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睚呲必報”有什么典故?

2024-03-24 11:09

1個回答
【典故】
戰(zhàn)國時期,魏國有一個中大夫,名叫范雎,因事在國內(nèi)不能立足,被逐出國境,范雎很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國之后,仍運用能言善辯的天才,跑到秦國去,向秦昭王游說。
范雎恐怕讓人知道他是被魏國逐出,所以改名換姓,自稱是張祿,向秦昭王建議遠交近攻的政策,秦昭王認為范雎的政策很妥善,于是把范雎留在秦國拜為上卿。
后來,范雎能夠時常接近秦王,而且所建議的政策,秦王都認為可行,在實施之后又得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就封范雎為秦國的丞相。
范雎因為在秦國得意,便成為有財有勢的大人物,認為也應(yīng)該清算舊賬;凡從前對他有恩惠的人,雖然所施的恩惠,只是給他吃一頓飯,范雎也重重酬謝,對于從前對他有嫌怨的人,雖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張目忤視一下,他也不放過,便要實行報復。
睚眥必報,漢語成語,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相關(guān)問答
成語“睚呲必報”有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1-25 01:06
【典故】 相傳戰(zhàn)國時期,魏國中大夫須賈家有個侍從,名叫范雎,因事在國內(nèi)不能立足,被逐出國境,范雎很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國之后,仍運用能言善辯的天才,跑到秦國去,向秦昭王游說。 范雎恐怕讓人知道他...
全文
成語“睚呲必報”有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2-14 00:29
【典故】 相傳戰(zhàn)國時期,魏國中大夫須賈家有個侍從,名叫范雎,因事在國內(nèi)不能立足,被逐出國境,范雎很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國之后,仍運用能言善辯的天才,跑到秦國去,向秦昭王游說。 范雎恐怕讓人知...
全文
睚眥必報和眥睚必報哪個是對的
1個回答2024-01-10 16:16
睚眥必報 詞目 睚眥必報 發(fā)音 yá zì bì bào 釋義 睚眥:發(fā)怒時瞪眼睛,借指極小的仇恨;報:報復。象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出處 西...
全文
睚眥必報和眥睚必報哪個是對的
1個回答2024-01-12 14:54
睚眥必報 詞目 睚眥必報 發(fā)音 yá zì bì bào 釋義 睚眥:發(fā)怒時瞪眼睛,借指極小的仇恨;報:報復。象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雎...
全文
睚眥必報中的睚眥是啥意思
1個回答2022-09-22 06:46
指極小的仇恨
眥睚必報還是睚眥必報哪個正確
1個回答2024-01-17 23:35
睚眥必報正確 睚眥必報(讀音:ya zi bi bao)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西漢.司馬遷《史記 范圍蔡澤列傳》。 睚眥必報(睚眥:瞪眼怒目而視人)指極小的怨恨也一定要報復。含貶義;在句中一...
全文
睚眥必報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8-08 01:21
有仇必報,小肚雞腸心胸狹窄的意思。
睚眥必報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1-23 13:42
睚眥必報的典故如下: 秦昭王便召見了王稽,任命他做河東郡守,并且允許他三年之內(nèi)可以不向朝廷匯報郡內(nèi)的政治、經(jīng)濟情況。范睢又向秦昭王舉薦曾保護過他的鄭安平,昭王便任命鄭安平為將軍。 范睢于是散發(fā)家...
全文
睚眥必報類似成語
1個回答2024-01-24 14:15
睚眥必報 yá zì bì bào 成語解釋 睚眥:瞪眼怒視;引申為小怨小忿;報:報復。連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報復。形容氣量極其狹小。也作“睚眥之恨”。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
全文
睚眥必報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17 02:27
睚眥必報的典故《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起初范雎并不在秦國謀事,他拜入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是他的謀士。在一次出使齊國期間,范雎由于出色的表現(xiàn)得到了齊襄王的賞識,齊襄王派人給范雎送去了大量的禮物...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