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書燕說文言文答案

2023-12-11 01:11

1個回答

1. 郢書燕說譯文

郢書燕說”比喻曲解原意,以訛傳訛。

郢書燕說

一天夜里,楚國京城郢都的一個人在家給燕相國寫信。因?yàn)闋T焰偏低,飄忽不定的燭光夾著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顯得有一點(diǎn)昏暗,所以這郢人對侍者說了一聲:“舉燭。”明燈高照,寫信就看得清楚了。誰知他在燭光不亮,心中犯急,腦子里想著“舉燭”,嘴里念著“舉燭”的時候,竟然不知不覺把“舉燭”二字也寫到信里去了。過后他沒有檢查就把信交給了侍者。

燕相國收到那郢人的信以后,反覆看了好幾遍。他始終覺得信中的“舉燭”二字非常費(fèi)解。久聞四海之內(nèi)唯楚有才,難道這就是一種莫測高深?燕相國想到這里,忽然靈機(jī)一動。他若有所悟地說:“舉燭的意向是崇尚光明,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會推舉光明磊落、才能出眾的人擔(dān)當(dāng)重任。照這樣看,郢人致書突出‘舉燭’二字,其用意原來是為我獻(xiàn)策!”

燕相國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燕王,燕王聽了十分高興。他以相國的政見為原則,廣招賢士,從而使燕國政通人和,日益強(qiáng)盛。

2. 鶴蚌相爭文言文答案

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莫過甘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qiáng)秦之為漁父也.故愿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譯】趙國將要討伐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去游說趙惠王說:“今天我來,渡過易水時,看到有個老蚌怕出來曬太陽,但有個鷸鳥跑來啄食它的肉,蚌馬上合上兩片殼剛好夾住了鷸鳥嘴巴,鷸鳥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小蚌你死定了.”蚌說道:“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兩個都不肯舍棄讓步,這時剛好有個老漁翁走過看到把他們倆都捉住了.現(xiàn)在趙國攻打燕國,燕趙兩國長時間相持,對兩者都沒好處.我恐怕強(qiáng)大的秦國要當(dāng)漁夫了.所以請大王再仔細(xì)考慮這件事.”趙惠王說:“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國的計劃.

注釋

趙——春秋、戰(zhàn)國時的國名,疆域在現(xiàn)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部一帶地區(qū).

燕——音煙,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名,疆域在現(xiàn)今河北北部一帶地區(qū).

蘇代——人名,蘇秦的弟弟,是戰(zhàn)國時著名的說客,洛陽人.

惠王——就是惠文王,趙國的國君,名叫趙何.

曝——音鋪,就是曬的意思.

鷸——音玉,一種水鳥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長,捕食魚、蟲、貝類.

甘——音錢,同“鉗”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喙——音會,嘴,專門指鳥和獸的嘴.

漁者——就是后面的“漁父”,以捕魚為業(yè)的人.

擒——音琴,擒獲,就是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這里是相持、對峙的意思.

弊——弊病,害處,這里是疲弊的意思.

評點(diǎn)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xùn),千百年來已為大家所熟知.這個故事說明:同志之間、朋友之間,應(yīng)當(dāng)團(tuán)結(jié)互助,而不應(yīng)當(dāng)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對付共同的敵人.否則,就必然會造成可乘之機(jī),讓敵人鉆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災(zāi)難.

3. 有沒有《郢書燕說》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痹贫^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xué)者多似此類。

《郢書燕說》翻譯:

有個(楚國首都)郢(城市)人給燕國宰相寫信,是在夜晚書寫的,燈火不夠亮,于是對拿蠟燭的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闭f了便寫到信上“舉燭”。舉燭不是書信的本意。燕國宰相得到書信便閱讀,說:“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舉薦賢能并任用他們。” 燕國宰相告訴國王,國王非常高興,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書信的意思。 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大多是類似這樣的人。

4. 課外文言文韓非子的外儲說左上中的郢書燕說

郢 書 燕 說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p>

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

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毖嘞喟淄酰醮笳f,國以治。

治則 治矣,非書意也。 今世舉學(xué)者多似此類。

翻譯:有個(楚國首都)郢(城市)人給燕國宰相寫信,是在夜晚書寫的,燈火不夠亮,于是對拿蠟燭的 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說了便寫到信上“舉燭”。

舉燭不是書信的本意。 燕國宰相得到書信便閱讀,說:“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舉薦賢能并任用他們。

” 燕國宰相告訴國王,國王非常高興,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書信的意思。

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大多是類似這樣的人。(“舉”多余的字。)

感:這讓想起前面《金壺丹書》的寓言故事。 韓非也太宥于原來書的意思了,再好的治國方略,不灌輸?shù)?人們的腦子里,不是治理國家的人有這個概念,它又能有什么作用呢?比如那宰相就算看到火把而發(fā)此一說, 又有何不可?國家有此類具有治國方略的大臣,實(shí)在是一件大好事??!比之照本宣科的書蟲,強(qiáng)得太多了! 要諷刺望文生義,舉這么個例子,實(shí)在是很不恰當(dāng)! 。

