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嘗藥文言文

2023-12-10 04:24

1個回答

1. 親嘗湯藥文言文翻譯仁孝聞天下中聞字解釋

出自二十四孝故事親嘗湯藥 親嘗湯藥原文: 漢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養(yǎng)無怠。百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度藥非口親嘗弗進。

仁孝聞天下。 親嘗湯藥譯文: 漢代第三個皇帝是漢文帝(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名叫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為代王。

文帝的生版母是薄太后。他即帝位后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地親自照顧,給母親服用的湯藥,他要沒有親口嘗權(quán)過就不讓母親服用。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聞天下。

聞 聞名;傳揚。

2. 李時珍嘗藥閱讀答案

為了寫好這部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還走遍了產(chǎn)藥材的名山。

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嶺,采集草藥,制作標本;晚上,他對標本進行分類,整理筆記。幾年里,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

對好多藥材,他都信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有一次,李時珍經(jīng)過一個山村,看到前面圍著一大群人。

走近一看,只見一個人醉醺醺的,還不時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來這個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藥酒。

“山茄子……”李時珍望著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漢,記下了藥名?;氐郊?,他翻遍藥書,找到了有關(guān)這種草藥的記載。

可是藥書上寫得很簡單,只說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羅”。李時珍決心要找到它,進一步研究它。

后來李時珍在采藥時找到了曼陀羅。他按山民說的辦法,用曼陀羅泡了酒。

過了幾天,李時珍決定親口嘗一嘗,親身體驗一下曼陀羅的功效。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頭以至整個口腔都發(fā)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會兒竟發(fā)出昏昏沉沉的,不一會兒竟發(fā)出陣陣傻笑,手腳也不停地舞動著;最后,他失去了知覺,摔倒在地。

一旁的人都嚇壞了,連忙給李時珍灌了解毒的藥。過了好一會兒,李時珍醒過來了,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

醒來后的李時珍興奮極了,連忙記下了曼陀羅的產(chǎn)地、形狀、習性、生長期,寫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藥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應(yīng)過程等等。有人埋怨他太冒險了,他卻笑著說:“不嘗嘗,怎么斷定它的功效呢?再說,總不能拿病人去做實驗吧!”聽了他的話,大家更敬佩李時珍了。

就這樣,又一種可以作為臨床麻醉的藥物問世了。

3. 《親嘗湯藥》的文言文閱讀答案是什么

《親嘗湯藥》的文言文閱讀答案如下: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藥必親嘗。

《親嘗湯藥》是一個講述的漢代文帝孝行的故事,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則故事。

《二十四孝》共有如下二十四則:

《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4. 翻譯這個文言文

陳藩年齡十五,曾經(jīng)自己待在一間屋子里,然而庭院荒蕪了一年。

父親同郡的友人薛勤來等候他,對陳藩說,小子你為何不打掃庭院來接待來賓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在世上,應(yīng)當打掃天下,怎么能侍奉在一間屋子中呢?薛勤知道他有清掃天下的志向,非常j驚奇。 班超作人有大志向,不在意小的細節(jié)。

然而在家卻十分孝順恭謹。不把勞動和批評當做恥辱。

有口才,喜歡打獵看書。永平五年,兄長班固 被招到朝廷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跟隨班固到了洛陽。

家境貧寒,經(jīng)??拷o官員抄書來供養(yǎng)。勞苦了很久,曾經(jīng)停止抄書投筆感嘆說,大丈夫沒有其他的志向,就應(yīng)當效仿傅介子,張歉在西域立功,憑借戰(zhàn)功用來封侯,怎么能長時間仕奉在筆硯之間呢?左右的人都笑話他,板炒班超說,你們怎么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

5. 文言文 翻譯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chuàng)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y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chuàng),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庇鸨阒俦哿钺t(yī)劈之。時羽適請諸習竽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關(guān)羽曾經(jīng)被一支飛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來,傷口雖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常常疼痛。醫(y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滲入到骨頭里,應(yīng)當切開臂膀(再一次治療箭傷),刮掉滲入毒藥的骨頭,(完全)除掉毒藥,這樣以后,病才能根除?!标P(guān)羽便伸出臂膀讓醫(yī)生切開。當時,關(guān)羽恰好邀請各位將領(lǐng)在一起喝酒吃飯,臂膀上的鮮血淋漓,溢出盤子,而關(guān)羽卻(依然)切烤肉(吃)舉起酒杯(喝),談笑自若。

