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我身邊演講稿(短篇)

2024-02-07 11:50

急需!!!!!!!!!幫幫忙拉!
1個回答
文明就在我身邊



講文明,懂禮貌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的基準。尊敬長輩,愛護弱小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代,更應該做到講文明、懂禮貌。



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知道了講文明、懂禮貌并不需要做的轟轟烈烈,只要平平常常就可以了。記得在《今日視線》曾報道過,有一位先生多次捐獻出自己的愛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當記者想要見一見這位好心人時,他總是不愿露面,更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姓名,人們稱他為“活雷鋒”,還親昵地稱他“關微”先生。通過記者的搜索,終于得知“關微”是廣東一位行善不留真名的人,五年來,他共捐款72.5萬元。平時都是通過電話確認救助對象,然后把錢匯過來,唯一一次露面,是在2004年秋天,利用出差之機,取走幾年來的資助發(fā)票。見過他的人記得,“關微”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他那“樂善好施”的文明行為感動了所有人。



還有一次,有一個人因出車禍流血過多,需要輸血!當《今日視線》發(fā)出報道求助時,一位來人知道自己的血型可以救人。趕緊去獻血。當醫(yī)生得知他剛獻完不到三個月,不能在獻血??衫先撕敛华q豫,不顧自己的安危地再次獻了救命的血!他的行為不正詮釋“文明”兩字的含義嗎?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的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人邁出文明的一小步,社會將邁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種力量,好像奧運火炬手傳遞一樣,經(jīng)過沒人的手中,都能匯聚、釋放所有人的熱情。



讓我們攜手起來,共同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的美德吧
相關問答
我喜愛的神話、傳說故事演講稿短一點快些!
1個回答2024-01-18 14:02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是女媧造人。 女媧造人講的是天地間有很多生靈,可就有女媧這一個神,她感到很寂寞,便順手拿起泥巴捏出了我們一個一個像女媧的小生靈,女媧還給我們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人”。 ...
全文
中學生較短演講稿
1個回答2024-02-07 14:03
《飛翔吧!中國!》 詩人:春城阿海 穿過你柔美的視線, 我在你群山環(huán)繞的懷里放聲高歌, 我是你最愛的龍兒, 你是我偉大的母親, 哦!我親愛的祖國, 我陪你笑看風雨, 陪你淚水滑落, ...
全文
中學生較短演講稿
1個回答2024-02-07 02:44
《飛翔吧!中國!》 詩人:春城阿海 穿過你柔美的視線, 我在你群山環(huán)繞的懷里放聲高歌, 我是你最愛的龍兒, 你是我偉大的母親, 哦!我親愛的祖國, 我陪你笑看風雨, 陪你淚水滑落, ...
全文
相聲的稿子(短點)
1個回答2024-01-19 02:51
大話西游—經(jīng)典篇 演員表: 唐—唐僧 孫—孫悟空 豬—豬八戒 沙—沙僧 白—白晶晶(白骨精) 旁白 (旁白: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這日,師徒四人翻過黑風嶺,來到一村莊,此處炊...
全文
有沒有什么不是太短的故事當演講稿?
1個回答2024-02-14 08:23
我是陳阿土 陳阿土是臺灣的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攢了半輩子的錢,終于參加一個旅游團出了國。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關鍵是,陳阿土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準間。這讓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務...
全文
簡短的英語演講稿(小學)
1個回答2024-02-12 17:50
提綱 1 先介紹自己 2.說下自己的愛好 及性格 家庭 3.表示自己的想法 hello ***.my name is xiaoming .i'm 12 years old .and i'm...
全文
怎么寫短篇小說才會過稿啊
1個回答2024-03-08 07:49
要有豐富的寫作基礎,通讀各樣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還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只有這樣才可以寫出感染的小說,可以建議你寫一下自己的過去生活。
求一篇簡短的年會發(fā)言稿
1個回答2023-02-10 14:10
你可以請個秘書
重金求一篇簡短的日語演講稿?。?!
1個回答2024-04-04 02:26
若い少女はみな自分の將來に対して、憧れを持っています。5年后、十年后、自分はどうなっているのだろう?まだ長い先の話だけど。 五年后の私は、どのような仕事に従事してるのだろう?しわも出てきてしまうのか...
全文
小學生演講稿(短一點)
1個回答2024-01-23 15:45
小學生演講稿-紅燈短暫而生命長久 誰不希望有個完整的家?誰不希望自己有婀娜的儀態(tài)?誰不希望能夠愉快的渡過自己的花季一般燦爛的歲月?這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一件并不難的事情,然而這一切對于一個被車禍毀于一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