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典故

2023-12-18 04:42

1個回答
《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句與《登飛來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所蘊含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效,都表現(xiàn)了詩人的人生境界,后者更體現(xiàn)了王安石大無畏的精神!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意思: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登鸛雀樓》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意思: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詩的后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擴展資料: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

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xué)家、政治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
相關(guān)問答
《登鸛雀樓》還是《登鸛鵲樓》
1個回答2024-03-01 13:28
王之渙,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賁皆有文名。天寶間,與王昌齡、崔國輔、鄭昈聯(lián)唱迭和,名動一時。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詩六首,其中《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其一)...
全文
登鸛雀樓的登是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2-09-27 18:46
登鸛雀樓這首詩的意思是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其中登就是攀登的意思。
登鸛雀樓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1-29 15:36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1]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
全文
登鸛雀樓
3個回答2022-06-02 06:52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 日 依 山 盡, 黃 河 入 海 流。 欲 窮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層 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
全文
登鸛雀樓的意思
1個回答2022-10-07 05:21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 日 依 山 盡, 黃 河 入 海 流。 欲 窮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層 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
全文
對比《登鸛雀樓》
1個回答2022-08-16 02:59
王之渙不僅描寫出鸛雀樓的位置和形態(tài),更借黃鶴樓傳達了一個哲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div>
登鸛雀樓
1個回答2024-02-18 09:17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07 04:05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暢當(dāng)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描寫宏偉的鸛雀樓和登樓所見的壯闊景象。前二句寫樓高以寄胸懷,后二句寫四圍景象以抒激情。
登鸛雀樓
1個回答2024-05-16 22:12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白日:落日,夕陽。因傍晚的太陽光線黯淡變白,故稱之為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