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有關的詩句、成語或俗語 如題

2023-12-23 21:49

1個回答
【打鴨驚鴛】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打野鴨子】捕捉野鴨子,借指業(yè)馀時間干活掙錢.
【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水過鴨背】比喻事過之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撒開鴨子】放開腳步快走.
【鴨步鵝行】鴨和鵝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遲緩搖晃的樣子.
【鴨行鵝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打鴨驚鴛鴦】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打鴨子上架】比喻強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趕鴨子上架】比喻強迫去做能力達不到的事情.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千頃芙渠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歸.家人暗識船行處,時有驚忙小鴨飛.
范成大(1168)《四時田園雜興》)
城外春光 染遠山,池中嫩水漲微瀾.回身小卻深檐里,野鴨雙浮欲近欄.
楊萬里《凈午亭午望》
野鴨成群忽驚起,定知 城背有船來.
楊萬里《晚登凈遠亭二首》
野鴨殊家鴨,離群忽遠飛.長生緣甚瘦 ,近死為傷肥.江海游空闊,池塘啄細微.紅蘭白瀕渚,春暖刷毛衣.
齊已《 野鴨》
戀池群鴨回,釋嶠孤云縱. 皇甫松《探蓬子》
急下柴車踏晚晴,青鞋步步有沙聲.忽逢野沼無人處,兩鴨浮沉最眼明.
楊萬里(1127-1162)《丁 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鶴為聽琴朱頂側,鴨皆睡日綠頭藏 趙汝《訪友人溪居》
鴨放競浮新漲水,牛歸正及瞑棲鴉 陸游《村居書事》
雙鵝朝戲浦,群鴨暮還家 陸游《幽居初夏四首》
棲烏初滿樹,歸鴨備知家 陸游《舍北搖落景物殊佳偶作五首》
春鴨日浮波,羽冷難伏卵,嘗因雞抱時,托以雞窠暖.三旬殼既圻,乳毛寒脛短,雞寧辯其雛 ,翅擁情款款.一日向水涯,所稟殊未斷,泛然去中流,雞呼心憂憂.
梅堯臣《鴨雛》
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南鄰放鴨船”
葉紹翁《加 興界》
晚歲與君同活計,如云鵝鴨散平湖 蘇軾《李伯時畫其弟亮工舊隱宅圖》
相關問答
剪鴨尾是什么風俗?
1個回答2024-09-09 03:25
應該是滿清遺俗。 好多人家的男孩子從剃胎發(fā)起,就有意在腦后留下一小撮頭發(fā)不剃掉,這就是留鴨尾,有的地方叫留小辮子。叫做鴨尾,是因為這撮頭發(fā)長長了,在后腦勺上像鴨子尾巴似的;叫小辮子,則顯然是滿清...
全文
關于丑小鴨的名人名言(諺語、俗語都行)
1個回答2024-01-29 17:46
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從各個方面襲來的勁風,然而每一陣風都會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穩(wěn)住航舵,即使是暴風雨,也不會使你偏離航向。--西·切威廉斯 順境中的好運,為人們所希冀;逆境中的好運,則為人...
全文
掠鴨是哪個地方的習俗?
2個回答2023-10-08 08:10
安徽水上掠鴨,是端午的習俗。
剪鴨尾是什么習俗?
1個回答2024-10-11 07:47
在農(nóng)村有些地方一直有這樣一個舊俗——剪鴨尾巴,就是給家里最小最受寵的孩子留“鴨尾巴”,有些地方又叫“老毛”。這“鴨尾巴”只要留了,剪的時候總是很謹慎,儀式會很隆重。 這條“鴨尾巴”到一定年齡就...
全文
鴨子聽雷的民俗由來
1個回答2023-11-11 16:31
這臺灣農(nóng)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聯(lián),臺灣的稻米收成是從南部慢慢收成到北部,那時會有專門飼養(yǎng)的養(yǎng)鴨人將鴨子趕到剛收成后的田地吃剩下的稻米谷粒,由臺灣南部慢慢吃到北部, 當鴨群抵達桃竹地區(qū)時差不多是春雷響...
全文
趕鴨子上架的俗語是什么?
5個回答2023-01-08 02:59
趕鴨子上架:勉為其難 勉為其難 miǎn wéi qí nán 意思是勉強去做力所不及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出處: 《論語·憲問》宋·朱熹注:“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然人當勉為其難,而不可忽其易。...
全文
一只鴨鴨一只一只鴨是什么兒歌?
1個回答2024-05-29 08:44
哈哈,不是一只鴨一只一只鴨。 這其實是一首國外的舞曲。由小蓓蕾組合翻唱,所以你感覺是兒童歌曲,歌名叫《伊比丫丫》。 很好聽的一首兒童歌曲
端午日習俗 趕鴨子片段
1個回答2023-10-22 21:12
沒個民俗都有自己的風俗,這都是地方風俗.
俗語趕鴨子上架猜成語
1個回答2023-01-30 19:23
趕鴨子上架:勉為其難 勉為其難 miǎn wéi qí nán 意思是勉強去做力所不及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出處: 《論語·憲問》宋·朱熹注:“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然人當勉為其難,而不可忽其易。...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