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漂母祠記文言文答案

2024-02-18 17:26

1個回答
1. 謁漂母祠記

謁漂母祠記 (明)黃省曾 【題解】 漂音票,水中擊絮也。

漂母祠在淮陰今江南淮安府。母與韓信同里,信少貧,乏食,見而憐之,進食數(shù)十日不倦。

后信拜將封王,持千金報,母辭不受,日:“吾哀王孫而進食耳,豈望報哉?!秉S省曾過此,感而作記。

省曾,字勉之,吳縣人,嘉靖辛卯舉人。從李空同游,刻意為詩,遂成一家。

著有《吾岳山人集》。 【原文】 予自北歸,般亭淮陰,乃登觀散趾,謁漂母于城。

因嘆韓信之在當時,三老無所舉,縣次不以擇,胸涵冠代之略,才蘊帝師之算,不能博一餐于鄉(xiāng)人。蓐炊絕往,川釣無獲,綠草曷茹,清波難飽。

使無漂母之飯,則楚溝之莩,信恐不免矣。宜其一旦致侯王,聲天下,而奉千金以為報也。

且夫常人之情,向輳于權顯之門,雖萬鎰之輸,不以為吝,昭華、夜光之珍,每百方求進,以一受為榮。至于茅素塵埃之士,神龍不云,黃鵠未羽,所須者斗釜之粟耳,孰肯誤有毫毛之捐,以濟其旦夕之命哉?此母之高義所以為難,而千金之報予猶以為薄也。

或曰:“廟貌之享,不為過歟?”予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投之窮辛抑郁之地,無所往而有適,以堅閎其所具。則是信之貧窶,乃天之所養(yǎng)以為英雄者也。

母于天之所養(yǎng),哀而食之數(shù)十日,則天心寧有不悅,而使之俎豆于百世乎?信而饑死,則暴項不滅,而蒼生糜爛無已,則是凡信之功皆母成之也。信既有祠,而母可少哉?” 當母之時,所謂黃金北斗者徒,皆卉蟻而死,惟母之聲名,齊日月于穹壤。

施義之報,宜其然也。嗚呼!今之淮陰,猶夫昔也,莽澤困悴,豈無英雄如信者乎?未聞有若漂母以飯之者,于是益知母之高義為難也。

因奠之椒醑(xǔ,美酒),再拜勒文于祠上。 【評解】 昔人云:作文便止那文,便非作文人。

看此藉謁漂母,將古今之富而不義者一并規(guī)諷,此謂文外有文也。至序中韓信千金之報,人以為多,此反以為少,是何等眼孔。

漂母之祠,人以為哀王孫,辭千金,此且說到滅楚是漂母之功,養(yǎng)信乃曰天意,是何等見識。即以題中論,文亦高于人數(shù)籌,況題外又有余韻乎?古人之可傳者,此也;古文之宜讀者,此也。

【書后】 漂母飯信一事,史冊盛稱。人咸謂信具將帥之才,而母能飯之以續(xù)其命,因而報以千金,廟食百世固也。

不知母之飯信,亦第憐其貧耳。向使信終餓莩,如子胥之吹簫而乞,馮諼之彈鋏而歌,則母之飯直付諸塵埃流水矣。

而謂一飯之惠,即宜享祀如是,則凡世之解衣推食者,不皆得附祀漂母乎?所獨異者,不望報耳,不望報而不受報耳。不望報,仁也;不受報,義也。

孟子曰:“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币皂毭贾胁粩?shù)覯者,而于巾幗中得之,此其所以俎豆百世而不愧也。

先生之文,感于富而不義者而作,似猶未足為此祠實錄也。然行文正自不得不爾。

【譯文】 我從北面歸來,到淮陰時,我的船靠岸了,于是我便上了岸,游觀了散落在那里的古代遺跡。在淮陰城中,我拜訪了漂母祠。

在祠中,我就很是感嘆,韓信在那個時候,朝廷中的元老沒有人幫他推薦,地方的官府也不錄用他,盡管他胸中有著超凡的謀略,才能足以輔佐君王制定政策,卻不能在家鄉(xiāng)的人那里討到一口飯吃。沒有了食物,他便到河川去釣魚,然而卻無所收獲,只有青草,可是要如何吃呢?清清的河水,也很難填飽肚子哪!假如沒有漂母給他飯吃,那么,荊草、溝渠中的那些被餓死的人的尸體,恐怕也少不了要有韓信的了。

所以,當韓信有一天被封了侯,聲名震及天下,便向漂母進獻千金,作為報答,也是很合適的。 人們大都是這樣吧,對于權貴顯赫的人,便愿意親近,即使是萬鎰金銀,送給他們也毫不覺著可惜。

