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十念必生愿

2024-02-10 01:11

1個回答

我們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災障、增長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約著我們現(xiàn)生的角度來說;以下的第十八、十九愿,是說名號的功德能夠成就臨終的接引。前面的念佛都是偏重在信心,以下是有愿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p>

第十八愿在四十八愿中,實在太重要了,善導大師說叫作愿王,是愿中之王。

凈土宗因為有第十八愿,才形成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句佛號的功德,能夠普遍的加被-- --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因為有第十八愿的關系。

所以善導大師對于第十八愿贊嘆有加,他認為這就是阿彌陀佛本愿的核心思想,我們這一愿,就根據(jù)善導大師的解釋來說明:善導大師把這段愿文分成三小段:第一個根機,第二個法門,第三個利益。

一、根機:

這一愿所加被的根機是誰呢?是十方眾生。這十方眾生,善導大師解釋說,是指我們一般的罪惡生死凡夫,他加一個‘罪惡’,不只是生死凡夫而已。罪惡生死凡夫意思是善惡摻雜,就是這個人,他平常遇到好因緣修善,但是遇到惡因緣的 *** ,他也是造惡,所以叫做善惡摻雜的罪惡生死凡夫。這個地方是指這一愿所加被的根機,不完全是造善的凡夫,而是善惡摻雜的罪惡生死凡夫。

二、法門:

這樣的人,他修什么法門呢?他修三個法門:

第一個‘至心信樂’,第二個‘欲生我國’,第三個‘乃至十念’。

在信愿行三資糧當中,善導大師特別重視至心信樂,他認為這個是主軸思想。 至心信樂這句話,善導大師用四個字來代表,叫做順從本愿。跟印光大師一心歸命的意思一樣。 他說念佛的時候,關鍵點是要放下自我意識,完全百分之百的順從阿彌陀佛的本愿,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看法。

順從本愿,善導大師他提出兩個標準:

第一個,你要決定深信自身現(xiàn)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就是說,你要好好的向內(nèi)反省,我們是什么人???我們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生生世世在三界當中,不斷的流轉,累積很多很多的生死罪業(yè),就算從今天開始,不吃飯也不睡覺,每天好好的拜懺修止觀,直到命盡為止,我還是不可能成就圣道。不是我不要,是根本沒辦法成就,就算我今生盡最大的努力,還是不可能了脫生死的,這是第一個認識。

第二個,你要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愿,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你要百分之百相信我自己做不到,誰能夠幫助我呢?阿彌陀佛的四十八愿,他每一個愿都是為眾生而發(fā)的,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到凈土去。

這是順從本愿的標準,善導大師也提出兩種障礙,叫作不順從本愿:

比方說:你念佛的時候,啊呀,我業(yè)障深生啊,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你沒有順從本愿,你念佛還打妄想,你是活在妄想當中!

比方說:你念佛的時候,你說你福報不夠,你不能往生。你沒有順從本愿!

因此,以善導大師的標準,念佛的時候,不能有妄想,即便有妄想,也不能住在妄想,要住在佛號。他這個順從本愿的標準是很高的,對于阿彌陀佛的本愿力是完全的靠上去,如果還住在妄想,以善導大師的標準,你沒有真正的順從本愿,你是在抗拒本愿!是你自己抗拒本愿,不是阿彌陀佛不救你,你自己把你自己障住了,因為你抗拒本愿!

