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孝廉文化的兒歌

孝廉故事,急急急
1個回答2024-02-08 19:19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鬃釉潛P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孝廉
1個回答2024-02-26 19:02
你好,請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有關(guān)子女對父母贍養(yǎng)義務的規(guī)定,若子女不履行相關(guān)義務,可通過協(xié)商或起訴到法院解決。
孝廉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3-15 15:05

孝廉是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孝廉科就是察舉孝子廉吏。漢惠帝呂后都曾有詔舉 孝悌力田 之舉。漢武帝確立了獨尊儒術(shù)的基本政策,選拔統(tǒng)治人才特別重視人的品德。
根據(jù)儒家的思想,強調(diào)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因此,察舉孝廉被確定為選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成為漢代察舉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察舉孝廉原為兩個科目,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就是舉孝一人,察廉一人。然而終兩漢之世,孝廉往往連稱而混同于一科。被舉者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儒經(jīng)的儒生,被舉后,沒有官職者授以官職,原為小官者升為大官。
漢代舉孝廉定為歲舉,即各郡每年按規(guī)定人數(shù)舉薦人才,送至朝廷,成為漢代選拔官吏和任用升遷的清流正途。自漢武帝之后,至于東漢,從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對漢代政治影響很大。通過舉孝廉,在社會上造成 在家為孝子,出仕做廉吏 的輿論和風尚,起了 化元元,移風俗 的社會教育作用。察舉孝廉在西漢時考核比較嚴格,吏治也較清明。東漢中期之后,考核松弛,察舉不實,有不少濫竽充數(shù)者,竟鬧出 察孝廉父別居 的大笑話,這和吏治腐敗互為因果,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孝廉故事,急急急
1個回答2024-01-24 12:07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鬃釉潛P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孝廉
1個回答2024-01-29 17:58

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為土大夫仕進的主要途徑。被舉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屬吏和經(jīng)學儒士。舉孝廉后,有的做地方縣的令,長,遠以至州郡一級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則是到中央做郎官。

《孝廉在心中》作文
1個回答2024-02-05 0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孝廉在心中》


? ? ? 百善孝為先,在中國一直傳承著以孝為始。但是如今的世界不以為然,甚至因利益的誘騙,忘記自己曾經(jīng)是中國人,我很恨我自己沒有在初中努力學習,以至于現(xiàn)在的成績?nèi)绱?。中國所傳承的孝,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以利于忘記自己歸根究底。
? ? ? ?因此,度過的一切,成為歷史。但是以個人而言,是解不了過去的毒的。往年的笑,過去的常態(tài),以自己的利益而終,又為自己的夢想而滅。不知如何去選擇,不知如何去忘記。千言萬語之雅,不及系母之恩。心中總認以孝為先。但且不及耳。云云渺視,不由唯心所疚。碌碌為此一生,欺母耳耳。
? ? ? ?所以,我不想成為歷史的罪人,只想用自己的知識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家人過更好的生活。以自喻為之,與財與之否,則其飽安之。不餓其族則矣,如今則大孝了了,再三以小見大,及日常觸聞卻而。邑其宗母說曰:“嫡還舍勿以舍石。每念勿饑之,即飽,否以多念爾。”區(qū)區(qū)幾耳,具言吾親予于大愛。余常而再三記之。
? ? ? ?即綴而還家,目視母為室炊焉,余舍囊置地,忙而故趨之。呀曰:“今吾還即而,怎的?置校內(nèi)每念邑母,欲淚而發(fā),常急趨而安之來乎!”了區(qū)殘而,即現(xiàn)母憂之,伏地而哭。了去三個春秋,否曰何時現(xiàn)以眼于父母。父母勞苦唯家,唯余苦讀寒窗,以報父母于大恩,永世勿忘。
? ? ? ?靈鳥初冬始,以己皆全力尋食育雛也,給于越冬之需,盡刺骨寒風之強烈,羽飛而鱗淀。徘徊于森林萬物之間,僅時以獵噬之。而僅因寒以使內(nèi)無繼而歹也,盡其皆為雛子越于殞,且以偕未俱,自私且愛忠于宗母。此為現(xiàn)更優(yōu)為突矣!孝廉之偉大,盡只以此諧觸于肺腑也,然則其畫卷之驚心,條條目目,僅數(shù)其眾,皆而以實為鑒。明確實真,驚心而動魄矣。粒粒觸目畫卷,其表以盡孝廉而感受,立己終身志之。覓僅條于路,以于報恩之需,皆且顯而華夏美德,以孝為弘揚所傳承。