5. 有沒有《郢書燕說》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

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今世舉學(xué)者多似此類。 《郢書燕說》翻譯: 有個(楚國首都)郢(城市)人給燕國宰相寫信,是在夜晚書寫的,燈火不夠亮,于是對拿蠟燭的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p>

說了便寫到信上“舉燭”。舉燭不是書信的本意。

燕國宰相得到書信便閱讀,說:“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舉薦賢能并任用他們。” 燕國宰相告訴國王,國王非常高興,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書信的意思。 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大多是類似這樣的人。

6. 郢書燕說譯文

“郢書燕說”比喻曲解原意,以訛傳訛。

郢書燕說 一天夜里,楚國京城郢都的一個人在家給燕相國寫信。因?yàn)闋T焰偏低,飄忽不定的燭光夾著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顯得有一點(diǎn)昏暗,所以這郢人對侍者說了一聲:“舉燭?!?/p>

明燈高照,寫信就看得清楚了。誰知他在燭光不亮,心中犯急,腦子里想著“舉燭”,嘴里念著“舉燭”的時候,竟然不知不覺把“舉燭”二字也寫到信里去了。

過后他沒有檢查就把信交給了侍者。 燕相國收到那郢人的信以后,反覆看了好幾遍。

他始終覺得信中的“舉燭”二字非常費(fèi)解。久聞四海之內(nèi)唯楚有才,難道這就是一種莫測高深?燕相國想到這里,忽然靈機(jī)一動。

他若有所悟地說:“舉燭的意向是崇尚光明,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會推舉光明磊落、才能出眾的人擔(dān)當(dāng)重任。照這樣看,郢人致書突出‘舉燭’二字,其用意原來是為我獻(xiàn)策!” 燕相國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燕王,燕王聽了十分高興。

他以相國的政見為原則,廣招賢士,從而使燕國政通人和,日益強(qiáng)盛。

7. 有沒有《郢書燕說》的原文及翻譯啊

【原文】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p>

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p>

燕相白王,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今世舉學(xué)者多似此類。 《郢書燕說》翻譯: 有個(楚國首都)郢(城市)人給燕國宰相寫信,是在夜晚書寫的,燈火不夠亮,于是對拿蠟燭的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p>

說了便寫到信上“舉燭”。舉燭不是書信的本意。

燕國宰相得到書信便閱讀,說:“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舉薦賢能并任用他們?!?燕國宰相告訴國王,國王非常高興,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書信的意思。 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大多是類似這樣的人。

(“舉”多余的字。)。

相關(guān)問答
郢書燕說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1-29 18:10
郢書燕說 這句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記載的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仆人說:“舉燭?!保ò严灎T...
全文
郢書燕說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01 18:02
郢書燕說的寓意是穿鑿附會,曲解原意。典故 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仆人說:“舉燭?!保ò严灎T舉高一點(diǎn))可是,因?yàn)?!-- -->...
全文
郢書燕說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15 23:10
郢: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的都城;書:信;燕:古諸侯國名;說:解釋。比喻牽強(qiáng)附會,曲解原意。   郢書燕說:楚國郢都有個人,要寫封信送給燕國宰相。在晚上寫信,燈火不明,于是對拿燭的人說:“把燭舉高些”,在信上...
全文
燕書郢說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13 05:50
燕書郢說 寓意 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對待人、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主觀臆想,隨意曲解,斷章取義。 燕書郢說原文 郢人有遺①相國②書③者,夜書,火④不明,因謂持燭者...
全文
郢人燕說的思想意義是??
1個回答2024-01-30 07:53
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對待人、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主觀臆想,隨意曲解,斷章取義。
郢人燕說
1個回答2024-02-22 20:15
“郢人燕說”,成語。 來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的一個寓言故事《郢人燕說》。其中“舉燭”是故事中寫信人,一個楚國人的筆誤。 作者諷刺一些學(xué)者望文生義,穿鑿附會的治學(xué)方法。 燕國相書,為故事中的人,...
全文
郢書燕說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16 11:57
郢: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的都城;書:信;燕:古諸侯國名;說:解釋。比喻牽強(qiáng)附會,曲解原意。 郢書燕說:楚國郢都有個人,要寫封信送給燕國宰相。在晚上寫信,燈火不明,于是對拿燭的人說:“把燭舉高些”,在信上...
全文
郢書燕說中遺燕相國書者的書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29 06:07
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書.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
全文
郢書燕說的寓意
1個回答2024-01-30 16:59
這句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記載的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仆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一...
全文
與郢書燕說寓意相同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20 05:35
郢書燕說拼音:yǐng shū yàn yuè簡拼:ysyy近義詞:反義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含貶義解釋:比喻牽強(qiáng)附會,曲解原意,以訛傳訛。出處:先秦·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