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害怕逃走的四字成語

2024-01-11 00:31

1個回答
1. 描寫逃跑的四字成語

關(guān)于逃跑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抱頭鼠竄】: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

【兵離將敗】:士兵四處逃跑離開將領(lǐng),將領(lǐng)就必失敗。

【倉皇出逃】:倉皇:匆忙,慌張?;呕艔垙埖赝獬鎏优?。

【倉皇退遁】:倉皇:匆忙,慌張;遁:逃跑?;呕艔垙埖赝藚s逃跑。

【倉皇無措】:慌慌張張地外出逃跑。同“倉皇失措”。

【大敗而逃】:指吃了敗仗慌張?zhí)优堋?/p>

【大杖則走】: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于不義。舊時宣揚(yáng)的封建孝道。

【丟盔拋甲】: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同“丟盔卸甲”。

【丟盔掉甲】:丟:拋;盔:作戰(zhàn)用的金屬帽;甲:作戰(zhàn)用的金屬防護(hù)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丟盔撂甲】:丟:拋;盔:作戰(zhàn)用的金屬帽;甲:作戰(zhàn)用的金屬防護(hù)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丟盔棄甲】:盔、甲:頭盔和鎧甲。跑得連盔甲都丟了。形容打敗仗后逃跑的狼狽相。

【丟盔卸甲】: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

【奉頭鼠竄】:奉:捧。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

【割須換袍】:須:胡須。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跑。

【腳底抹油】:指溜走或逃跑。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救火追亡】:亡:指逃跑的人。像救火和追趕逃犯一樣。比喻事情緊迫,不可延緩。

【開小差】:軍人脫離隊伍私自逃跑,比喻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逃避任務(wù)的行為?;虮扔魉枷氩患?。

【狼狽逃竄】:狼狽:窘迫的樣子。形容逃跑時的丑態(tài)。

2. 形容驚慌恐懼的四字成語

形容驚慌、恐懼的成語有:

1、【抱頭鼠竄】: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

2、【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當(dāng)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3、【膽顫心寒】:顫:顫抖;寒:憂懼,戰(zhàn)栗。形容極度驚慌恐懼。

4、【膽喪心驚】:形容內(nèi)心鹽分驚慌恐懼。

5、【丟魂丟魄】:形容非常驚慌。同“丟魂失魄”。

6、【丟魂喪膽】:形容非常驚慌。

7、【丟魂失魄】:形容非常驚慌,沒頭腦,無主見。

8、【東躲西跑】:躲:躲藏,避開。形容四處逃散,分頭躲藏。形容極為驚慌。

3. 表示很害怕的四字成語

表示很害怕的四字成語 :

毛骨悚然、

膽戰(zhàn)心驚、

戰(zhàn)戰(zhàn)兢兢、

惶恐不安、

不寒而栗、

寒心酸鼻、

心有余悸、

大驚失色、

魂飛魄散、

驚弓之鳥、

望而生畏、

惴惴不安、

骨寒毛豎、

擔(dān)驚受怕、

誠惶誠恐、

驚恐萬狀、

怛然失色、

汗流浹背、

談虎色變、

恐慌萬狀、

駭人聽聞、

汗不敢出、

栗栗危懼、

捻神捻鬼

4. 表示害怕的四字詞語

膽顫心驚 顫:發(fā)抖。

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業(yè)業(yè) 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業(yè)業(yè):擔(dān)心害怕的樣子。

形容小心謹(jǐn)慎,認(rèn)真踏實 恐后爭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jìn)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jǐn)慎以至達(dá)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dān)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

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zhàn)心寒 戰(zhàn):發(fā)抖。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zhàn)心驚 戰(zhàn):通“顫”,發(fā)抖。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豎 形容十分害怕。 駭人聽聞 駭:震驚。

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汗流浹背 浹:濕透。

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

現(xiàn)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寒毛卓豎 汗毛都豎立起來。

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

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魂飛魄散 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

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惶恐不安 內(nèi)心害怕,十分不安。

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驚恐萬狀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驚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

