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紳小故事

2024-02-04 18:02

1個回答
《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發(fā)跡之前,經(jīng)常到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見到李元將都稱呼“叔叔”。李紳發(fā)跡之后,李元將因為要巴結(jié)他,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為“侄”,李紳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將稱自己為“孫子”,李紳才勉強接受。還有一個姓崔的巡官,與李紳有同科進士之誼,有一次特地來拜訪他,剛在旅館住下,家仆與一個市民發(fā)生爭斗。得知是宣州館驛崔巡官的仆人,李紳竟將那仆人和市民都處以極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來,說:“過去我曾認識你,既然來到這里,為何不來相見?”崔巡官連忙叩頭謝罪,可李紳還是把他綁起來,打了20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時,嚇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聲。當時人們議論紛紛:“李紳的族叔反過來做了他的孫子,李紳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由于李紳為官酷暴,當?shù)匕傩粘3@受怕,很多人甚至渡過長江、淮河外出逃難,下屬向他報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崩罴澋溃骸澳阋娺^用手捧麥子嗎?飽滿的顆??偸窃谙旅妫切╋蹩冯S風而去,這事不必報來。”
相關(guān)問答
李紳的詩句
1個回答2024-02-01 22:54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出生于湖州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唐朝宰相、詩人。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后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仆...
全文
李紳是詩。。。
1個回答2024-02-16 19:39
李紳(772-846),唐代詩人,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nóng)》詩2首,內(nèi)有“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譽為憫農(nóng)詩人。
李紳是個什么樣的人
1個回答2024-02-13 23:25
年輕時能體會到農(nóng)民疾苦的中晚唐詩人。 但自他當宰相后卻因好吃雞舌菜,每頓需殺雞三百只的奢侈政治家。
關(guān)于李紳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4 20:15
生在西湖上。 雪欺春早摧芳萼,此中霜菊繞潭開,西湖懸玉鉤。 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歷二十政,一曲離歌酒一杯。 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 和西川李尚書漢州...
全文
李紳詩句
1個回答2024-02-25 12:08
李紳(772—846),唐代詩人,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nóng)》詩2首,內(nèi)有“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譽為憫農(nóng)詩人。
李紳的簡介誰有
1個回答2024-02-16 18:33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
全文
關(guān)于李紳的詩句
1個回答2024-02-16 21:28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李紳《古風二首 》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 李紳《古風二首 》 當路絕群嘗誡暴,為貓驅(qū)獮亦先迎。 —— 李紳《憶壽春廢虎坑余以春二月至...》 蘭鹢對...
全文
李紳身世?
1個回答2024-04-16 12:21
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人,生于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
全文
李紳的簡介誰有
1個回答2024-05-25 10:49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
全文
李紳是個什么樣的人?
1個回答2023-01-30 07:18
說李紳一餐吃三百只雞舌頭的拜托你們好好想想,這不明顯扯淡嗎?那一年不得殺22萬只雞?野史貶低李紳的也信?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