由于至心信樂的關系,佛號一旦提起來,你的心是百分之百的隨順服從阿彌陀佛的本愿,你完全皈依在阿彌陀佛本愿攝受下。然后欲生我國,你有懇切求生凈土的愿力,最后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十念是指臨終的十念。不過這個臨終十念,曇鸞大師解釋說,也不一定是剛好十聲佛號,就是一種相續(xù)的稱念,乃至凈業(yè)成就。

三、利益: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除非你是造了五逆的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或者誹謗佛法、撥無因果等等,一個是罪業(yè),一個是邪見。

不過蓮池大師說,即便你造五逆十惡、誹謗正法,只要能夠至心懺悔,斷相續(xù)心,還是可以往生。

這里,說出了凈土宗的一個重要思考,就是隨念往生的思想,也就是從四十八愿建立起來的。

凈土宗并不重視佛號的多寡,你看:乃至十念,即便不是十句佛號,從佛陀的語氣來看,不是念很多佛號,重點在隨念往生-- --臨終的正念現(xiàn)前。

所以這一愿,歷代祖師把它判作為往生的最低標準,就是只要十句佛號。

但是,這個標準的重點在于至心信樂,核心思想是在這四個字,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歸依,完全靠著強大的信愿而往生。善導大師解釋四十八愿時,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解釋至心信樂,他認為這一愿的精神在至心信樂,在順從本愿那四個字。

也就是說,你必須走出你的妄想,百分之百的靠倒阿彌陀佛的本愿上,只要你活在妄想,你就不是順從本愿,叫做抗拒本愿。這就是我們凈土宗帶業(yè)往生的主要根據(jù),所謂隨念往生,帶著業(yè)種,不能帶現(xiàn)行,是帶業(yè)種。

相關問答
諦閑大師說怎樣念佛必定往生西方凈土
1個回答2024-01-19 02:12
不可太快,不可太緩,句句分明,字字清徹 《諦閑大師全集》:“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則佛號不清,心不至誠;亦不可太緩,緩則容易昏沉,心亦不誠敬。故須念佛,要不緩不急。每日定數(shù),至多三萬,至少一萬。一年三...
全文
必須凈化了才行用我的愛凈化,是什么動漫
1個回答2023-06-02 18:05
美男高校地球防衛(wèi)部
一方凈土,三柱清香,愿所求皆所愿,所念皆如愿!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8-19 17:35
在清凈無染神佛居塌尺住的地方,燒上三柱清香絕衫配,希望所求的都隨了自并指己的愿望,所念念不忘,牽掛的人都實現(xiàn)他們的心愿。
發(fā)大愿者必有魔考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4-01-29 12:56
發(fā)大愿者必經(jīng)魔考意思是指發(fā)表自己有非常大的愿望的人,一定是需要具有一種非常魔性的一種考驗的意思,表明自己對這件事情,因為我關系已經(jīng)闡述得非常清楚的,所以對這件事情可能也是有著明確的一種意愿和一種想法...
全文
不去做事的人,是不愿意做事,還是不會做事啊,覺得沒有必要?
1個回答2024-03-07 16:20
主要還是不愿意的因素占多數(shù)。 一個正常的人,沒有什么事情是學不會的,只有自己不敢興趣,不想去學,才會懶得去做事。
我想念我的一位朋友了,你們愿意聽我講故事嗎?
1個回答2024-01-26 07:41
網(wǎng)絡上有這樣的情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至少是某種寄托,不離不棄!
求事情念什么經(jīng)比較靈 怎么發(fā)愿
1個回答2024-03-04 03:33
念什么都能靈。 比較普及的有《普門品》《普賢菩薩行愿品》《地藏經(jīng)》《心經(jīng)》,咒方面有大悲咒、六字大明咒、準提咒,菩薩名號方面除四大菩薩外,還有彌陀圣號,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等等。 您就在念經(jīng)之前...
全文
愿你得己所愿終其念?
1個回答2024-09-03 05:37
  這句話意思是:祝愿你能最終滿足自己的愿望,而心上無牽無掛。   “終其念”有了結、滿足愿望的意思,和前面的“得己所愿”的意思一樣,又強調(diào)說明了一下。 正因為滿愿了,所以自然念頭就終結...
全文
抹凈的“抹”怎么念?
1個回答2022-08-15 10:32
抹(mǒ),抹凈(mǒ jìng)。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