6. 石季服藥文言文翻譯

原文

會稽之東,有石氏者,其季女病痞。迎良醫(yī)治之,久而不除,謝醫(yī)使去。其父思之,以為:“是,良醫(yī)也。奈何療之而不病除?”他日,竊窺之,見其藥不飲而覆于床下也。乃復(fù)迎醫(yī),進而前藥,三飲之而疾已。

譯文

會稽的東部,有家姓石的人。du他的小女兒的了胸中悶塞淤結(jié)的病,請良zhi醫(yī)治它,很久不能治愈,給了錢讓他走。她父親(思前)想(后),認為那(醫(yī)生)是良醫(yī),可怎么治不愈呢?一天偷偷看她,見她端著藥不喝卻倒在床下。就又請以前那醫(yī)生,服用以前的藥,吃了三服藥病痊愈了。國家有好的政策而好政策的恩惠不施加到民眾的身上,政策雖好沒有實施于民眾,就如同石家的小孩不喝藥啊。

相關(guān)問答
親嘗湯藥的漢文帝是誰
1個回答2024-07-22 15:29
《親嘗湯藥》是《二十四孝》中間的一個故事,其中的文帝指的是西漢的漢文帝劉恒,這是他在侍奉母親薄太后的孝舉,被后世所稱贊。漢文帝是西漢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和兒子漢景帝一起開創(chuàng)了漢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全文
親嘗湯藥是什么意思 漢文帝為母親試藥二十四孝故事
1個回答2024-03-03 22:25
親嘗湯藥講的是漢文帝孝順母親的故事,被收錄在古今聞名的《二十四孝》當中。漢文帝在繼位之后,厚待其生母。作為皇帝的他雖然因處理朝政日夜繁忙,但仍然在很多事情上親力親為,以保母親安枕無憂。太后生病,病...
全文
神醫(yī)嘗百藥的故事簡介
1個回答2024-01-24 04:49
     故事簡介:   神農(nóng)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他牛頭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后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lǐng),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
全文
求二十四孝故事《親嘗湯藥》的英文故事翻譯
1個回答2024-02-12 13:56
【原文】前漢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yǎng)無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天下。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賢母,湯藥必親嘗。 [t...
全文
割股嘗藥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29 18:19
指孝子割自己腿上的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 周得聞,字君升,清朝吳縣人。他天性至孝,五十多歲時,割自己的肉治療母親的疾病。母親去世時,他極為悲痛,于是發(fā)愿常齋,并持誦金剛經(jīng),預(yù)定三年之內(nèi)念滿若干...
全文
炎帝嘗哪些藥?
1個回答2023-01-20 02:54
都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東西
古代嘗百草的藥師名字
1個回答2024-04-08 19:15
神農(nóng)嘗百草,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也是嘗百草,藥王孫思邈為了治病也嘗了百草
古漢語中的嘗是什么意思
5個回答2022-10-23 18:32
cháng ①吃;品嘗?!恫旖瘛罚骸啊幻嚾?,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diào)?!?②嘗試?!洱R桓晉文之事》:“我雖不敏,請~試之。” ③經(jīng)歷;遇到。《庖丁解?!罚骸凹冀?jīng)肯綮之未~,而況大軱乎!” ④曾;曾經(jīng)。...
全文
古漢語中的嘗是什么意思
3個回答2022-09-21 03:35
曾經(jīng)的意思。古漢的曾讀zēng時,有意思為:竟,竟然。多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如: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明,魏學洢《核舟記》)【
談?wù)勀銓τH嘗湯藥這個故事的理解
1個回答2024-01-27 20:28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其幾千年源源不斷之根本是孝道精神的傳承!   天之大,孝為先??倿樽约簩W習忙、工作忙、生意忙,事情多、應(yīng)酬多找借口,事情再多總多不過皇帝劉恒吧?皇帝隨從何其多,批閱奏章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