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矛盾造成兩國戰(zhàn)爭的故事

2024-02-01 22:42

詳細的故事情節(jié)
1個回答
比如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郤克,出使齊國,遭到羞辱,郤克大怒,回國后就率軍攻齊。詳細情節(jié)如下:

先看史書上怎么說,《左傳·宣公十七年》的記載是:“晉侯使郤克征會于齊,齊頃公帷婦人使觀之。郤子登,婦人笑于房?!毕旅嬗凶⑨專骸磅硕请A,故笑之。”也就是說,郤克是個跛子,出使齊國的時候,齊頃公讓婦人躲在帷幔后面偷看,看見郤克一跛一跛走上臺階的樣子,這些婦人就笑了。

《史記》的記載不同:“郤克僂,而魯使蹇,衛(wèi)使眇,故齊亦令人如之以導客?!辈恢灌S克一個人了,再加上魯國和衛(wèi)國的使者。郤克在這里成為駝背,魯國使者是跛子,衛(wèi)國使者則瞎了一只眼睛,三人都是殘疾。齊頃公估計是故意要惡作劇,找來駝背、跛子、獨眼各一名,分別引導這三位使者。這下效果更好了,《史記》中說是齊頃公的母親站在高樓上看見這一幕,起碼大笑了三次,三位使者肯定都聽見了。

魯國和衛(wèi)國的使者還好說,因為國家實力不濟,只能忍氣吞聲。郤克就不同了,他是晉國使者,又出身于大家族,底氣很足,就要齊頃公把人交出來??墒驱R頃公怎么可能把老媽交給郤克處置,于是郤克大怒,后果很嚴重?!妒酚洝返恼f法是:“郤克怒,歸至河上,曰:‘不報齊者,河伯視之!’”也就是說,郤克到了黃河邊,對著河大喊:“河伯你看著,我誓報此仇!”

過了一年,郤克鼓動魯衛(wèi)兩國一起伐齊,去實踐他的誓言,找齊國報仇了。到了鞍這個地方,雙方一場大戰(zhàn),結果齊國大敗,齊頃公也差點成為俘虜。晉軍不依不饒,繼續(xù)前進,打下齊都臨淄以東的戰(zhàn)略要地馬陘,對臨淄形成夾擊之勢。齊頃公這才怕了,派人去求和。郤克一開始堅持要齊頃公交出老媽來,但是魯衛(wèi)兩國怕得罪齊國太厲害,以后吃不了兜著走,極力勸郤克講和,郤克最終撤兵回去了。

按照周禮,一國臣子對另一國國君開戰(zhàn),還要求把國君的母親當人質,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但是郤克就是這樣做了,可見當時確實到了禮崩樂壞的地步,全憑實力較量了。看來心高氣傲的人真是得罪不起啊,哪怕是開個玩笑,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就要倒大霉了。
相關問答
用自相矛盾造句
1個回答2024-01-21 03:09
成語“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長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觸。 矛:長矛,古代用于進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難一》:楚國有個人在集市上既...
全文
用自相矛盾造句
1個回答2024-01-25 21:43
成語“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長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觸。 矛:長矛,古代用于進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難一》:楚國有個人在集市上既賣盾...
全文
水神和火神最初是因為爭誰而有了矛盾?
1個回答2024-02-13 13:20
遠古時代,世上一片荒涼,只有許多森林,人們連毛帶血地吞吃著打獵得來的禽獸。這時,昆侖山上有一座光明宮,光明宮里住著一位火神,名叫祝融。祝融很慈祥,很有同情心,看到人們生吃禽獸,就傳下火種,教給人...
全文
家庭矛盾:關于一個不爭氣的孩子
1個回答2024-02-07 13:15
像這種情況。帶他去看心理醫(yī)生吧,有一些專門的心理門診部,做心理治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請正視,必要的時候醫(yī)生會開藥物輔助。像他這種情況你們說再多道理他也聽不進去的,別跟他說太多。
寫小說時如何制造矛盾?
1個回答2023-04-28 00:00
從自己的身邊發(fā)現(xiàn)
構造推理矛盾法
1個回答2024-03-08 22:14
構造推理矛盾法意思是指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進而解決矛盾的一種方法。
你能用這兩則寓言《矛與盾》和《鷸蚌相爭》來解釋矛盾嗎?
1個回答2024-02-21 18:37
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鉆空子。
如何處理小孩之間爭搶玩具的矛盾?
1個回答2024-02-23 21:56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誰的玩具誰就應該擁有絕對的主導權,他想自己玩,別的小孩搶玩具就是不對的,不經(jīng)過玩具主人的同意就拿人家的玩具,這是不對的。孩子愿意和不愿意給別的小朋友玩,都應該尊重他。 其次...
全文
矛與盾和鷸蚌相爭你想到了什么成語
1個回答2024-03-05 22:24
自相矛盾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矛與盾 鷸蚌相爭
1個回答2023-10-26 10:25
你問什么呀?補充!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