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文言文課堂

2023-12-07 22:32

1個回答

1. 怎樣教文言文——《揠苗助長》《自相矛盾》

這是小學(xué)階段首次出現(xiàn)文言文。

兩篇寓言故事,都是勸諫君主治國的文字《揠苗助長》選自《孟子.公孫丑上》,《自相矛盾》選自《韓非子.難一》。 這兩篇文言文寓言,既包含了寓言故事的教學(xué),也涉及到文言文的教學(xué)。

我想,首先,是要讓學(xué)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學(xué)習(xí)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其次,是理解這兩個故事蘊(yùn)含的道理。核心目標(biāo):1.學(xué)會讀好這兩個故事,讀準(zhǔn)字音,讀出停頓與重音。

2.根據(jù)譯文大意,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明白故事蘊(yùn)含的道理,知道要遵循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說話和辦事都不能太絕對。3.通過與現(xiàn)代白話文比較,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特點。

4.學(xué)習(xí)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字含義的方法。5.激發(fā)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興趣。

《揠苗助長》預(yù)習(xí)題設(shè)計:1.“揠苗助長”的“揠”是什么意思?能找個近義詞嗎?2.回憶你讀過的《揠苗助長》的故事,用自己的話講講。3.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發(fā)?4.熟讀課文,聯(lián)系課文意思思考文中“憫”“其”“病”“謂”等字的意思。

5.數(shù)數(shù)這篇文言文的字?jǐn)?shù),想想文言文和白話文有什么不同的特點。6.這篇文章已經(jīng)離我們兩千多年了,它流傳至今的理由是什么呢? 《自相矛盾》預(yù)習(xí)題設(shè)計: 1.熟讀這篇文言文,劃出自己覺得難以讀好的句子,想想為什么讀不好。

2.圈出和現(xiàn)代白話文中意思不同的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它們是什么意思。3.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4.賣矛和盾的人應(yīng)該怎么為自己的貨物做廣告呢?5.為什么作者要先寫“賣盾”,這里面藏有什么秘密嗎?6.續(xù)寫《自相矛盾》。

2. 拔苗助長文言文答案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①,茫茫然歸②,謂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長矣④!”其子趨而往視之⑤,苗則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①閔(mǐn)——同“憫”,擔(dān)心,憂慮。長(zhǎng)——生長,成長,揠(yà)——拔。

②長——生長

③茫茫然——疲倦的樣子。

④病——精疲力盡,是引申義。

⑤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⑥趨——快走。往——去,到..去。

⑦槁(gǎo)——草木干枯。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夸口說:“今天我累得精疲力盡,我?guī)椭玳L了!”他兒子聽說后,快跑到地里一看,苗都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實在很少啊。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

3. 把文言文《揠苗助長》改寫成《拔苗助長》

原文: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譯:春秋時期的宋國,有個人擔(dān)憂自己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他十分疲勞地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兒子跑去看(禾苗),禾苗卻都枯萎了.天下不犯這種錯誤的人是很少的.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揠本身就是拔的意思,不知道你說的改寫是不是翻譯,。

4. 揠苗助長 的文言文

揠苗助長

原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有個宋國人嫌自己的莊稼長得慢,就將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對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guī)椭f稼長高啦!”他兒子趕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rèn)為養(yǎng)護(hù)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只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愿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5. 揠苗助長 文言文 閱讀答案

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古文譯文

古宋國有個人擔(dān)憂他的禾苗不長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寡:少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

舍:不去管

匪徒無益

益:益處,好處。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與其他三項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閔其苗之不長 B.其子趨而往視之 C.助之長者,揠苗者也 D.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A 助詞 其它代詞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一廂情愿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相關(guān)問答
揠苗助長課本劇臺詞
1個回答2024-01-27 09:26
揠苗助長課本劇臺詞如下: 我們課本的主要片段是:一位長著大胡子的學(xué)生,他頭戴一頂有愛心圖案的大草帽,臉漲得通紅,神情澎湃,向著樹林砍去。他掄起砍向樹林,斧下還竄著一條蚯蚓,斧子砍不斷,一只斧子,伐...
全文
揠苗助長的揠是什么意思 揠苗助長的揠怎么解釋
1個回答2023-12-16 17:17
1、揠苗助長的揠是拔的意思。 2、[ yà miáo zhù zhǎng ]古代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慢,就一棵一棵地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夸口說:“今天我?guī)椭玳L了!”他兒子聽說后,到地里一看,...
全文
揠苗助長中的那個人“揠苗”的原因是什么?
4個回答2023-12-13 17:07
“揠苗助長”中那個人“揠苗”的原因是:急于求成,違反事物成長的基本規(guī)律。反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dá)。
揠苗助長是個什么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17:23
《孟子·公孫丑上》中寫到,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的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全文
揠苗助長中“則”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5 16:36
則:已經(jīng) 對已然或發(fā)生的事強(qiáng)調(diào)??勺g為“都”、“已經(jīng)”、“原來” 古文原文 宋人有閔①其苗之不長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歸,謂其家人⑤曰:“今日?、抟?,予⑦助苗長矣!”其子趨⑧而⑨往...
全文
揠苗助長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8:0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宋國人(是宋國,不是宋朝!)嫌自己的莊稼長得慢,就將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對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guī)椭f稼長高啦!”他兒子趕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揠苗助長英語怎么說
1個回答2024-01-26 02:08
"揠苗助長"算是英語諺語,經(jīng)典:)~~ "揠苗助漏早長"在英語里常用(Haste makes waste.)來表敗簡達(dá)察搜褲。 "揠苗助長"Haste makes waste.也有"欲速則不...
全文
揠苗助長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8 12:06
【故事】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于是苦心思索著有什么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jī)一動,毫...
全文
揠苗助長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6:03
【故事】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于是苦心思索著有什么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jī)一動,...
全文
揠苗助長主人公是誰
1個回答2024-01-20 15:16
這應(yīng)該是一則寓言故事。流傳于先秦時期。故事內(nèi)只言明是一個宋人,具體也沒有姓名。也可以說沒有一個明確的主人公。 原文是這樣的: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