形容十分吃驚。 驚恐失色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fā)冷。

形容十分恐懼。 恐慌萬狀 形容害怕驚慌到極點。

淚如雨下 眼淚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淚如泉涌 眼淚象泉水一樣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栗栗危懼 栗栗:發(fā)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fā)愣的樣子。 捻神捻鬼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欺軟怕硬 欺負(fù)軟弱的,害怕強(qiáng)硬的。 肉跳心驚 形容擔(dān)心禍?zhǔn)屡R頭或遇到非??膳碌氖拢趾ε虏话?。

色若死灰 面目慘白。原比喻面部沒有什么表情。

現(xiàn)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舌撟不下 撟:翹起。

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tài)。

談虎色變 色:臉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

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縮頭縮腦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膽小不敢出頭負(fù)責(zé)。

提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吳牛喘月 吳牛:指產(chǎn)于江淮間的水牛。

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肆無忌憚 肆:放肆;忌:顧忌;憚:害怕。非常放肆,一點沒有顧忌。

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 心驚膽戰(zhàn) 戰(zhàn):通“顫”,發(fā)抖。

形容十分害怕。 望而生畏 畏:恐懼,害怕。

看見了就害怕。 小鹿觸心頭 形容因為害怕而心臟急劇地跳動。

懸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厲害。

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里還害怕。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有恃無恐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

因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戰(zhàn)戰(zhàn)兢兢 戰(zhàn)戰(zhàn):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fā)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張口結(jié)舌 結(jié)舌:舌頭不能轉(zhuǎn)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fā)愣。 惴惴不安 惴:憂愁、恐懼。

形容因害怕或擔(dān)心而不安。 貪生畏死 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伈伈睍睍 伈伈xǐn:小心恐懼的樣子。睍睍xiàn:也作“伣伣”,眼睛不敢睜大的樣子。

小心害怕或低聲下氣的樣子。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明史·鄒智傳》:“及與議事,又唯諾惟謹(jǐn),伈伈伣伣,若有所不敢, 骨軟筋麻 ①形容精疲力盡的樣子。

②形容極其害怕的樣子。 汗洽股栗 汗流浹背,兩腿顫抖。

形容害怕、恐懼的樣子。 寒心酸鼻 寒心:心中戰(zhàn)粟;酸鼻:鼻子辛酸。

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驚惶萬狀 驚惶: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兢兢戰(zhàn)戰(zhàn) 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戰(zhàn)戰(zhàn):畏懼的樣子。

形容害怕而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驚心吊膽 形容十分害怕或擔(dān)心。

了無懼色 懼:害怕;色:神色。沒有一點害怕的神色。

毛發(fā)倒豎 倒豎:尾端朝上直立。汗毛、頭發(fā)都豎起來。

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緊張。

亦作“毛發(fā)皆豎”、“毛發(fā)盡豎”、“毛發(fā)為豎”。 怕風(fēng)怯雨 怯:害怕。

形容人害怕艱難困苦,嬌氣十足。 怕鬼有鬼 比喻害怕什么,偏偏要碰到什么。

怕硬欺軟 害怕強(qiáng)硬的,欺負(fù)軟弱的。 欺硬怕軟 欺:欺凌。

怕:害怕。欺凌強(qiáng)硬的,害怕軟弱的。

指吃硬不吃軟。 鉗口撟舌 閉口翹舌。

形容因驚訝害怕而說不出話來的樣子。 三魂出竅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心喬意怯 謂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勇者不懼 懼:害怕。

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 【出處】【解釋】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示例】【故事】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5. 關(guān)于逃走的四字成語

【抱頭鼠竄】: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

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兵離將敗】:士兵四處逃跑離開將領(lǐng),將領(lǐng)就必失敗。

