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的道理

2023-12-02 11:23

1個回答

塞翁失馬典故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fù)極富戲劇性故事,表明了禍與福的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

塞翁失馬,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西漢·劉安等《淮南子·人間訓(xùn)》。這則成語意謂邊塞一老翁丟了一匹馬,過了些日子,這匹馬竟然帶著一匹好馬回來了。比喻雖然暫時遭受損失,卻也許因此得到好處,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yōu)楹檬?。其結(jié)構(gòu)為主謂式,可作單句中的賓語和復(fù)句中的分句,用于安慰語。

如果單從哲學(xué)角度去看,這則成語體現(xiàn)了矛盾普遍性原理,啟發(fā)人們用發(fā)展的眼光辯證地去看問題,身處逆境不消沉,樹立“柳暗花明”的樂觀信念。身處順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樂”的憂患意識。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zhuǎn)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

成語寓意

塞翁失馬這則成語充分反映了聯(lián)系的多樣性的客觀特征。聯(lián)系具有普遍性,整個世界是相互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同樣,福和禍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客觀的聯(lián)系。

在這個成語中,人們可以從中清晰地認識到,無論遇到福還是禍,都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要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都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對這一變化。

相關(guān)問答
《塞翁失馬》失馬記
1個回答2024-02-21 16:35
     出處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全文
塞翁失馬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19:06
塞翁失馬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全文
塞翁失馬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1-30 17:25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全文
塞翁失馬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00:05
有位擅長推測吉兇掌握術(shù)數(shù)的人居住在靠近邊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許多匹良駒回來了。人...
全文
塞翁失馬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1-27 21:28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
全文
塞翁失馬文言文的翻譯
1個回答2024-01-18 09:13
塞翁失馬文言文的翻譯介紹如下: 《塞翁失馬》翻譯: 有位擅長推測吉兇掌握術(shù)數(shù)的人居住在靠近邊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是一...
全文
塞翁失馬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01:35
塞翁失馬 朝代:兩漢 作者:劉安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
全文
文言文 塞翁失馬
1個回答2024-01-26 00:52
“塞翁失馬”是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xùn)》。它是為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wù)的。 東漢班固的《通幽賦》,有一句“北叟頗知其倚伏”的話,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邊塞的...
全文
關(guān)于塞翁失馬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20:08
原文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全文
熱門問答