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的故事簡短

2024-01-14 03:34

1個回答

商鞅變法是指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國進行的兩次政治改革。那么有關(guān)商鞅變法的故事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商鞅變法故事三則

商鞅變法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命令商鞅頒布墾草令,進行變法。此時商鞅的身份只是客卿,墾草令是大規(guī)模變法的前奏。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掌握秦國實權(quán),頒布第一次變法的一系列法令。公元前352年,商鞅升為大良造。公元前350年,秦國遷都咸陽,頒布了第二次變法的法令。商鞅變法姿橡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程度非常深刻,是戰(zhàn)國時代最為徹底的一次改革。

舌戰(zhàn)群儒

秦孝公認為只有通過變法運動,才能使秦國變得更加強大,于是在秦國廣納賢才,希望能尋覓一位變法人士。商鞅來到秦國后,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孝公的推動下,商鞅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變法運動。

商鞅變法并沒有很快的得到實施,秦孝公剛成為秦國的新一任國君,他怕變法會遭到守舊派的反對。果然不出意料,商鞅變法遭到了以甘龍和杜摯為首的保守黨派的反對,商鞅為堅持變法的好處和他們展開了一場論戰(zhàn),就是著名的商鞅舌戰(zhàn)群儒。

甘龍等人認為輕易變法會引起社會的動蕩和不安,秦孝公本來才登上皇位,政權(quán)不夠穩(wěn)固,如果此時讓商鞅主持變法,可能會引起社會的動蕩。針對這個問題,商鞅認為,國家的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時代發(fā)展做出不同的適合國家國情的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國家的發(fā)展。商鞅還列舉了大量的例子,比如周朝的滅亡、夏朝的滅亡,都是因為國家制度跟不上社會進步,人民才拋棄了它。對于,秦國而言,變法是唯一的必經(jīng)之路。

甘龍等保守黨派還認為變法要順應時間,如果秦國一意孤行實行變法,物極必反。就倆人的意見,商鞅認為,秦國此時要想走上富強之路,必須要實行變法??v觀李悝和吳起倆人的變法,都對秦國由借鑒意義。

在商鞅的堅持下,秦孝公看到了商鞅變法的信心和決心,于是商鞅變法在秦國開始展開。

徙木立信

商鞅雖然很快擬定變法條目,雹蔽但是并沒有忙于公布,而是先采取了一個辦法,讓秦國百姓知道,官府的命令是算數(shù)的。這就是徙木立信的故事。

商鞅的國都櫟陽的南門,立了一跟三尺長的木頭,老百姓感覺奇怪,紛紛圍觀。商鞅當眾宣布,有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的,賞十金。當時金指的不是黃金,而是銅。

老百姓根本不相信這種事情。十斤銅在當時是很值錢的,怎么會搬一根木頭就給十斤銅呢。于是商鞅把賞金增加到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個人源冊州站了出來,把木頭扛到北門。商鞅親自賞給他五十金,以表明官府言必信、行必果。

相關(guān)問答
商鞅的故事簡短。
1個回答2024-03-15 19:27
商鞅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如消了一根三丈來長的木頭,旁邊貼了張告示說:“誰能冊輪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賞他十金?!钡菦]有人相信,也沒有人試。衛(wèi)鞅看沒人扛,又把獎賞提高到五十金。這時候一個粗壯漢子分...
全文
商鞅之死,商鞅是怎么死的?
1個回答2024-02-23 01:22
商鞅是在孝公死后,受到貴族誣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車裂而死。 拓展資料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漢族,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nèi)黃縣梁莊鎮(zhèn)一帶)人,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歷史上的商鞅有兒子嗎 白起是商鞅的兒子嗎
1個回答2024-03-03 04:57
關(guān)于商鞅的兒子是誰歷史上并沒有記載,不過,據(jù)電視劇《大秦帝國》里記載,商鞅的兒子是衛(wèi)子嶺,當然,這是小說和電視劇里的記載,與歷史并無關(guān)系。 商姓仍有后代。商鞅原名為公孫鞅,來到秦國后,秦孝公任用...
全文
為什么商鞅又叫衛(wèi)鞅,公孫鞅?商鞅名字的由來是什么
2個回答2022-11-27 17:06
現(xiàn)在而言,我們常說姓氏,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姓標志著一個人的血緣,氏標志著他居住的地方。而古人一般是不稱姓的,說人名的話,往往是用氏加名,比如:黃帝叫姬軒,姬是因為他住在姬水,所以以姬為氏,但其實他...
全文
為什么商鞅又叫衛(wèi)鞅,公孫鞅?商鞅名字的由來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2-14 00:04
現(xiàn)在而言,我們常說姓氏,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姓標志著一個人的血緣,氏標志著他居住的地方。而古人一般是不稱姓的,說人名的話,往往是用氏加名,比如:黃帝叫姬軒,姬是因為他住在姬水,所以以姬為氏,但其實他...
全文
商鞅作法自斃的故事 為什么說商鞅是作法自斃
1個回答2024-02-20 12:00
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尤其是軍功爵制度,造成秦國貴族多怨。秦國公族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宜“歸十五都,灌園于鄙”、“不貪商、于之富,...
全文
歷史上商鞅是怎么死的 商鞅的妻子是誰有后代嗎
1個回答2023-01-25 05:38
商鞅死于車裂
商鞅和衛(wèi)鞅是一個人嗎
1個回答2023-01-13 17:47
是一個人,衛(wèi)鞅是商鞅的別名,他的別名還有公孫鞅、商君。
衛(wèi)鞅和商鞅是一個人嗎
1個回答2022-10-01 13:00
是的,他們是一個人
商鞅有后人嗎?
1個回答2022-09-10 19:37
應該有吧!畢竟是封君,史書沒有記載,可能因為商君被車裂后代都隱姓埋名。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