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海洋科普知識讀后感

2024-03-17 00:58

1個回答
《海底兩萬里》寫于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

這事發(fā)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并參加捕捉行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仆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來得知這只驚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這潛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fā)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途徑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然后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水中奇異景象。最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是,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guī)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并與他共同經(jīng)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 第二十章 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2?~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yōu)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zhàn)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著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而告一段落。

下部 第三章 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這一章敘述尼摩船長,啊龍納斯,他的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在收集珍珠時發(fā)現(xiàn)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鯊的襲擊,幸虧尼摩船長以無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蘭對鯊魚身體結構的熟識,用魚叉刺中鯊魚的心臟而完結生命為告終。在細節(jié)可以看出尼摩船長他,作為逃到海底的人類種族代表之一,而對人類表現(xiàn)出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管他平時嘴上怎么說,但這個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還未完全泯滅。

這本書還寫到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jié)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jié)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爐。

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huán)生的險惡環(huán)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刻畫交替出現(xiàn)。讀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相關問答
急求一篇海洋科普知識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3-10 18:25
《海底兩萬里》寫于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見所聞! 這事發(fā)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他(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并參加捕...
全文
請問有哪些關于海洋的書籍,主要是圖片和照片多一些的!要適合高中生成年人看的,不是小學生普及科學知識
1個回答2024-04-29 16:23
如果想全面了解海洋,推薦《海洋科學導論》,馮士笮的,可以當作科普書看。 如果想了了解海洋調查方面知識,《海洋調查方法
科普知識|50個科普小知識
1個回答2024-05-18 20:19
科普知識|20個生活科普小知識
1個回答2024-03-18 06:09
有趣的科普小知識 五個科普小知識
1個回答2024-02-12 21:53
1、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2、人體通過哈欠的深呼吸運動使血液中增加氧氣,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困乏的時候往往是哈欠不斷,以提醒人體,表示大腦已經(jīng)疲勞,需...
全文
科普小故事 要以小動物代替人來寫,從故事中能得出科普常識
1個回答2024-03-02 17:18
在一個小山村里,有一群可愛的小白鵝,其中有一個叫白白的小鵝,漂亮又高傲。有一天,這群小白鵝去另外一個村莊游玩。路過一條小溪,白白看到小溪里的魚兒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說: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游得很好。說...
全文
海洋科學知識的代表人物
1個回答2024-04-17 21:26
海洋科學知識的代表人物羅恩·約翰斯通
科技節(jié)科普新知識問答有哪些?
1個回答2022-08-04 02:50
科普知識題庫
想找大約十幾年前的一本關于海洋的科普的漫畫書
1個回答2024-02-20 04:39
我也在找這個 應該是一個系列的 有講魚類的 有講鳥類 還有其它的 想不起來了 就記得有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