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育者:想讓你的孩子上名校?就釋放孩子的天性吧!

2023-12-03 03:43

1個回答

Erika Christakis是一名兒童早期教育家,也曾擔任幼兒園園長。Nicholas Christakis是哈佛大學的一位醫(yī)學與 社會 學教授。夫婦二人曾共同擔任哈佛大學本科宿舍的駐校導師。

他們認為:如果你真的想要孩子未來能在大學里如魚得水,就應該選擇以玩耍為主的教育模式。

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很好奇,為什么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玩”這個詞被強調(diào)得如此之少。

為什么我們會這么想?因為衡量學校教育的最好標準就是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一個孩子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總能充分考慮別人的立場,那么他以后一定會很擅長學習。心理學家稱之為“心靈理論”:意識到我們自己的想法、信念和欲望有別于我們周圍的人。

假設一個4歲的孩子總是毀掉別人精心搭建的城堡,而一個20歲的學生總是在課堂討論里喋喋不休、完全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二者其實都體現(xiàn)了同一個問題:他們都完全無視周遭人的感覺。

基于玩耍的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夠從別人的 情感 和體驗中觀察和學習到很多東西。而基于技能的教育模式通常被人稱為“死讀書”,因為連老師都知道,幼小的孩子根本無法在與 社會 割裂的環(huán)境里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做“寓教于樂”

從心理學上看,一個人的學習有一個自然的過程。但是,現(xiàn)在的教育環(huán)境下,如果用自然學習的方法,較難達到考試的目標,這是就體現(xiàn)了教育外力的重要性。

強迫學習獲得的知識點在大腦中是孤立的、散落的,無自我增殖的功能。

而讓孩子從學習中體驗快樂,心理、生理上都處于愉悅的狀態(tài),學習的效果與可持續(xù)性較好。

家長在教育中,最初不要追求教育的“量”,而是應該追求孩子的快樂體驗。比如孩子今天學得累了,就讓他休息一下,保持快樂體驗,而不一定非要按計劃完成學習量。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激發(fā)孩子內(nèi)在動力很重要,讓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做某事,減少外在的壓力,才能更好的避免孩子產(chǎn)生心理問題。特別是對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 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比追逐學習成績更重要 。

相關問答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佛經(jīng)中如何解釋?
1個回答2022-12-20 10:53
佛即是無、空
佛歌那一天歌詞解釋
1個回答2024-01-22 02:22
倉央嘉措《那一天》賞析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jīng)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jīng)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jīng)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
全文
佛語中如何解釋我是誰
1個回答2024-02-06 20:00
就是無形不存在,有一定位禪意的回答。機緣到了就能體會到。
人活著為了什么,在佛法中怎么解釋
1個回答2022-10-21 00:04
人活著就是修行的過程
佛教解釋生男生女
1個回答2024-02-07 00:16
我跟你一樣,我生了兩個女兒了,我修傳統(tǒng)文化,不過我是懷上二女兒后才開始修的?,F(xiàn)在也學佛了。嘆。。。。其實我覺得二個女孩子已經(jīng)可以了??墒枪?。。。。。 我們那里老話說:生男生女,這都是爺奶積德的。...
全文
我是誰?用佛語解釋
1個回答2024-02-08 20:12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佛語的愛要怎么解釋
1個回答2022-12-30 16:50
慈悲,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是怎么解釋
1個回答2024-03-15 15:29
實際上,在世界上有很多證據(jù)可以支持輪回之說。有時候當你看到某個人或做某件事情、去往某個地方,突然感覺自己曾經(jīng)見過,或做過,對這里的一切感到非常的親切。很多人都有過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即所謂的輪回。 一、...
全文
怎樣用佛學 解釋“我是誰”
1個回答2024-03-25 14:45
佛法中問我是誰,是讓人因此問而起大疑情,從而參究求得開悟! 而其實,佛法認為:諸法無我! 南無阿彌陀佛!
白話解釋佛教中的“法”?
1個回答2024-12-01 12:40
佛教中法大概有這三種意思:一是意識所思維的對象,二是指佛法,三是指宇宙萬象。 女主角的意思是手中的荷花是佛法的顯現(xiàn)。佛法中有偈語:郁郁黃花通為般若,青青翠竹皆顯法身。就是說宇宙萬象都是佛法的顯現(xiàn),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