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洞察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

2024-02-11 02:56

1個回答

當(dāng)一個人可以不執(zhí)著在別人的行為,而去想想背后的動機時,比較不會錯過真正對他好的人,也比較能夠防著居心不良的人。

念初中的時候,是我叛逆期的最高峰,那時我不只常常頂嘴,也問題不斷,成績一直都是在尖子班中吊車尾。我記得有一次,因為成績的問題跟母親吵了起來,母親一氣之下罵我:早知道??不想讀書,小學(xué)畢業(yè)我就把??嫁給那些沒有結(jié)婚的老伯伯賺聘金,現(xiàn)在就不必受??的氣了。經(jīng)過這么多年,這句話我還是記得很清楚,也記得那時很傷心很傷心的感覺。因為這句話,我更斷定我的母親對我沒有感情,母女間的沖突,隨時都在家中上演。

我一直沒有好好想過,母親說那句話背后的動機是什么,我認定她就是討厭我,沒有想過一個打算小學(xué)畢業(yè)就把我賣掉的人,怎么還會支持我讀這么久的私立大專院校;我不懂母親的心思,只在乎母親罵我的那段話,那段話一直在我心中盤旋,多年來都沒有消失過。

一個朋友說,他很氣他母親在他失業(yè)的時候,講了一句:原來我養(yǎng)了一只米蟲。那句話讓他頭也不回的離家,再也沒有回去過。這幾年我看過很多親子沖突,孩子在意的常常是父母親說的某一句話。

也因為這樣,有好多親子書一直教父母語言會傷人,對孩子說話有好多的禁忌。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父母好怕孩子,孩子生氣了,媽媽整個人縮了起來,好像說什么都不對;有些兄妹打架了,母親不敢說話,在一旁深呼吸,高舉雙手等風(fēng)暴過去。

然而親子關(guān)系不是這樣的,親子關(guān)系必須要雙方相處起來都能感到自在,孩子不是碰不得的玻璃,捧在手心,壓力大到讓父母差點窒息。

我是一直到讀了政治之后,在一位老師的說明下,才理解了什么叫做菩薩心,與現(xiàn)實生活中之必要手段是不沖突的。原來我們不能從一個人的行為本身去評斷他的善與惡、好與壞,但是卻可以從一個人行為背后的動機,來看出這個人的善惡好壞。

這一門功課,我從大學(xué)開始練,卻在人生中受了很多的傷之后才懂。我看過很多主張要對孩子溫柔、不能大聲的人,從來沒吼過小孩,營造出人很好的樣子。可是,在孩子需要幫忙的時候,冷眼旁觀;在孩子被同學(xué)霸凌的時候,以不介入孩子糾紛為借口,眼睜睜看著孩子被欺負。

我也看過一個很會罵孩子的爸爸,在孩子受傷的時候,不怕得罪朋友,大聲的說:走,如果她不學(xué)會不打人,我們就不要跟她出去玩!我們不跟暴力的人在一起,沒有必要為了交朋友而忍受被打。他在第一時間站在孩子那邊,不管自己會不會得罪人,在看到別人的孩子被霸凌的時候,也會站出來阻止傷害發(fā)生。

人的行為、人的臉看起來兇不兇、語氣嚴(yán)不嚴(yán)厲,很多時候跟心地好不好、會不會騙錢、害人,沒有一定的關(guān)系。一直到大學(xué)之后,我才開始學(xué)著看懂人行為背后的動機,而孩子那么小,怎么會懂?

引導(dǎo)孩子思考

我常常會問孩子:你覺得爸爸這次生氣,是討厭你?還是擔(dān)心你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成為一個大家不喜歡的人?

我也會在很多的時候問孩子:你覺得她這樣做,是真心想要害你?還是只是用錯方法跟你相處?

你覺得他是真的討厭你要害你?還是年紀(jì)太小,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

我用問句去引導(dǎo)孩子,想想每個行為背后的動機,去理解有時候你以為別人就是要傷害你的這件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去理解你以為的好,也不一定是真心的。

不從行為本身來看事情,而用行為背后的動機來看事情時,孩子的人生廣度就會不一樣,不會?I限在一個人的小小動作,就生悶氣好久好久。

有一天我開車載女兒從學(xué)?;貋頃r,女兒在車上興沖沖的跟我說,今天功課寫完,要來試用新買的松餅機,自己做松餅。一進家門,我馬上拿了餅干,給兩歲七個月的弟弟吃,我陪兒子坐在餐桌,吃餅干、配牛奶,然后喊著姊姊去寫作業(yè)。

女兒看著弟弟手上的餅干,問我:我也可以吃點心嗎?

我溫溫的說:不可以,快去寫作業(yè)。

女兒有點不開心的拿著書包走進房間,開始寫起了她的作業(yè)。她邊寫邊哼歌,等兒子吃完點心后,我進去房間陪女兒,坐在女兒旁邊問她:??一回家,媽媽馬上給弟弟吃餅干喝牛奶,卻不讓??吃,一直催??寫作業(yè),有沒有很生氣?