明亮、華美,甚至在夜里也能發(fā)光的珍寶,常常是千方百計地求購到手,然后把將它們送給那些顯貴之人看作是榮耀的事??墒菍τ谀切┼l(xiāng)間塵野的無名小輩,即使他們是神龍,是黃鵠,可是因為他們無法表明自己的才能,于是盡管他們所需要的,不過是一些糧食,誰又肯犯下這種錯誤,竟然拿出那么一點點東西來接濟他們一朝一夕的生命呢?由此,我們便可以看出,漂母的行為是多么地高尚、仁義而又那樣地難能可貴。

這樣的恩德,就算是千兩黃金作為報答,我以為都還是太少了呢! 有人說:“給漂母建個祠堂,這也太夸張了吧?”我想說的是:“上天要把偉大的任務交給一個人,一定會先讓那個人去窮苦困頓的境地,因為無路可走,所以他只能適應,由此來堅定、擴大他本來所具有的那些信念、品質(zhì)。所以,那個時候,韓信所遭受的貧窶,是上天為了將他塑造成英雄而對他進行的考驗。

對于上天所青睞的人,漂母十分憐惜,供給他的飯食數(shù)十日,對此上天怎么會不高興她得到世代的人們的尊敬與祭拜?韓信如果當初被餓死了,那么殘暴的項羽便不能被消滅,天下蒼生都要因此而遭受苦難,由此,我們便可以想到,韓信的這些功績,其實都是漂母所促成的呢!韓信有祠堂,那么漂母的又怎么能少呢?” 在漂母那個時代,那些所謂的家財萬貫、權勢顯赫的人們,像成群的螞蟻那樣,都不復存在了,只有漂母的聲名,在天地之間,與日月齊輝。她施行了仁義,接受回報,也是十分應該的。

啊呀!如今的淮陰城,還好像過去的一樣。

2. 乞食漂母文言文閱讀答案

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韓信曾經(jīng)在城下釣魚,有位(在水邊漂洗絲綿)的老太太看到他餓了,就拿飯來給他吃,連續(xù)給了他十天飯。韓信非常高興,對那位老太太說:“我一定會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不過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還期望你報答我嗎?”

①選自《史記·淮海侯列傳》。

②信:韓信

③漂:沖洗絲綿

④竟:連續(xù)

⑤報:報答

⑥王孫:對年輕人的尊稱,此處指韓信。

⑦哀:可憐

(づ ̄ 3 ̄)づ

3. 求文言文“一飯千金”相關題目及答案

應是“一飯千金” 成語釋疑: 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庇郑骸靶胖羾?,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

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

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

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這句成語就是出于這個故事的。

它的意思是說: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們運用這成語時,必須透徹的了解它的含義,第一,真心誠意的樂于助人的人,是永遠不會想人報答他的;第二,有錢人對窮人的救濟,那是一種捐助,即使窮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報答他,也不能稱之謂“一飯千金”;第三,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難的情形下,出于友愛、同情的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幫助,在別人看來,確是“一飯”值得“千金” 的。

成語示例: 馬周道:“壁上詩句猶在,~豈可忘也?!保鳌ち杳沙酢抖膛陌阁@奇》卷。

4. 乞食漂母文言文閱讀答案

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韓信曾經(jīng)在城下釣魚,有位(在水邊漂洗絲綿)的老太太看到他餓了,就拿飯來給他吃,連續(xù)給了他十天飯。韓信非常高興,對那位老太太說:“我一定會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不過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還期望你報答我嗎?”

①選自《史記·淮海侯列傳》。

②信:韓信

③漂:沖洗絲綿

④竟:連續(xù)

⑤報:報答

⑥王孫:對年輕人的尊稱,此處指韓信。

⑦哀:可憐

(づ ̄ 3 ̄)づ

5. 文言文《白云亭》閱讀答案

白云亭 《陸游:入蜀記》

謁寇萊公祠堂,登秋風亭,下臨江山。是日重陰微雪,天氣,復觀亭名,使人悵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嘆。遂登雙柏堂、白云亭。堂下舊有萊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復,秀麗可愛。白云亭則天下幽奇絕境,群山環(huán)擁,層出間見,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欄外雙瀑瀉石澗中,跳珠濺玉,冷入人骨。其下是為慈溪,奔流與江會。余自吳入楚,行五千余里,過十五州,亭榭之勝,無如白云者而止在縣廨聽事之后。巴東了無一事,為令者可以寢飯于亭中,其樂無涯,而闕令動輒二三年無肯補者,何哉?