? ? ? 其孝以百善,不舍其為先,需其謹且而實之,勿忘教誨于父母,盡以孝道以為謙,舍吾親母以回報。不可然其殞而害之,而其事業(yè)序延,不可然其勞作否也,皆全心以唯盡孝廉。以愛之中華慘之,如愛以世界,猶洋滲之……

張憑舉孝廉中張憑是怎樣的人
1個回答2024-03-15 19:34
〔約公元三七一年前后在世〕字長宗,吳郡人。生卒年不詳,約晉簡文帝咸安元年前后在世。少聰慧。舉孝廉。詣劉惔,惔處之下坐。會王蒙就惔清言,有不通處,憑于末座判之。言深旨遠,一座皆驚。惔延之上坐,清言竟日,遂言之簡文帝。帝召與語,嘆曰:“張憑勃窣為理窟!”用為太常博士。累遷吏部郎,御史中丞,司空長史。憑著有文集五卷,(《隋書》、《唐書經(jīng)籍志》)傳于世。

譯文:張憑察舉為孝廉后,到京都去,他仗著自己有才氣,認為必定能側(cè)身名流。想去拜訪丹陽尹劉真長,他的同鄉(xiāng)和一同察舉的人都笑話他。張憑終于去拜訪劉真長,這時劉真長正在洗謬和處理一些事務,就把他安排到下座,只是和他寒暄一下,神態(tài)心意都沒有注意他。張憑想自己開個頭談談,又找不到個話題。不久,長史王蒙等名流來清談,主客間有不能溝通的地方,張憑便遠遠地在末座上給他們分析評判,言辭精煉而內(nèi)容深刻,能夠把彼此心意表述明白,滿座的人都很驚奇。劉真長就請他坐到上座,和他清談了一整天。于是留他住了一夜。第二天,張憑告辭,劉真長說:“你暫時回去,我將邀你一起去謁見撫軍?!睆垜{回到船上,同伴問他在哪里過夜,張憑笑笑,沒有回答。不一會兒,劉真長派郡吏來找張孝廉坐的船,同伴們很驚愕。劉真長當即和他一起坐車去謁見撫軍。到了大門口,劉真長先進去對撫軍說:“下官今天給您找到一個太常博士的最佳人選?!睆垜{進見后,撫軍和他談話,不住贊嘆,連聲說好,并說:“張憑才華橫溢,是義理簍革之所。”于是就任用他做太常博士。
李孝廉的介紹
1個回答2024-11-23 03:13

李孝廉,男,漢族,1962年12月出生,陜西岐山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1983年7月畢業(yè)于西北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曾在西北大學、中央黨校、英國奧斯特大學、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商學院學習。2010年獲西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15年3月起任西安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忠孝節(jié)廉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3-03 11:00

禮義廉恥 (lǐ yì lián chǐ)

常用:常用成語,

年代:古代成語,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詞性:中性成語

燈謎面:四維

解釋: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指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

典故:《管子·牧民》:“何謂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p>

孝,是子女對于父母的,就是孝敬父母

悌,是兄弟姊妹之間的,就是兄弟友愛

忠,是個人對于國家的,就是忠于祖國和人民

信,是人與人之間的,就是要有誠信

禮,是說人們應該尊守各種規(guī)定(也包括禮貌)

義,是說人們應該有正義感

廉,是說人們應該廉潔奉公

恥,是說人們應該知恥

孝廉征文的結(jié)尾怎么寫
1個回答2024-02-07 03:56
無規(guī)矩難以成方圓。
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有好的家風。
無數(shù)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只有良好的家風才能使我們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