【倉皇出逃】:倉皇:匆忙,慌張。慌慌張張地外出逃跑。

【倉皇退遁】:倉皇:匆忙,慌張;遁:逃跑。慌慌張張地退卻逃跑。

【倉皇無措】:慌慌張張地外出逃跑。同“倉皇失措”。

【大敗而逃】:指吃了敗仗慌張?zhí)优??!敬笳葎t走】:杖:木棍;走:逃跑。

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于不義。舊時宣揚(yáng)的封建孝道。

【丟盔拋甲】: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同“丟盔卸甲”。

【丟盔掉甲】:丟:拋;盔:作戰(zhàn)用的金屬帽;甲:作戰(zhàn)用的金屬防護(hù)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丟盔撂甲】:丟:拋;盔:作戰(zhàn)用的金屬帽;甲:作戰(zhàn)用的金屬防護(hù)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丟盔棄甲】:盔、甲:頭盔和鎧甲。跑得連盔甲都丟了。

形容打敗仗后逃跑的狼狽相?!緛G盔卸甲】: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

【奉頭鼠竄】:奉:捧。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

形容受到打擊后狼狽逃跑?!靖铐殦Q袍】:須:胡須。

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跑。【腳底抹油】:指溜走或逃跑。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救火追亡】:亡:指逃跑的人。像救火和追趕逃犯一樣。

比喻事情緊迫,不可延緩?!鹃_小差】:軍人脫離隊伍私自逃跑,比喻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逃避任務(wù)的行為。

或比喻思想不集中?!纠仟N逃竄】:狼狽:窘迫的樣子。

形容逃跑時的丑態(tài)。【臨陣脫逃】:臨到打仗時逃跑了。

也比喻到了緊要關(guān)頭退縮逃避?!韭浠亩印浚盒稳莩粤藬≌袒艔?zhí)优堋?/p>

【拋盔棄甲】:盔:作戰(zhàn)用的金屬帽;甲:作戰(zhàn)用的金屬防護(hù)衣。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情形。

【捧頭鼠竄】:抱著腦袋,象老鼠似地逃竄。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

【棄甲曳兵】: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且戰(zhàn)且走】:且:指兩件事同時并進(jìn);走:逃跑。一邊作戰(zhàn),一邊逃跑。

【鎩羽而逃】: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敗或不得志。指失敗或不得志而逃跑。

【始如處女,后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守如處女,出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鼠攛狼奔】: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鼠竄狼奔】: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艷麗。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詼諧的說法。

【桃之夭夭】:喻事物的繁榮興盛。亦形容逃跑。

桃,諧音“逃”。有時含詼諧義。

【亡羊補(bǔ)牢】:亡:逃亡,丟失;牢:關(guān)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bǔ)羊圈,還不算晚。

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bǔ)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就L(fēng)而逃】:遠(yuǎn)遠(yuǎn)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

形容十分怯敵?!就L(fēng)而走】:遠(yuǎn)遠(yuǎn)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

形容十分怯敵。同“望風(fēng)而逃”。

【聞風(fēng)而逃】:風(fēng):風(fēng)聲。聽到風(fēng)聲,立即逃跑。

【聞風(fēng)自遁】:聞:聽到;風(fēng):風(fēng)聲,消息;遁:逃跑。聽到風(fēng)聲自己逃跑了。

形容非常怕對方?!井Y中之鱉】:困在甕中的甲魚。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鞠矶印浚褐竿盗巳抠F重衣物逃跑。

【小受大走】: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rèn)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zé)罰時應(yīng)抱的態(tài)度。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rèn)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zé)罰時應(yīng)抱的態(tài)度。

【曳兵棄甲】:拖著兵器,丟掉鎧甲。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應(yīng)風(fēng)披靡】:遠(yuǎn)遠(yuǎn)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敵。

【誘敵深入】:把敵人引進(jìn)來,使它處于孤立而又不易逃跑的不利地位。

6. 描寫逃跑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抱頭鼠竄

抱頭鼠竄,漢語成語,拼音是bào tóu shǔ cuàn,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失敗后狼狽逃跑。

出自 《漢書·蒯通傳》:“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币馑际牵撼I酵鯊埗ь^鼠竄歸降了漢王。

