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的“四戒四宜”家訓

2023-12-04 12:42

1個回答

  不知多少人對紀曉嵐的印象是從電視劇中而來,劇中的紀曉嵐鐵齒銅牙、學識淵博、工于對句、令人驚嘆。確實,作為清代學界領袖、文壇宗師,紀曉嵐在為后世留下寶貴文化資源的同時,也為后人留下了無數(shù)奇聞軼事,至今仍為我們津津樂道。今日,要給大家說的不是紀曉嵐的幽默與風趣,而是“一代通儒”的教子之道。

紀曉嵐畫像(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

   家信原文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義方之教,責在爾躬。而婦女心性,偏愛者多,殊不知,愛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維何?約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guī)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以上八則,為教子之金科玉律,爾宜銘諸肺腑,時時以之教誨三子,雖僅十六字,渾括無窮,爾宜細細領會,后輩之成功立業(yè),盡在其中焉。

   原文釋義

  寄旅:寄住,寄居。

  義方:做人的正道。義方之教,即教“義方”。

  爾躬:你自身。

  維何:是什么。

  晏起:晚起。

  銘諸:牢記于。

  渾括:總括。

  父母共同負有教育子女的責任,現(xiàn)在我寄住在京城,教育子女做人正道的責任就落在你一個人的身上了。而做母親的本性,多對子女有所偏愛,殊不知偏愛而不講原則,反而足以禍害自己的子女,那教育子女的原則是什么呢?大略說來有“四戒”、“四宜。一戒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要遵守四戒,又必須有四宜的規(guī)矩。一宜勤苦讀書,二宜尊敬老師,三宜愛護眾人,四宜謹慎飲食。以上八條,是教子的不可變更的條例,你應該牢記在心,時時用之教育三個孩子。雖然上述只有十六個字,但它總括了無窮的意思,你要仔細領會。孩子們將來成功立業(yè),都在這十六個字之中。

紀曉嵐書法(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

   家信品讀

  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無論關于紀曉嵐的傳說如何豐富傳奇,但在他的心中,一個人的成功最關鍵的在于家庭的教育和自身的修養(yǎng)。因此久不在家的紀曉嵐首先就向妻子提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在和妻子談到教育子女的原則時,紀曉嵐認為必須要做到四戒、四宜。仔細品味紀曉嵐的十六個字,既有學習方面的內(nèi)容,又有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內(nèi)容,更有注重身體健康方面的內(nèi)容。紀曉嵐被稱為一代通儒,是因其博學多才,涉獵較廣,從這封家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斑。

紀曉嵐書法(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

   家信背景

  紀昀(1724年——1805年),字曉嵐,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清直隸河間府獻縣(今河北獻縣)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

  紀昀學宗漢儒,工詩及駢文,尤長于考證訓詁,其從小就有“神童”之稱,但紀曉嵐能成為“一代通需”主要還是靠后天的勤奮。紀曉嵐從小受到家人嚴格督促,同時也深受父親影響,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學問與日俱增。雍正十二年,紀嘵嵐隨父入京,受業(yè)于著名畫家董邦達門下。乾隆十二年應鄉(xiāng)試中,被擢為鄉(xiāng)試第一,主考直呼奇才。乾隆十九年三月中進士后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jiān)事致仕。紀曉嵐曾擔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代表作品是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的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死后,嘉慶帝御賜碑文中評價“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并賜謚號“文達”,因此后人稱其為文達公。

相關問答
紀曉嵐對聯(lián)故事,民間關于紀曉嵐的對聯(lián)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16:12
民間關于紀曉嵐的對聯(lián)故事   紀曉嵐學識淵博且機敏詼諧,其軼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據(jù)史書記載,他喜聯(lián)、擅對,是對聯(lián)奇才。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席間有一老翁141歲高齡,乾隆帝得知,便以...
全文
紀曉嵐被迫戒煙的是第幾部的第幾集
2個回答2023-10-26 04:44
第二部第七集
張了了喜歡紀曉嵐嗎
1個回答2024-01-22 13:45
張了了喜歡紀曉嵐。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歡張了了姑娘,這只是紀曉嵐辦案需要,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在民族大義和個人小情面前,紀曉嵐還是分得清哪頭重哪頭輕的。所以紀曉嵐其實并不...
全文
關于紀曉嵐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01:12
水月寺魚游兔走 按照對聯(lián)的平仄韻律,龍虎應為下聯(lián)。 水月寺 對奇聯(lián) 文思敏捷顯才華 滄州城內(nèi)原有一座水月寺,原建于唐代,清雍正初年重修之后,面貌煥然一新,風景清幽秀麗。 現(xiàn)...
全文
紀曉嵐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8 17:35
捧人無好詞,罵人非臟字。紀曉嵐是清代直隸河間人,名昀,號石云。乾隆年間進士,從編修,侍讀學士累遷至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嘉慶10年(1805)年老死于京城,享年82歲。生前自撰挽聯(lián):浮沉宦海如鷗鳥,生...
全文
有誰知道紀曉嵐的言情小說有那些?謝謝!
1個回答2023-03-26 11:46
鐵齒銅牙紀寶寶
紀曉嵐為什么被流放
1個回答2022-07-27 06:23
為他的親家通風報信
紀曉嵐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07-11 17:00
紀大煙袋:才子是也!
紀曉嵐
1個回答2024-02-29 02:38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
紀曉嵐有哪些對對子的故事?
1個回答2022-09-21 22:15
fdssgf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