【注釋】

〔寇萊公〕北宋名相寇準,字平仲,華州下(guī,現(xiàn)在陜西渭南)人。19歲中進士,曾任歸州巴東縣的知縣。宋真宗時封萊國公。因寇準在巴東任過知縣,所以此地有祠堂紀念他。

〔重陰〕天陰得很。

〔飂飃(liáolì)〕凄冷的樣子。

〔復觀亭名〕再看看秋風亭這個名字。秋風容易喚起凄涼惆悵的心情,所以這樣說。

〔流落天涯〕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地方漂流。

〔槁死〕枯死。

〔南山重(chóng)復〕南山峰巒很多。

〔絕境〕超過一切的美妙境界。

〔間(jiàn)見(xiàn)〕和“層出”意思一樣,都是山峰很多的意思。間,更迭。

〔森然〕繁密茂盛的樣子。

〔欄外雙瀑瀉石澗中〕欄桿外面的兩條瀑布傾瀉到石澗里。瀉,奔流。石澗,連底帶岸都是石頭的山澗?!蔡闉R玉〕像珍珠在跳躍,像玉屑在飛濺。形容瀑布水入澗的景象。

〔是為慈溪〕這就是慈溪。

〔會〕會合。

〔自吳入楚〕從江浙到湖北。

〔亭榭(xiè)〕都是點綴風景的建筑物。榭,建在高臺上的敞屋。

〔勝〕(景物)優(yōu)美。

〔止〕只,僅。

〔聽事〕廳堂,辦公的處所。

〔了無一事〕(知縣)一點事都沒有。

〔為令者〕作知縣的人。

〔寢飯〕睡覺吃飯度日。

〔無涯〕沒有邊際,無盡。

〔而闕令動輒二三年,無肯補者〕可是每逢知縣出缺,動不動就兩三年沒有人肯補這個缺。闕,通“缺”。

吳:今浙江,江蘇一帶 楚:今湖北一帶

6. 掩鼻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魏王遺楚王美人,楚王甚悅之。

夫人鄭袖知王悅愛之也亦悅愛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擇其所欲而為之。

王曰:“夫人知我愛新人也,其悅愛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為妒也,因謂新人曰:“王甚悅愛子,然惡子之鼻。子見王,常掩鼻,則王長幸子矣?!?/p>

于是新人從之,每見王,常掩鼻。王謂夫人曰:“新人見寡人常掩鼻,何也?”對曰:“不知之也?!?/p>

王強問之,對曰:“頃常言惡聞王臭?!蓖跖唬骸柏嬷?!”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適有言,必亟從命。”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譯文編輯魏惠王贈給楚懷王一個美女,懷王很喜歡。

懷王的夫人鄭袖,知道懷王寵愛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愛護這個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飾都挑她喜歡的送去;房間和家具也都選她喜歡的讓她使用。

似乎比楚王更喜歡她。楚王說:“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來博取丈夫的歡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

現(xiàn)在鄭袖明知寡人喜歡魏女,可是她愛魏女比寡人還要厲害,這簡直是孝子侍奉雙親,忠臣侍奉君主。”鄭袖知道楚王認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對魏女說:“君王愛你的美貌。

雖然這樣說,但是他討厭你的鼻子。所以你見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則大王會長久寵幸你?!?/p>

從此魏女見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對鄭袖說:“魏女看見寡人時,就捂住自己的鼻子,這是為什么?”鄭袖回答說:“我不知道這件事?!?/p>

楚王說:“即使再難聽的話,你也要說出來?!编嵭湔f:“她像是討厭君王身上的氣味?!?/p>

楚王說:“真是個潑辣的悍婦!” 王,鄭袖,美女三人坐一起,鄭袖于是先行告誡御者說:王如果說了什么,一定要快速執(zhí)行。王叫美女到他前頭,靠近他,幾次掩口,王十分生氣,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絕不寬赦。

7. 象祠記(文言文)

象祠記 (明)王守仁

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于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薄靶轮?,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蓋嘗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于唐,而猶存于今;壞于有鼻,而猶盛于茲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烏,而況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則祀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于世,吾于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于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則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于善,則不至于惡;不抵于奸,則必入于善。信乎,象蓋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彼股w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見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于其位,澤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于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歟? 吾于是蓋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則唐人之毀之也,據(jù)象之始也;今之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p>

編輯本段注釋

①象祠:象的祠廟。象,人名,傳說中虞舜的弟弟。②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縣境內(nèi)。相傳舜封象于此。象死后,當?shù)厝藶樗遂魪R。③瞽瞍(gǔ sǒu):舜父名。④底:通“抵”,到。

