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好的典故怎么來的?

2024-02-19 11:05

1個回答
秦晉兩國聯(lián)姻。后比喻兩姓聯(lián)姻。

成語名稱:秦晉之好

成語發(fā)音:qín jìn zhī hǎo

成語釋義: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lián)姻。

成語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br>
成語示例: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jié)~。(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周末分封諸侯時,諸侯國的大小強弱,本來是不好分清的,只是選擇好地方分封下去就是了。

后來周平王東遷,周王室衰落下去,一些諸侯國才利用這個機會強大起來,直到公元前六百六七十年,以絳今山西翼城為都城的晉強大了起來,其國君晉獻公迅速擴展疆域,把原來的“百里之封”擴張到方圓數(shù)千里。山西大部分與河北、河南及陜西的一部分都被他占據(jù)了。

與此同時,已把國都遷到雍今陜西鳳翔的秦國在秦穆公努力下招賢納士,也大大地擴展了疆域。所謂“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就是指的這件事。



秦與晉兩國是鄰居,又都強大了起來,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加上不是同姓晉是周室同宗,姓姬,秦是西戎邊野,姓嬴,就通起婚來,晉獻公把他的女兒嫁給了秦穆公,因此,后來人們就叫她“穆姬”古人沒有姓,都是以封地或官職、職業(yè)為姓,有的也沒有名字,女性更是如此。秦穆公的大兒子,后來即穆公位的弘就是穆姬生的,繼位后稱秦康公。





幾年以后,晉國的驪姬設計害死太子申生,申生有兩個向來有賢名的弟弟一個是重耳即后來繼齊桓公成為霸主的晉文公、另一個是夷吾,夷吾即后來的晉惠公。他們以及夷吾的兒子子圉yǔ即后來的晉懷公都分別先后到秦國住過,也都娶了秦國宗室之女。以后,盡管有時免不了打仗,可仍是不斷地通婚。
相關(guān)問答
秦晉之好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12 15:48
秦晉兩國聯(lián)姻。后比喻兩姓聯(lián)姻。 周末分封諸侯時,諸侯國的大小強弱,本來是不好分清的,只是選擇好地方分封下去就是了。 后來周平王東遷,周王室衰落下去,一些諸侯國才利用這個機會強大起來,直到公元前六百六七...
全文
秦晉之好的典故怎么來的?
1個回答2024-03-02 14:25
秦晉兩國聯(lián)姻。后比喻兩姓聯(lián)姻。 成語名稱:秦晉之好 成語發(fā)音:qín jìn zhī hǎo 成語釋義: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lián)姻。 成語出處: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
全文
求成語秦晉之好的意思
1個回答2022-09-17 22:31
美人計的意思,呵呵呵
帶秦和晉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4 22:26
秦晉之好 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lián)姻。
成語“秦晉之好”的典故,分別發(fā)生在( )
1個回答2024-03-04 16:33
D 解析: 分析:熟記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解題關(guān)鍵.
三晉 三秦怎么講
1個回答2024-03-15 14:38
三晉是因為春秋后期晉國的三位重臣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將晉國瓜分了,就是后來的趙國、魏國和韓國。三秦是指項羽滅秦后將戰(zhàn)國時秦國故地分給了秦國三位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
秦晉之好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7-19 10:15
兩個人喜結(jié)良緣,那叫秦晉之好
成語“秦晉之好”的典故,分別發(fā)生在
1個回答2024-02-23 05:51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成語“秦晉之好”的典故,分別發(fā)生在陜西省,山西省,兩省互為鄰省,陜西簡稱為秦或陜,山西簡稱晉,江西省簡稱贛,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簡稱為內(nèi)蒙古,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簡稱桂,山東省簡稱...
全文
[秦晉之好]是啥典故?
1個回答2024-02-17 01:02
春秋戰(zhàn)國時的典故,戰(zhàn)略上的聯(lián)合,現(xiàn)在跟喜結(jié)良緣的用法差不多,用在男女婚姻上了。
寶馬保養(yǎng)費用一年多少
1個回答2025-02-04 10:48
其實無論是什么價位的車,一年的養(yǎng)車成本基本上是都是由這四部分構(gòu)成的,那么第一部分就是車輛的耗油費,寶馬3系全系搭載的都是2.0t的發(fā)動機,我們按照百公里綜合耗油費在8.5L,而且以95號汽油的價格...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