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刻舟求劍和荊人襲宋你受的了什么教育

2024-01-26 07:43

1個回答
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fā)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揭示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相關(guān)問答
荊人襲宋
1個回答2024-01-20 20:39
荊國人想要襲擊宋國,先讓人測量澭水的水位。但是后來澭水水位暴漲,而荊國人卻一點也不知道。還是按照原來測量的水位在晚上過河。結(jié)果死了一千多人。士兵由于受到驚嚇而使自己的軍營遭到破壞。 如果按照原來測...
全文
荊人襲宋》的譯文
1個回答2024-01-26 12:22
譯文: 楚國人想偷襲宋國,派遣人先去在澭水中測量深淺并做標記。澭水突然漲高了,楚國人不知道,在夜里沿著原來設(shè)置的標記渡水,有一千多人淹死了,士兵驚恐的聲音如同大房子倒坍一樣。先前做標記時士兵是可...
全文
《荊人襲宋》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1-22 07:10
【原文】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
全文
《荊人襲宋》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1-26 08:51
【原文】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
全文
荊人襲宋翻譯 急用阿
1個回答2024-01-24 16:35
原文: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全文
《荊人襲宋》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1-25 08:21
【原文】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全文
荊人欲襲宋是哪篇文言文
1個回答2024-01-26 12:22
原文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期衛(wèi)國人呂不韋組織門客編輯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
全文
荊人襲宋的啟示
1個回答2024-02-11 03:21
《荊人襲宋》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做事情要隨時掌握發(fā)展變化了的情況,以制定新的政策。 又作成語 荊人涉水、循表夜涉。
刻舟求劍大意和感受
1個回答2024-03-08 10:57
刻舟求劍的意思 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比喻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的意思。成語詞典中注音為(kèzhōuqiújiàn),出自戰(zhàn)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
全文
刻舟求劍和荊人涉澭不同之處?
1個回答2024-01-15 19:28
刻舟求劍:比喻事物已發(fā)生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待問題. 荊人涉澭:用以諷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據(jù)情況的變化而變通的行為. 刻舟求劍:是《呂氏春秋·察今》呂不韋記述的一則寓言,說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