編輯本段譯文

靈鷲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廟。那山下住著的許多苗民,都把他當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順應苗民的請求,把祠廟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時請我做一篇記。我說:“是拆毀它呢,還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說:“是重新修整它。”我說:“重新修整它,是什么道理呢?”宣尉使說:“這座祠廟的創(chuàng)建,大概沒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們居住在這里的苗民,從我的父親、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并誠心祭祀,不敢荒廢呢?!?我說:“為什么這樣呢?有鼻那地方的象祠,唐朝人曾經(jīng)把它毀掉了。象的為人,作為兒子就不孝,作為弟弟就傲慢。對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斥責,可是還存留到現(xiàn)在;他的祠廟在有鼻被拆毀,可是在這里卻還興旺。為什么這樣呢?”我懂得了!君子愛這個人,便推廣到愛他屋上的烏鴉,更何況是對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這樣,那么興建祠廟是為了舜,不是為了象??!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這樣,那么古代兇暴乖戾的人難道還少嗎?可是象的祠廟卻獨獨能傳到今世。我從這里能夠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進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澤流傳的遼遠長久。象的兇暴,在開始是這樣的,又怎見得他后來不被舜感化呢?瞽瞍也能聽從,那么他已經(jīng)被舜感化成為慈祥的父親了;如果象還不尊敬兄長,就不能夠說是全家和睦了。他上進向善,就不至于仍是惡;不走上邪路,就說明一定會向善。象已經(jīng)被舜感化了,確實是這樣??!孟子說:“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國家,象不能有所作為呢!”這大概是舜愛象愛得深,并且考慮得仔細,所以用來扶持輔導他的辦法就很周到呢。從這里能夠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夠任用賢人,安穩(wěn)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澤施給百姓,因此死了以后,人們懷念他啊。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這也許是仿效舜封象的辦法吧!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沒有不能夠感化的人。既然這樣,那么唐朝人拆毀象的祠廟,是根據(jù)象開始的行為;現(xiàn)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來的表現(xiàn)。 這個意義,我將把它向世上講明。使人們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樣,還能夠改正;君子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到了極點,即使別人跟象一樣兇暴,也還能夠感化他呢。

相關問答
謁漂母祠記文言文答案
1個回答2023-12-21 10:04
1. 謁漂母祠記 謁漂母祠記 (明)黃省曾 【題解】 漂音票,水中擊絮也。 漂母祠在淮陰今江南淮安府。母與韓信同里,信少貧,乏食,見而憐之,進食數(shù)十日不倦。 后信拜將封王,持千金報...
全文
庭謁的意思庭謁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2-28 00:44
庭謁的詞語解釋是:庭參。 庭謁的詞語解釋是:庭參。結構是:庭(半包圍結構)謁(左右結構)。注音是:ㄊ一ㄥ_一ㄝ_。拼音是:tíngyè。 庭謁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引...
全文
張謁之的個人經(jīng)歷
1個回答2024-02-24 02:09
張謁之,生出于1990年03月,2009年8月一名自稱叫張謁之的90后少女,在網(wǎng)上發(fā)帖稱打算一手拿世界小姐冠軍杯,一手拿期貨大賽500萬元獎金,她自稱玩期貨兩年賺了1億元,在上海、北京均有別墅。這...
全文
謁金門 簡介
1個回答2024-03-12 18:05
上下闋共四十五字。一韻到底。 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全文
楚有祠者由這個故事得出的一個成語是什么?這個故事有什么寓意 ?答案
1個回答2024-01-19 02:28
畫蛇添足 諷刺那些不顧客觀實際,自我賣弄,弄巧成拙的人。(意思對即可)
什么是謁后語
4個回答2023-11-23 19:25
歇后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語,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
全文
成語:了如指掌謁愛可親
1個回答2024-02-24 04:39
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解釋] 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里給人家看一樣。 和藹可親 [hé ǎi k...
全文
干謁典故?
1個回答2024-04-13 12:20
杜甫雖曾自我標榜“獨恥事干謁”,其實也未能免俗。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杜甫兩次游于京城,除了應試(未能及第)之外,便是以詩文干謁權貴?!抖殴げ考分芯陀性摃r期的大量投贈公卿的詩作。有的詩句不僅顯得過...
全文
拜謁高原
1個回答2024-02-29 08:26
參考答案 35. (1)因為人進入高原,常常產(chǎn)生高原反應;因為高原強迫你面對它,拜謁它,讓你承認自己的渺小。 (2)概括為“高原以它自己獨有的方式存在著”,“人類只能貼近它,...
全文
用謁后語來寫一段話
1個回答2024-03-14 18:06
幫你找的: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是阿斗式的人物——沒能耐。就算學手藝,沒文化,依舊是阿二當郎中——沒人敢請。我知道你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軟不吃硬,還喜歡挨打的狗去咬雞——拿別人出氣,說你幾句,你還像那挨...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