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故事

2024-01-29 15:25

1個回答

這是莊子講的故事,說的是有用與無用的道理。
有一顆大樹,樹枝彎曲、材質(zhì)疏松,而且臭不可聞,毫無用處,正因為無用,所以沒人砍伐它,得以長成參天大樹。所以無用的東西往往能夠更好的生存。
但是有一天莊子和學生們?nèi)ヒ粋€朋友家做客,朋友殺鵝招待他們,問那個朋友殺掉那只,朋友說道:當然殺掉那只不會叫的。所以有時無用反而會害了自己的性命。
最后的結(jié)論就是:為人處世要處在“材”與“不材”,“有用”與“無用”之間。如果太有用,可能被人嫉妒陷害,也可能不停被人使喚奔波,這時就需要藏拙;如果太無用,可能會被人認為你沒存在的必要,特別的情境下可能被放棄,這時就需要露鋒。但最后還有個結(jié)論,這樣活著,太累,不如歸于大道,樂得逍遙。。。


《莊子。山木》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鼻f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①,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②。豎子請曰③:“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④。無譽無訾⑤,一龍一蛇⑥,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⑦,浮游乎萬物之祖⑧。物物而不物于物⑨,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nóng)、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⑩,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⑴,尊則議⑵,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⑶,其唯道德之鄉(xiāng)乎!”

相關問答
孔子中庸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03:23
這是莊子講的故事,說的是有用與無用的道理。 有一顆大樹,樹枝彎曲、材質(zhì)疏松,而且臭不可聞,毫無用處,正因為無用,所以沒人砍伐它,得以長成參天大樹。所以無用的東西往往能夠更好的生存。 但是有一天莊子...
全文
體現(xiàn)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13 06:53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孔子的中庸之道,這個中庸指的什么?
4個回答2023-02-08 13:44
中庸之道被現(xiàn)在很多人誤解,其實最開始中庸之道是孔子的主張,主要指的是在平時工作或者做事的時候有一個度的掌握,要懂得分寸的把握。
孔子的中庸思想
2個回答2022-05-31 04:12
中庸是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是要求認識事物、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度",做到無過無不及。中庸思想貫穿于孔子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之中,并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影響。這種思想方法具有普遍性意義,應批判地繼承。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2-21 09:49
中庸之道,是一個成語,指不偏不倚,折中調(diào)和的處世態(tài)度。出自《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div>
孔子的仁愛思想和中庸之道的哲學思想
1個回答2022-12-15 23:54
人中長 壽命長
為什么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2-25 08:29
中庸之道主要講的是一個度,世界萬物的發(fā)展都有它的規(guī)律性,兩點之間最短的就一條直線,萬事之間又相互作用,互為聯(lián)系。
為什么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2-11 17:06
因為老子這個人相對來說比較中庸一點,他認為無論什么事情都應該辯證的去看待,所以說就有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指的就是要懂得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然后得出一個比較中庸的答案。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不懂的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11-18 15:25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解釋】作《中庸》這本書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變的意思。 〖啟示〗孔伋是孔子的孫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關于人生哲...
全文
為什么孔子提倡中庸之道?
2個回答2022-10-09 19:25
因為性格的問題,還有孔子的本人也是十分的信奉中庸之道,所以他就提倡。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