2、倉皇出逃

倉皇出逃,cāng huáng chū táo,在沒有準(zhǔn)備的情況下,慌慌張張地外出逃跑。一般指戰(zhàn)敗后,為了逃命而不顧一切逃脫。

南唐·李煜《破陣子》:“最是倉皇離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币馑际牵鹤钍刮矣浀玫氖腔艔埖剞o別宗廟的時候,宮廷里的音樂機(jī)關(guān)/教坊的樂工們還奏起別離的歌曲。

3、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uò huāng ér táo,形容吃了敗仗慌張?zhí)优埽螂x開戰(zhàn)場或大道,向荒野逃去。出自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我便落慌而走?!币馑际牵何覐幕囊疤幼?。

4、臨陣脫逃

臨陣脫逃,讀音是lín zhèn tuō táo,指臨到作戰(zhàn)時逃跑,也比喻人事到臨頭卻退縮逃避。

出自明·徐光啟《疏辯》:“臨陣脫逃,初次即斬矣?!币馑际牵宏嚽疤优艿谋?,第一次就得殺了。

5、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漢語成語,拼音是táo zhī yāo yāo,意思是形容桃花茂盛艷麗。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詼諧的說法。出自《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意思是: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艷的桃花就像年輕貌美的新娘。

相關(guān)問答
惡搞:這樣解說【逃生】你還會害怕嗎?【走進(jìn)深淵】第二期——逃生之悲催的男主角
1個回答2024-02-05 15:36
呦~好尸君回來啦~~其實這游戲我一直擱置在第二章就不敢玩了T^T
表示表示害怕的詞語
1個回答2024-03-10 11:34
膽戰(zhàn)心驚早茄 心驚膽戰(zhàn) 心驚肉跳 驚恐 驚慌 驚嚇 懼怕 恐懼 膽怯 畏縮 發(fā)慌 心慌 恐慌 驚弓之鳥 聞風(fēng)陸枝察搭春喪膽 望而生畏 驚魂未定 驚慌失措
形容害怕逃避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7 11:49
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畏:怕,懼。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貶義 出 處 《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全文
表示很害怕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15 02:54
膽顫心驚 顫:發(fā)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業(yè)業(yè) 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業(yè)業(yè):擔(dān)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小心謹(jǐn)慎,認(rèn)真踏實 恐后爭先 指害怕落后,...
全文
表示不害怕成語
1個回答2024-02-26 21:15
1、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2、無所畏懼: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3、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向前進(jìn)。 4、臨危不懼: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5、鎮(zhèn)定自若:...
全文
表示害怕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2 09:04
害怕的成語 : 毛骨悚然、 膽戰(zhàn)心驚、 戰(zhàn)戰(zhàn)兢兢、 惶恐不安、 不寒而栗、 寒心酸鼻、 心有余悸、 大驚失色、 魂飛魄散、 驚弓之鳥、 望而生畏、 惴惴不安、 骨寒毛豎、 擔(dān)驚受怕、 誠惶誠恐、 驚恐...
全文
表示不害怕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3 23:38
表示不害怕的成語比較常見的有這些: 臨危不懼 鎮(zhèn)定自若 大義凜然 從容不迫 處之泰然 視若等閑 不動聲色
表示聽了很害怕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7 06:59
聞風(fēng)喪膽 聽到風(fēng)聲就十分害怕。 膽顫心驚 顫:發(fā)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業(yè)業(yè) 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業(yè)...
全文
表示十分害怕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18 18:43
表示十分害怕的成語有:惶恐不安、不寒而栗、心有余悸、膽戰(zhàn)心驚、戰(zhàn)戰(zhàn)兢兢、惴惴不安。 1、惶恐不安,意思是驚慌害怕,十分不安。出自《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
全文
表示心里害怕的好句子
1個回答2024-03-01 12:44
1、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兒,堵得自己呼吸都覺得困難,壺里的開水倒在手上了才猛的一抽。 2、我大腦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恐怖的,只想離開這個讓我害怕的地方。 3、我害怕極了,連大氣都不敢出,心砰砰直跳,仿...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