女兒點點頭說:一開始有一點點生氣,可是我想??應(yīng)該不是不讓我吃,媽媽??不可能偏心,不給我吃,??也不可能討厭我,所以懲罰我,應(yīng)該有別的意思,所以我就不在意了,先把作業(yè)寫完再說。

我笑笑的說:所以,??想了想,媽媽不讓??吃,后面一定有一個對??好的動機,是嗎?

女兒點點頭說:是呀!媽媽不會跟我計較吃的,那我可以問為什么嗎?

我回答她:弟弟早上到現(xiàn)在,有一段時間沒喝奶了,我想要慢慢幫他斷奶,在他想起要喝奶之前,先給他吃餅干喝牛奶;但是??說??寫完作業(yè)要做松餅,現(xiàn)在吃了餅干,不就沒胃口吃松餅了嗎?

女兒像忽然想起來一樣:對喔我要做松餅,我竟然一下車就忘記了!還好媽媽??有記得,謝謝??。

過了一會兒,女兒自言自語說:還好我有想到,媽媽做事情背后一定有原因的,不然莫名其妙白生氣一場。

聽到這句話,我笑了一笑,想了想,這么多年來我難道不是這樣?莫名其妙生了好久的氣,我心中一直記得母親傷我的話語,卻沒有看見母親是因為焦慮我的成績與前途,那些焦慮在我的頂嘴刺激下,沒有半句好話,字字都傷人。

人生有很多怨,有很多恨,往往肇因于氣誰怎么對我,又說了哪句話傷我的行為上,卻沒有去看看那些行為的背后,是不是擔(dān)心、是不是好意、是不是因為把你放在心上疼。

我一直到了當(dāng)母親之后才理解,我跟我的孩子都一樣,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xí)中,克服了自己的盲點,突破自己卡住的那一關(guān),不再堅持別人就該怎么對我。

當(dāng)女兒知道,我不管叨念還是生氣,背后都一定是顆為她好的心,不管是心急還是憤怒,都知道她是被愛著的,這才是最重要的,也騙不了小孩,我不用字字句句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

我們不再去看別人行為的本身,而是去看懂行為的背后,看懂母親叨念背后滿滿的愛,看懂自己是被愛的。而當(dāng)母親的我,不管做什么,我都問心無愧的知道,自己愛得如此理直氣壯。

相關(guān)問答
洞察的洞是什么意思
3個回答2023-01-15 03:05
洞者透也,察,分析得到,看透的意思,經(jīng)過思考研究看透其本質(zhì),比較早的,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三:“彼異端也,尚能洞察其徒心術(shù)之隱微,而提撕警策之,吾儒職教者有愧矣?!?/div>
為什么有的人就是洞察人心的高手,而有的人就不是?洞察人心,洞察人性
2個回答2023-05-27 19:10
所以說啊,這就是天份,這就是命,有人一輩子只能干體力活,有人一輩子雖然也在干活,但不是為了兩餐飯,有人前半輩子干體力活后半輩子干腦力活; 其實,你在和別人說話時,有認真想過,對方都細細聽嗎,反過來你也...
全文
洞察的意思?
2個回答2023-04-02 23:35
洞察,指:1. 看穿,觀察得很透徹,洞察并能激發(fā)感情的源泉。2.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內(nèi)容或意義,洞察其本質(zhì)。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三:“彼異端也,尚能洞察其徒心術(shù)之隱微,而提撕警策之,吾儒職教者有愧矣。queb...
全文
洞察是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3-04-06 17:32
洞察的意思:看穿,觀察得很透徹;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內(nèi)容或意義。 洞察的詳細解釋: 1、看穿,觀察得很透徹。 2、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內(nèi)容或意義。 3、指深入、清楚地察知。 4、商業(yè)名詞。是指商業(yè)價值研究分析...
全文
洞察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5-16 10:11
洞察 [dòng chá] [釋義] 1.看穿,觀察得很透徹。 2.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內(nèi)容或意義。
什么是洞察
1個回答2022-11-10 05:35
洞察 洞察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dòng chá,意思是看穿,觀察得很透徹;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內(nèi)容或意義。
洞察力強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4 00:57
洞察力強的成語 明察秋毫(míng chá qiū háo):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洞若觀火(dòng...
全文
洞察力強的人的表現(xiàn)?
1個回答2022-12-09 06:58
他的眼神是鷹眼
《洞察力》
1個回答2024-03-17 12:42
金文,山西財經(jīng)大學(xué)心理學(xué)博士,一直致力于心理學(xué)的研究工作,并熱衷于向普通大眾介紹心理學(xué)知識,在社會心理學(xué)方面有著重要成果。 在十幾種科學(xué)雜志上發(fā)表過文章,并獲得過多種獎項。除此之外,還出版過多部...
全文
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
1個回答2024-03-09 13:59
其實也不一定說他是有洞察力,只不過是因為他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比較久,然后你的一言一行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所以這樣,對你有一個大體的了解,說他有洞察力的話,也有一點道理。因為他知道仔細觀察你的特點。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