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的軼事典故

2024-01-24 14:30

1個回答

1、貍貓換太子

北宋宋真宗皇后死后的事,當(dāng)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后。

于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由于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機(jī),將一貍貓剝?nèi)テっ?,血淋淋,光油油地?fù)Q走了剛出世的太子。

劉妃命宮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陳琳,陳琳將太子裝在提盒中送至八賢王處撫養(yǎng)。再說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貍貓,以為李妃產(chǎn)下了一個妖物,乃將其貶入冷宮。

不久,劉妃臨產(chǎn),生了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皇后。誰知六年后,劉后之子病夭。真宗再無子嗣,就將其皇兄八賢王之子(實為當(dāng)年被換走的皇子)收為義子,并立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宮與生母李妃見了面,母子天性,兩人都面帶淚痕。劉后得知后,拷問寇珠,寇珠觸階而死。因此,劉后在真宗面前進(jìn)讒言,真宗下旨將李妃賜死。

小太監(jiān)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難,放出李妃。另一太監(jiān)秦鳳將李妃接出,送往陳州,秦鳳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陳州無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窯、靠乞食為生。

幸虧包拯在陳州放糧,得知真情,與李妃假認(rèn)作母子,將李妃帶回開封。此時,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兒子已經(jīng)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

包拯又趁進(jìn)宮向仁宗狄皇后賀壽之機(jī),將李妃帶進(jìn)宮中,李妃才得以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仁宗見面,并道出了真相。

后來,包公又設(shè)計讓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劉氏知道陰謀敗露,自盡而死。由于包拯在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為首相。

2、由天命耳

趙恒年幼時曾登萬歲殿,坐上皇帝的寶座,宋太祖趙匡胤對此十分驚奇,摸著他的頭問:“天子好做嗎?”趙恒回答說:“聽從天命罷了?!?/p>

3、登基為帝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駕崩。太宗駕崩后,趙恒遭遇了由太監(jiān)王繼恩和李皇后(明德皇后)共同謀劃的宮廷政變,宰相呂端一力挫敗政變,于同月扶立趙恒繼位,是為宋真宗。次年,改年號為“咸平”。

4、咸平之治

趙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為宰相,勤于政事,分全國為十五路,各路轉(zhuǎn)運(yùn)使輪流進(jìn)京述職,減免五代十國以來的稅賦。

他也能注意節(jié)儉,因此社會較為安定,給國家創(chuàng)造了一個相對長期和平發(fā)展的有利時機(jī)。當(dāng)時,鐵制工具制作進(jìn)步,土地耕作面積增至5.2億畝(宋太宗至道二年時,耕地有3億多畝)。

又引入暹羅良種水稻,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倍增,紡織、染色、造紙、制瓷等手工業(yè)、商業(yè)蓬勃發(fā)展,貿(mào)易盛況空前,使北宋進(jìn)入經(jīng)濟(jì)繁榮期,史稱“咸平之治”。

5、澶淵之盟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zhǔn)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zhàn)。

宋軍堅守遼軍背后的城鎮(zhèn),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guān)節(jié)。

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于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

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相關(guān)問答
持之以恒的名人軼事和成語
1個回答2024-02-14 22:24
 程門立雪   楊時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xué)問的人。進(jìn)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xué)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后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xué),刻苦...
全文
趙奢的軼事典故
1個回答2024-01-22 12:27
據(jù)《戰(zhàn)國策》記載,閼與之戰(zhàn)后,田單曾與趙奢論兵。田單與趙奢的主張相反,認(rèn)為兵士數(shù)目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兵士數(shù)目多會影響國內(nèi)農(nóng)耕,造成糧食供應(yīng)困難,是“自破之道”,因為古代帝王的兵力不過三萬,便可令天下...
全文
趙惇的軼事典故
1個回答2024-01-23 00:28
光宗即位,李氏成為皇后,越發(fā)肆無忌憚。面對強(qiáng)悍的妻子,懦弱的光宗既懼怕又無可奈何。一次,光宗洗手時見端著盥盆的宮女雙手細(xì)白,不禁喜形于色,不料被皇后看在眼里。幾天后,李后派人送來一具食盒,光宗打...
全文
趙構(gòu)的人物軼事
1個回答2024-02-08 22:54
出生異象 大觀元年(1107年)五月二十日,高宗趙構(gòu)出生在東京開封皇宮,當(dāng)時紅光照遍宮室。八月二十四日,趙構(gòu)被賜給名字,并且授官為定武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 “彗星”大赦 紹興二年(113...
全文
趙普軼事
1個回答2024-03-14 09:42
次日,趙普辭罷丞相之職。帝曰:“朕與卿自布衣知遇,且朝廷賴卿扶持,何以辭職為哉?”普曰:“臣已老邁,不能理繁,乞陛下憐巨枯朽之體,允解政事,則生死而肉骨矣。”太宗見懇切之甚,遂允其請,罷普為武勝軍節(jié)度...
全文
趙忠的軼事典故
1個回答2024-01-28 13:20
袁紹早年在洛陽時,結(jié)交黨人和俠義之士,來的士人不論貴賤,在禮節(jié)上袁紹輿他們對等,來拜訪的賓客的各種車輛擠滿了大街小巷。趙忠憤憤然地警告說:“袁本初抬高身價,不應(yīng)朝廷辟召,專養(yǎng)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
全文
趙樸初的人物軼事
1個回答2024-02-23 13:27
1907年11月5日,趙樸初出生在安慶天臺里四代翰林府第中。是嘉慶元年(1796年)狀元趙文楷的后人。父親趙恩彤,任過縣吏和塾師,生性敦厚,家中作主的是母親陳慧。家中設(shè)有佛堂,母親每日早晨燒香拜佛...
全文
趙孟堅的軼事
1個回答2024-02-01 22:20
孟堅隱居廣陳時,制一小船,滿載琴書杓具,自隨舟中,看夕陽,賦曉月,至忘寢食。臨終賦詩有“百年處世欠三秋,事業(yè)都?xì)w水上漚”之句。趙孟堅也是南宋最出名的書畫收藏家,他嗜好收藏書畫古物,常用一只船載著書...
全文
趙嘏的軼聞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4:30
江蘇山陽人趙嘏,字承祐,他在武宗會昌二年(842年)考取進(jìn)士。①事實上,他的詩名早就滿天下了;許多王公大臣也時常邀請趙嘏到他們府衙里作客,以表示對他的尊敬和推崇,但只是他所擔(dān)任的官職卻一直很低。 ...
全文
趙恒幾個兒子
1個回答2024-01-25 07:37
宋真宗趙恒有6個兒子,具體如下: 長子:溫王趙禔,早亡,宋徽宗時改追宗室,賜名趙禔,追封溫王。 次子:悼獻(xiàn)太子趙祐,十歲時夭折,母章穆皇后郭氏。 三子:昌王趙祇,早亡,宋徽宗時改追宗室,賜名趙...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