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生平故事

2024-03-28 06:21

1個回答
陶淵明的生平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十分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的社會里,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門。陶侃出身寒微,被譏為“小人”,又被視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見,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nóng)村里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yè)的動機?!懊椭疽菟暮?,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一消息。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后來江州召為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chǎn)生了歸隱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寫的《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中說:“詩書敦素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尋陽居喪了。此后政局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zhèn)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于是陶淵明又出任鎮(zhèn)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為:“時來茍冥會,婉轡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戀著田園的生活:“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边@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馀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這年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jù)《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瘽搰@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倍o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于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



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后兩期的分界線。此前,他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做選擇,隱居時想出仕,出仕時要歸隱,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堅定了隱居的決心,一直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靜:“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保ā峨s詩》其二)他在詩里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表示隱居的決心,如“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飲酒》其四)。這固然是他真實的感受,但也可以視為他堅定自己決心的一種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沒有再度出仕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晉朝末年曾征他為著作佐郎,不就。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他更厭倦了政治,在《述酒》詩里隱晦地表達了他對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貧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罎佉粤蝗猓舛ブ??!保ㄊ捊y(tǒng)《陶淵明傳》)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寫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說:“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這成為他的絕筆。死后,朋友們給他以謚號曰“靖節(jié)先生”。他的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了誄文,這篇誄文是研究陶淵明的重要資料。《宋書》、《晉書》、《南史》都有他的傳記。
相關問答
陶淵明的生平事跡簡介,陶淵明生平主要事跡經(jīng)歷
1個回答2024-03-17 13:47
1.陶淵明的生平事跡:在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淵明根本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 2.29歲時他進入官場,當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職自解歸家閑居。 3.之后又先后幾...
全文
形容陶淵明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18 16:19
怡然自樂 [yí rán zì lè]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 【出自】:晉·陶潛《桃花源記》:“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示例】:這簡直是...
全文
陶淵明《四時詩》的意義
1個回答2024-01-30 00:19
  1、詩人借助景物贊美自然,渲染氣氛,抒發(fā)個人情懷,揭露社會黑暗,充分展示了詩歌言志、言情的功能,運用自然質(zhì)樸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自然美好與社會動蕩及命運多舛不同的意境。   2、原文   四時   ...
全文
陶淵明的小故事
1個回答2024-01-30 14:32
我國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辭去彭澤令退居田園后過著自耕自種,飲酒賦詩的恬淡的生活. 相傳,一天,有個少年前來向他求教,說:”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淵博的學識,很想知道你少年時讀書的妙法,敬請傳授,晚輩...
全文
形容“陶淵明”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1 03:05
形容“陶淵明”的成語有安貧樂道、樂天知命、怡然自樂 、悠然自得和淡薄名利。 安貧樂道 [拼音]ān pín lè dào [釋義]道:主張,思想。安于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
全文
關于陶淵明的小故事
1個回答2024-01-25 20:11
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為人清高自律,他認為地方官能保一方平安就已經(jīng)足夠了,又何須摧眉折腰事權貴?因此他從來不肯干拍上司馬屁的勾當。陶淵明剛做了八千多天的縣令,就有一個郡里的官員下來檢查工作。陶淵明心想自...
全文
陶淵明故事
1個回答2024-02-01 08:24
陶淵明辭去彭澤令退居田園后過著自耕自種,飲酒賦詩的恬淡的生活.? 相傳,一天,有個少年前來向他求教,說:”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淵博的學識,很想知道你少年時讀書的妙法,敬請傳授,晚輩不勝感激.”? 陶...
全文
形容“陶淵明”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3 08:27
形容“陶淵明”的成語有安貧樂道、樂天知命、怡然自樂 、悠然自得和淡薄名利。 安貧樂道 [拼音]ān pín lè dào [釋義]道:主張,思想。安于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
全文
陶淵明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12:11
有一個老農(nóng)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 稚子候門圖 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彼卮穑骸吧罡欣细秆?,稟氣寡所諧。纖轡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全文
陶明淵的神話故事
1個回答2024-01-30 19:31
江西的彭 和安澤的東至,是江水徽通、土相地連的相兩個毗鄰,縣在東晉時,至屬德石縣 ,城流屬東彭縣。陶淵澤明任澤彭令時,東縣流是其屬下的一個菊鄉(xiāng)。陶黃明淵然任期短雖 ,但暫經(jīng)他常東流藝菊在并流,了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