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2024-01-26 23:04

1個回答

一、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時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爹爹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 相互幫助、 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二、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然覺得心驚預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xiāng)?;氐郊抑?,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p>

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三、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圣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 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p>

曾子“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后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四、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人,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shù)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焙髞泶奚侥献隽烁吖?,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五、臥冰求鯉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繼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相關問答
禮儀是什么?為什么要禮儀?都有哪些禮儀?
3個回答2022-07-25 22:02
禮儀是內涵,風度來自禮儀,禮儀未必風度,但風度一定需要禮儀,
禮儀故事、禮儀諺語、禮儀名言
1個回答2024-01-20 22:52
子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來自《論語·顏淵》 不符合禮制規(guī)定的,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不能動 ---------------孔子的《論語》 卷六 顏淵第十二 顏淵...
全文
想學禮儀,哪有好的禮儀學校
1個回答2024-08-26 03:42
我也想學,可是沒地。找一些金正昆教授的禮儀方面的光盤自己看吧
什么是禮儀?為什么要學禮儀?
1個回答2022-12-18 17:30
禮商書院,線上學習平臺。每天十分鐘,氣質大不同!
什么是禮儀?禮儀的作用?
1個回答2022-10-03 16:58
禮儀就是人與人相處時的用語及行為,禮儀作用是讓人相處更得體,表現(xiàn)你好的一面給人留下好印象
學生禮儀的尊師禮儀
1個回答2024-02-17 00:03
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
全文
六個禮儀的典故成語,從中得到哪些禮儀
1個回答2024-02-04 16:05
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贊,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jīng)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
全文
樂經(jīng)禮記禮儀打一成語
1個回答2024-01-31 14:29
史記》中《禮書》的“禮”不完全指的是禮儀。 《禮書》是司馬遷的《史記》八書之一,專門探討有關禮的若干理論。禮,就是維系世間萬物等級、秩序的規(guī)定或制度。司馬遷列為八書之首,反映了他對社會等級、秩序重要性...
全文
形容禮節(jié)禮儀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8 18:54
禮讓三先;仁者愛人;父慈子孝;謙和好禮;推心置腹;與人為善;虛席以待;禮尚往來;彬彬有禮;平易近人。誠信知理,程門立雪。相敬如賓,禮賢下士,來而不往非禮也。非禮無言,非禮無視,舉案齊眉。
有關與禮節(jié)、禮貌、儀式、儀表,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19:14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