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顏氏家訓有聲書

《顏氏家訓》是誰寫的?
1個回答2022-09-13 02:32
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十大名言
1個回答2024-04-15 20:14

顏氏家訓十大名言如下:

1.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濁而斂鈍,得其質直,其辭多古語。

出自《顏氏家訓·音辭》。北方的山高大,水很深遠,發(fā)出的聲音低沉切圓鈍

2.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為貴,不肯專儒。

語出顏之推《顏氏家訓》。現在士大夫子弟們,都是以廣泛的閱讀為尊貴,而不肯專心學習儒學。

3.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

出自《顏氏家訓·教子第二》。那些有才能聰明的孩子們自然而然會得到人們的賞識,但是那些愚笨頑劣的孩童,同樣是值得憐惜的。

4.習閑成懶,習懶成病。

出自《顏氏家訓》。習慣于懶散的生活,這樣自身就會變得懶惰。如果太過于懶惰,因此而形成了習慣,這樣就會生病。

5.鈍學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終歸蚩鄙。

遲鈍的人辛勤積累,是可以達到精通熟練的程度;而拙于文者揣摩思考,終歸流于粗鄙。

6.四海悠悠,皆慕名者,蓋因其情而致其善耳。

出自《顏氏家訓·名實》。世間眾多的庶民,都是愛慕名聲的人,要按著這種性情來引導他們達到美善的境界。

7.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茍惜。

出自《顏氏家訓·養(yǎng)生》。生命不可不愛惜,但不可茍且偷生。

8.凡庸之性,后夫多寵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

出自《顏氏家訓·后娶》。通常人的習性,就是后夫往往寵愛前夫的孩子,后妻必定虐待前妻的孩子。

9.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出自《顏氏家訓·治家》。教化,是由上而下推行的,是從先世向后世施行影響的。

10.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故需早教,勿失機也.

出自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人在很幼小的時候,精神能夠專一,這時候記憶力最強,等長大之后,思想便分散了,容易貪圖安逸,因此對于孩童的教育,一定要趁早。

顏氏家訓十大名言
1個回答2024-01-26 13:49

顏氏家訓十大名言如下:

1、夜覺曉非,今悔昨失。——《顏氏家訓·序致篇》

大意:早上的時候有過失,晚上的時候就要醒悟。昨天做錯了事情,今天就要悔改。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

2、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额伿霞矣枴そ套悠?/p>

大意:新媳婦要在剛過門時候立規(guī)矩,孩子的教育要從嬰孩時就開始。

3、巧偽不如拙誠?!额伿霞矣枴っ麑嵠?/p>

大意:巧妙的虛偽不如守拙的真誠。虛偽就是虛偽,如何掩飾都改變不了虛偽的事實?,F實生活中,虛偽的人往往會不受別人歡迎,所以還不如真誠相對。

4、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额伿霞矣枴っ銓W篇》

大意:沒有讀遍天下書,不能隨便校改別人文章。雌黃:一種礦物,可做顏料或褪色劑。如果我們沒有任何鑒別能力跟分析能力,就去斷言一篇文章的好壞,這樣是不對的。

5、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额伿霞矣枴つ劫t篇》

大意:和善良的人住在一起,就像進了開滿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變的滿身芳香。而當我們跟惡人住在一起,就像是進了賣咸魚的商店,相處的時間久了自己也變得滿身臭氣了。我們跟什么樣的人交朋友,我們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6、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顏氏家訓·勉學篇》

大意:自古以來的賢王圣帝,都還需要勤奮學習,何況是普通百姓之人呢!每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總是會想起那句比你優(yōu)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資格偷懶呢!

