申居鄖
△能讀弗能行,蠹枯成敝紙。
——〔清〕劉巖
△學者讀書窮理,須有實見;然后驗于身上,體而行之;不然,無異買櫝還珠也。
——〔清〕張伯行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清〕顧東橋
△若泛觀天下之理,而不知善處事物,完于實際何補?
——《格言聯(lián)璧》
△人之學問,非僅讀書,尤宜閱世。蓋讀書者,閱古人之世,閱世者,即讀今人之書,事本相需,不可廢一。
——嚴復(fù)
△勞力與勞心并進,手和腦并用。
——徐特立
△只有書本知識,沒有實際斗爭經(jīng)驗,謂之半知;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際斗爭經(jīng)驗,知行合一,謂之全知。
鐵人精神發(fā)起者和倡導(dǎo)者是誰
1個回答2024-06-13 11:56
鐵人精神 - “愛國創(chuàng)業(yè)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是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大慶精神概括為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大慶精神誕生于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噴油大慶油田發(fā)現(xiàn)紀念日。而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實踐者,鐵人王進喜1960年響應(yīng)當時石油部的號召,從甘肅玉門帶領(lǐng)1205鉆井隊來到大慶油田參加石油開發(fā)大會戰(zhàn),鐵人王進喜是大慶精神的發(fā)揚者。是大慶油田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皭蹏鴦?chuàng)業(yè)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是鐵人王進喜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是鐵人精神的核心價值。
我們應(yīng)該倡導(dǎo)什么樣的師德
1個回答2024-02-23 18:18
1、師德教育我們年年搞,但效果并不理想。
2、青年教師的敬業(yè)精神總體不如老年教師。
3、教師師德行為、師德意識沒有與時俱進。
由此,我們需要反思。
反思我們的師德教育。廣大教師的師德提升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師德教育:聽名師或標兵在上面作報告,或統(tǒng)一學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李鎮(zhèn)西老師曾在一次師德座談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師德培訓(xùn),一定要改變一種觀念,就是把教師視為‘假想敵’,總覺得他們這樣不好那樣不對,需要用一些榜樣來教育他們。不對!教師隊伍中當然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總體上說比任何一個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素質(zhì)都要高?!?br/>于是我們又在想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師德教育才是有效的師德教育。師德教育需要教師自我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師已經(jīng)具備了這樣的一種反思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有效的師德培訓(xùn)應(yīng)該是:每一個教師既是被培訓(xùn)者,同時又是培訓(xùn)者,自己培訓(xùn)自己。自己既是培訓(xùn)對象,又是培訓(xùn)資源。事跡從身邊的教師中來,事跡從身邊的故事中來,這樣的師德教育更具實效性,更具人文性。師德教育中我們更需要反思。
反思我們年青教師的師德。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我們的年青一代教師需要什么樣的師德。有人給師德作了一些新的界定,認為:師德的主要內(nèi)涵是看教師是否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心盡責,不誤人子弟;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各行各業(yè)都有不同的職業(yè)道德,教師也不例外;師德就是教師要做一位學生由衷敬佩的好老師。而我們覺得,這僅僅是對師德的簡單理解,只是教師的一種職業(yè)要求,嚴格地說還不能稱之為師德。
其實,師德的內(nèi)涵是非常深刻而廣泛的,教師的愛心、奉獻精神和自我形象等都能體現(xiàn)師德。但是師德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愛上。特別是年青教師,有部分在進入師范學習時就存在這樣的動機:社會競爭激烈,讀師范只是謀求一只比較可靠的飯碗。而成為一名教師后,他們并沒有真正把心靜下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去。加上社會狀況復(fù)雜,年青教師的師德重心一開始就沒有放正,沒有放穩(wěn)。
“師魂”是什么?就是要讓我們的教師心中有愛。這里應(yīng)該包含兩方面的內(nèi)容:其一,是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教師才會有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其二,是對學生的愛。只有熱愛學生,才會全面、細致入微地關(guān)心學生的成長。很難想象一名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會擁有高尚的師德。而真正能評價師德優(yōu)劣的還是老師自己和學生,他們是最為清楚的!當然,師德有它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所有教師都能做到的;同時還有更高層次的要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師的愛心、無私和奉獻精神,包括我們的形象要求、精神面貌,還有人格魅力等等。
反思我們的師德行為。在我們現(xiàn)在多數(shù)人的觀念中,師德的楷模應(yīng)該是這樣的:
他們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學校里,幾乎沒有多少屬于自己的時間。天不亮就匆匆離開家,顧不上給孩子做一頓早餐;深夜才筋疲力盡地回到家中,孩子早已在等待中睡著。平日里忙碌不說,節(jié)假日還要給學生補課。
他們的身體大多不好,患有多種疾病,卻長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一位教師為了早于學生到校給學生做出榜樣,急急忙忙趕路出了車禍,全身鮮血淋漓,卻咬牙堅持趕往學校,沒有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而導(dǎo)致感染;還有的教師帶病上課,當場暈倒,即使這樣,第二天簡單吃點藥又堅持站在講臺上。
他們的家庭生活有的不太美滿。有的公婆臥病在床,卻不能侍奉左右;有的兒子活潑可愛,卻只能反鎖在家中;有的父親病逝,卻不能趕回去見最后一面。
我們不禁要問:這就是我們所要倡導(dǎo)的教師的工作方式和精神狀態(tài)嗎?這就是我們一貫持有的教師師德的標尺嗎?難道一定要教師犧牲了健康、家庭、親情這些大家視若珍寶的東西之后,才能獲得社會和大眾的認可嗎?一心撲在工作上,精神固然可嘉,值得我們敬重,但若沒有了正常的生活,很難讓人覺得這是一種值得提倡和稱道的生活方式。事實上無論站在哪個角度去看這些問題,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生活和工作這兩者對任何一個人都必不可少,都不可偏廢。我們的教師要追求高質(zhì)量,也要追求高效率的教育。我們的師德意識要與時俱進。
讓學生自由學習是哪位心理學家所倡導(dǎo)的
1個回答2024-02-06 15:59
羅杰斯。
根據(jù)試題:羅杰斯所倡導(dǎo)的學習原則之核心是()。A.讓學生接受學習。B.讓學生聯(lián)想學習。C.讓學生積極學習。D.讓學生自由學習。答案是D,所以是羅杰斯。
卡爾·羅杰斯(CarlRansonRogers,1902-1987)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實踐與研究,并因“以當事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方法而馳名。1947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6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fā)的杰出科學貢獻獎。
為什么要提倡節(jié)約
1個回答2022-12-17 21:45
為什么要提倡這種傳統(tǒng)美德?
國內(nèi)圖畫書倡導(dǎo)者和開拓者是( )。
1個回答2024-01-18 10:43

C。中公講師解析:鄭振鐸是國內(nèi)圖畫書(繪本)倡導(dǎo)者和開拓者。 1922年1月開辦了《小朋友世界》周刊,之后陸續(xù)刊登了《兩個小猴子冒險》《河馬幼兒園》《象與猴子》《愛美之笛》等46篇長短不一圖畫故事。《河馬幼兒園》是鄭振鐸最長一篇圖畫故事,也是當代小朋友文學史上最早長篇童話之一。 80年代,圖畫書作為一種新型圖書形式也開始流行。比喻說幾米,蔡志忠等等先期進入,人們開始逐漸接受圖畫書。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