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順者個成語比喻什么

2023-12-22 03:28

3個回答

【成語】: 名正言順?

【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解釋】: 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dāng)。原指名分正當(dāng),說話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dāng),道理也說得通。

【出處】: 《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

【舉例造句】: 待小生得官回來,諧兩姓之好,卻不名正言順。 ★元·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二折

【拼音代碼】: mzys

【近義詞】:?理直氣壯

【反義詞】:?理屈詞窮

【燈謎】: 闖王登基改國號

【用法】: 作謂語、定語、補語;用于說話

【英文】: legitimate

【故事】: 孔子因不滿魯定公沉迷酒色,帶領(lǐng)學(xué)生來到衛(wèi)國,因衛(wèi)靈公言而無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帶領(lǐng)其他學(xué)生離開衛(wèi)國。衛(wèi)出公繼位后,讓子路去請孔子來衛(wèi)國輔政。孔子說:“只有名義正當(dāng),說話合理,才能干成大事?!?/p>

名正言順
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dāng)。原指名分正當(dāng),說話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dāng),道理也說得通。
[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出處]
《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br/>[例句]
對不正之風(fēng)提出批評,這是名正言順的事,你不要藏頭露尾的。
[近義]
理直氣壯 正正當(dāng)當(dāng) 堂堂正正 光明正大
[反義]
師出無名 名不正 言不順 理屈詞窮

名正言順?[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解釋】: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dāng)。原指名分正當(dāng),說話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dāng),道理也說得通。

【出自】:《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p>

【示例】:待小生得官回來,諧兩姓之好,卻不~。?
◎元·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二折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出 處

《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p>

例 句

拾金不昧是~的事情。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理直氣壯?正正當(dāng)當(dāng)?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反義詞

師出無名?名不正,言不順?理屈詞窮

典 故

春秋時期,子路問孔子:“衛(wèi)君想請你幫他理政,您將先做什么?”孔子說:“先正名分?!弊勇氛f:“老師,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說:“你真魯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教化不興,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dāng),刑罰不當(dāng)則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后以“名正言順”謂作事理由正當(dāng)而充分, 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相關(guān)問答
比喻一帆風(fēng)順成語
1個回答2024-02-07 08:57
【成語】順?biāo)橈L(fēng) 【拼音】shùn shuǐ shùn fēng 【解釋】比喻運氣好,做事順利,沒有阻礙。
比喻“先后順序”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1 06:03
比喻“先后順序”的成語有: 循序漸進[ xún xù jiàn jìn ]指學(xué)習(xí)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按部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部、班:門類,次序;就:歸于...
全文
比喻先后順序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20 18:48
循序漸進?[ xún xù jiàn jì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xún xù jiàn jìn ] 指學(xué)習(xí)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出 處 《論語·憲問...
全文
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6 23:09
胸有成竹~~
名正言順比比喻什么
2個回答2022-06-30 20:50
?名正言順:指名分或名義正當(dāng),說起話來便順理,道理也講得通。 名正言順比喻做事說話有正當(dāng)?shù)睦碛珊兔帧?/div>
比喻“先后順序”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9 12:44
比喻“先后順序”的成語有: 循序漸進[ xún xù jiàn jìn ]指學(xué)習(xí)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部、班:門類,次序;就:歸于。...
全文
比喻事情曲折多變,很不順利的帶數(shù)字成語
1個回答2023-01-27 14:16
一落千丈,對嗎?
順坡下驢比喻什么人
1個回答2024-01-14 21:30
借機下臺的人?!绊樒孪麦H”是我國北方老百姓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話,其本意是為一頭無意中爬敏明激上險坡的驢兒鏟出一個坡勢較緩的道兒,讓它能夠有驚無險地順勢下來,拼音shùnpōxiàlǘ,現(xiàn)在比喻借機下臺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