7、學之興廢,隨世輕重?!额伿霞矣枴っ銓W篇》

大意:學習風氣是不是濃厚,主要取決于社會是否重視知識的實用性。就像很多人會問,我們?yōu)槭裁磳W英語一樣,因為它是世界通用語,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去學習。

8、光陰可惜,譬諸逝水?!额伿霞矣枴っ銓W篇》

大意:光陰似箭,我們應該珍惜,它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還。古人云:勸君惜取少年時。其實這句話不用我說太多,相信很多人都明白。

9、多為少善,不如執(zhí)一;鼷鼠五能,不成伎術?!额伿霞矣枴な∈缕?/p>

大意:做得多而做好的少,還不如專心做好一件;鼷鼠雖然有五種本事,可都成不了技術。

10、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花,秋登其實?!额伿霞矣枴っ銓W》

學習好比植樹,春天里觀賞它的花朵,秋天里能看見它碩果累累。懷才就像是懷孕,時間久看我們才能看出來。

《顏氏家訓》主要內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24 03:39

《顏氏家訓》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

《顏氏家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國學經典著作。作者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該書成書于隋文帝滅陳國以后,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共有七卷,二十篇。

自成書以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一直被作為家教范本,廣為流布,經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書中內容基本適應了封建社會中儒士們教育子孫立身、處世的需要。

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張,以及培養(yǎng)人才力主“治國有方、營家有道”之實用型新觀念等。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以“明人倫”為宗旨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

顏氏家訓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27 05:29

《顏氏家訓》是中國古代家訓的開山之作,是顏之推一生的經驗總結。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的人,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人講的話跟你心中所想有所出入,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畢竟連你父親說的話,你也未必能完全贊同。雖說如此,這本書中很多內容還是非常值得借鑒的,比如說重視家庭教育、兄弟友愛、勤儉節(jié)約、重視學習等等,都是其思想的精華所在。我們讀書的時候,對其合理的部分就應該加以學習吸收,對其不合理或者是不合時宜的部分加以摒棄。從這方面來講,《顏氏家訓》中講得很多道理還是值得我們堅持恪守的。

百家講壇譚氏在那一集?
1個回答2024-01-23 05:45
如果是錢文忠講的那三部百家姓的話,按順序講到了第203姓,譚姓在293位,至少我沒找到。
百家講壇關于尚氏的傳說
1個回答2024-03-16 09:49
①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以祖名為氏。據《元和姓纂》及《萬姓統(tǒng)譜》等所載,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輔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齊,是為齊太公。太公在周朝為太師,故又稱太師尚父,簡稱為師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孫便以他名字為姓,稱為尚姓。

②出自姒姓,以祖名為氏。夏部落成員尚黑,后世有以其名字中的尚為姓。

源自官職

源于秦代,以官職為氏。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設有六個帶“尚”字的官職,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書六個帶尚之官職。有管理、負責和司掌之意,這六個官職就是管理服飾、膳食、冠冕、起居、沐浴、書籍的宮廷官吏。這“六尚”之官的后裔,有的以祖先職官為姓,也稱為尚姓。

源自少數民族及改姓

① 據《姓氏考略》所載,唐時尚書右仆射、馮翊郡王尚可孤,為東部鮮卑宇文之別種。

② 據《唐書》所載,唐時吐蕃有尚姓,即宣宗時降唐的酋長尚延心一族。

③ 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

④ 景頗族木染氏漢姓為尚。

⑤ 今滿、蒙古、保安、東鄉(xiāng)、土家、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⑥ 出自宇文氏。宇文氏本為東部鮮卑族復姓,其中一支世居松漠。唐朝時有人名宇文可孤,官至神策大將軍,初賜姓李氏。后復本姓宇文。以功加檢升校尚書右仆射。官居高位,遂以職官命姓為尚氏,稱尚可孤,其后亦為尚姓,融入漢族尚氏。

⑦源于景頗族,出自明朝時期景頗木染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景頗族尚氏,源出景頗族古老的木染氏部落,后有人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字單姓尚氏,世代相傳至今。
顏氏家訓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07-25 20:00
《顏氏家訓》是漢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作者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
顏氏家訓
1個回答2022-04-08 05:30
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

世上的人不論是聰明還是愚蠢,都希望認識很多的人,見識很多事,卻不肯用功讀書,這就好像想吃得飽又懶得做飯,想穿得暖和又懶得做衣服
《顏氏家訓》
2個回答2022-05-16 10:46
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本文選自】
南北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
【原文】夫學者,所以求益①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長者,輕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敵,惡之如鴟梟⑤。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像這樣用學習來損害自己,還不如不要學習。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