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序紀第七下原文、翻譯及賞析

2024-02-04 14:30

1個回答

翻譯:函谷關(guān)是皇帝住宅,黃河洛水是君王鄉(xiāng)里,利用這次大舉出兵,占據(jù)中原。

原文: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

翻譯:但業(yè)漁丞中原地區(qū),占據(jù)天下的中央,陛下統(tǒng)治華夏,平定邊遠地帶,百姓聽到這種事,應(yīng)當大加慶賀。

原文:伊洛中區(qū),均天下所據(jù)。陛下制御華夏,輯平九服,蒼生聞此,應(yīng)當大慶。

輯平九服:平定邊遠地帶。九服,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區(qū)。

作品簡介

《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題材,是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權(quán)時,就曾由史官鄧淵編寫《代記》十余卷,以后崔浩、高允等繼續(xù)編寫魏史,都采用編年體。

《魏書》記述了我國北方鮮卑族拓跋部從四世紀末葉至六世紀中葉(即北魏道武帝至東魏孝靜帝)的歷史,內(nèi)容涉及到它的發(fā)展興盛、統(tǒng)一北方、實現(xiàn)封建化和門閥化的過程,以及北魏、東魏與南朝宋、齊、梁三朝關(guān)系的歷史。

《魏書·序紀》還追敘拓跋氏的遠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雖未可盡信,但卻大致闡述了拓跋氏的歷史淵源。因此,研讀《魏書》,對于認識我國歷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締造的這一客觀事實,必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相關(guān)問答
西游記第七回 賞析
1個回答2024-03-03 23:19
《西游記》第七回可以看出孫悟空有桀驁不馴、勇于反抗的性格特征。 孫悟空機智多謀,任憑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火中燒,依然屹立不倒,倒是最后燒出了火眼金睛。但是,強中自有強中手,孫悟空兵敗于如來掌下,被壓...
全文
歸去來兮辭并序賞析
3個回答2022-05-01 20:22
脫然=灑脫 放浪不羈 不畏世俗牽絆 眷然=有所留戀 不忍離去 難以忘懷 悵然=跟脫然差不多 多了點坦然釋懷的意味 我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我也才學(xué)完這篇
急求詩經(jīng) 魏風中 伐檀的賞析!
1個回答2022-08-27 19:19
我不怎么了解
宋紀·宋紀十五原文_翻譯及賞析
1個回答2023-08-20 18:45
大旱之證蓋刑有所不平
魏爾倫的《秋歌》賞析
2個回答2023-09-08 20:51
秋悲在這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虛衫虧致,從而表現(xiàn)的一系列癥狀如心,呼吸,臉色。作者不僅是悲傷,還有憂郁塌碧所以才會寫出這樣的詞句。最差神后不得不面對這種痛苦的襲來,這些痛苦讓作者很憔悴。
蘭亭集序賞析
1個回答2022-06-27 01:16
文章首段記敘了蘭亭聚會的盛況,作者擺脫了世俗的煩惱,盡情享受美景,整段圍繞一個“樂”字展開描寫;文章的第二段則是作者感慨人生短暫,盛事不常;文章的最后一段緊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發(fā)議論,從親身感受談起...
全文
哀溺文序賞析
1個回答2023-11-29 19:55
短文用白描手法,用詞簡省淺近,人物特點卻入木三分,體現(xiàn)了柳氏寓言一貫的特點。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手法,主要刻劃了溺死者要錢不要命的心態(tài),使全文敘述相當精煉,人物形象十...
全文
哀溺文序賞析
1個回答2023-12-04 03:10
短文用白描手法,用詞簡省淺近,人物特點卻入木三分,體現(xiàn)了柳氏寓言一貫的特點。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手法,主要刻劃了溺死者要錢不要命的心態(tài),使全文敘述相當精煉,人物形象十...
全文
卡門序曲賞析
2個回答2022-05-03 17:38
結(jié)構(gòu):回旋曲。 主題音樂分3部。主題A。主題B。主題C。 曲式圖:A+B+A+C+A+結(jié)束音樂。 主題發(fā)展:斗牛的狂熱氣氛----斗牛場上觀眾的雀躍聲----斗牛士出場----悲劇的結(jié)局。
我的妹妹224字作文
1個回答2025-02-13 15:55
從妹妹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到現(xiàn)在,經(jīng)常像個戲劇演員一樣,不斷地給我們枯燥的生活帶來很多歡笑聲。雖然這一切都是在她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她十分的淘氣,十分的可愛,剛開始我還會吃妹妹的醋,因為媽媽將原本都屬于...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