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瑩傳》原文

2024-08-21 09:19

《祖瑩傳》原文
1個回答
原文:
祖瑩字元珍,范陽遒人也。父季真,位中書侍郎、鉅鹿太守。 瑩年八歲能誦《詩》、《書》,十二為中書學生,耽書,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驅逐童仆,父母寢睡之后,燃火讀書,以衣被蔽塞窗戶,恐漏光明,為家人所覺。由是聲譽甚盛,內(nèi)外親屬呼為圣小兒。尤好屬文,中書監(jiān)高允每嘆曰:“此子才器,非諸生所及,終當遠至?!睍r中書博士張?zhí)忑堉v《尚書》,選為都講。生徒悉集,瑩夜讀老倦,不覺天曉,催講既切,遂誤持同房生趙郡李孝怡《曲禮》卷上座。博士嚴毅,不敢復還,乃置禮于前,誦《尚書》三篇,不遺一字。

翻譯:
祖瑩字元珍是范陽遒人。父親叫季真擔任中書侍郎、鉅鹿太守職務
祖瑩,字員珍是范陽道人。八歲的時候能夠背誦<詩><書>,十二歲時是中書的學生。喜歡學習,迷戀讀書,日日夜夜的學習,他的父母害怕他會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夠使他停下來讀書,他經(jīng)常偷偷地在暗地里藏著蠟燭,趕走童仆,等到父母睡著之后,點燃蠟燭讀書,用他的衣服遮蓋窗戶,害怕漏光,被家里人發(fā)覺,因為這件事情他的聲譽更加被傳開了,里里外外的親屬都叫他圣小兒,他特別喜歡寫文章。中書監(jiān)的高允每次感嘆說:“這個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數(shù)人能夠達到的,最終會大有作為的。當時中書博士的張?zhí)忑堅谥v解《尚書》,把其中的內(nèi)容都講解了。學生們都聚集來聽,瑩在夜里讀老倦,不知道天亮了,老師催促著講課十分急切,他于是就錯拿了住在同一個房間的學生趙郡李孝怡的《曲禮》卷就去聽課了。博士嚴厲,他不敢再回去,于是就在前面行禮,背誦多篇<尚書>,不遺漏一個字。
憑借著自己的才能任職作為太學學士.
相關問答
一篇文言文:祖瑩偷讀,幫幫吧
1個回答2024-05-20 16:44
勤奮的人最終能取得成功.
有關于《祖瑩偷讀》的問題。
1個回答2024-04-03 15:31
1.注音 侍郎(shi)寢睡(qin) 禁止不止(jin)2.解釋 耽書(沉迷) 拜太學學士(授官)3.寫出 之 的意思 禁之不能止(他) ...
全文
祖瑩偷讀的問題。
1個回答2024-07-01 04:46
好學不輟的品格,渴望知識。鑿壁偷光——成語、典故。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的故事,最終成為大學問家。
祖瑩偷讀
1個回答2023-11-05 15:17
原因: 恐其成疾 (怕他太幸苦勞累致疾) 父母做法:常密于灰中藏火,驅逐童仆 。(常常悄悄地將書藏在灰里,還把陪他讀書的童仆驅趕走了) 祖瑩做法:趁父母睡覺之后,點火讀書,用衣服被子擋住...
全文
楊鈺瑩的祖籍
1個回答2022-11-01 11:14
江西上饒市鉛山縣
楊鈺瑩祖籍哪里
1個回答2022-11-29 10:34
楊鈺瑩祖籍在大上饒。
魏書·祖瑩傳(瑩年八歲)翻譯
1個回答2023-02-17 06:21
譯文:祖瑩八歲的時候能夠背誦《詩》、《書》,十二歲時是中書的學生。喜歡學習,迷戀讀書,日日夜夜地學習,他的父母害怕他會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夠使他停下來讀書,他經(jīng)常偷偷地在灰里藏木炭,趕走童仆,等到父母...
全文
《魏書·祖瑩傳》原文
1個回答2022-09-16 22:25
瑩年八歲,能誦詩書,十二,為中書學生。好學耽書,晝夜相繼。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俟父母寢后,燃火讀書,以衣被蔽塞窗戶,恐漏光明,為家人所覺。由是聲譽甚盛,僉稱“圣小兒”。
祖瑩好學全文翻譯
1個回答2022-12-13 12:38
祖瑩名祖先生,非常喜歡玩
祖瑩偷讀中"不敢復還,乃置禮于前"表現(xiàn)祖瑩什么特點啊?
1個回答2023-11-05 13:10
這段故事出于,說的是: 北魏時中書博士張?zhí)忑堉髦v,中書監(jiān)的學員,全都到課.祖瑩因為夜讀疲勞,醒來較晚,急著要去上課,錯拿了同宿舍的李同學的(上冊)教材就去聽課.因為教師嚴格,不敢回去換書.就只好把放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